【第035章】 课程学业

  “课程设置完整、系统,是保证各学门教学质量、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因素,不知北洋现在有多少课程专业?”
  “依据今年颁布的《大学规程》,本校对各学门的课程进行了调整、充实,使课程设置逐步完善,现主要有本科学门三个:分别为法律学门、矿冶学门和土木工程学门。
  法律学门设有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破产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罗马法、法制法、法理法、经济学、任选一种英吉利法或德意志法或法兰西法,以上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有比较法制史、刑事政策、国法学、财政学。
  矿冶学门设有房屋构造学、矿物学及实习、机械设计学、机械计划及制图、热机学及实验、电机工学及实验、岩石学及实习、探矿学、冶金学、试金学及实习、地质调查实习、矿床学、经济地质学、采矿学、选矿实习、冶铁炼钢学、金图学、采矿工程计划及制图、冶金工程计划及制图、矿山机械学、材料搬运法、燃料学、工业经济等。
  土木工学门设有材料学及材料强弱实验、热机学、电气工程学、物理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测地学、钢骨混凝土学及设计、地图地形和经纬线的各种绘图法、透视画、砌工学、机械学原理及设计、机械工场实习、水力机械学及实验、房屋结构学、铁道曲线和土方工程学、铁道结构学及设计、铁道工程学、电气铁道工程学、道路工程学、水利工程学、卫生工程学、桥梁工程及设计、冶金制器学、工程经济学等。
  以上工科两学门第一、二年共学的课程设有英文、第二外语、国文、高等数学、高等物理、高等化学、测量学、工程图画、应用力学、材料力学、水力学,物理、化学实验及测量实习、军事训练等。第二、三、四年按照学生所学专业开设专门课程。本科生暑假组织现场实习,毕业前作论文。
  除本科外,本校还设预科二部,第一部设有外国语、国文、历史、伦理、心理、法学通论,主要为法学门培养适格之本科生。
  第二部设有外国语、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学及矿物学、图画,主要为工学门提供适格之本科生。”秦时竹想起后世那些只能拿着材料做汇报的行政人员,感叹万千,连连称赞北洋有个好教务主任,听得后者心里喜滋滋的。这也体现了王邵廉的特点――遇有这等能出风头或受表扬的机会,他往往将机会让给手下,分工合作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本校的课程设置主要有四个特点。”受到表扬的教务主任继续往下介绍,“一是注重基础。预科第一部、第二部开设的全是法科和工科的基础课,本科一年级和二年级开的全是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这样设置课程,使得学生基础扎实。
  二是知识面宽。如矿冶门在三、四年级开设了与矿冶有关的机械设计,电机工学和工业经济学等课程,一旦学生们正式走上工作岗位进行相关工作时适应性强。
  三是注意知识培养与技能培养并重。从一年级起就设置了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和平面测量等实习课程,并在三、四年级结课后又在校外安排进行现场实习。
  四是重视外语。本科学生要求掌握英语及第二外国语,教科书除国语外全采用美国大学原文本,中外教师都用英语讲课,用英语考试和答题,所以本校学生外语水平相当高,出国留学无任何困难。”
  前三条还好,对于秦、葛二人来说比较平常,但第四条就有点震撼人心,秦、葛都是体制中人,深知外语学习之苦,他们自小学起学习英语直到大学毕业才算是过了第一外语关,但直到研究生阶段才达到直接用原版教材的本事――大学中也有一、二门课采用原版,但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辛苦,秦时竹虽然少时有神童评语,但用英语考试和答题在早年亦几乎难以想像,由此可见北洋学生之能力。
  “我听闻学生入学时基础良莠不齐,很多人少年时期并未学过外文,骤然直接采用美国教材,于教学顺利否?”
  “总统顾虑之情况确实存在,但本校学生外国语言一般在预科阶段基本已过关,凡是就读本校预科的学生,对于外语或多或少有一定基础,经过3年预科,无论原先水平如何,基本都能适应本科教学的需要。”王邵廉笑眯眯地说,“关于外语学习,本校有几则趣闻,不知总统、副总理愿意听否?”
  “愿闻其详!”
  “每新生入学,校方必要求其发愤将英文学好,有学生回去后商议,今后凡同学间论谈,皆只准说英文,否则漏出一句中文需罚铜钱一枚,各斋舍置一大陶罐,专门储存此铜钱,月底就以此罐当中之钱结伴打牙祭,学生相互约定、彼此监督。头三四个月,陶罐铜钱数不胜数,若是举起来摇动‘哗啦哗啦’响,但半年过去,罐中之钱急剧下降,到八、九个月光景时,罐中之钱已经屈指可数,不要说同学打牙祭,就是人手一串冰糖葫芦都有困难……”
  “妙,妙,此方法不错。”秦、葛两人大笑。
  “逸事第二桩,方才陶罐储钱之法,对于学生是一个硬性约束,但即便没有约束,学生之英文也能脱口而出。有数学生,平素学习认真,不免疲倦,心中若有所思,夜间偶有几句梦话,有同斋舍同学听得,仔细一辨认,‘唧唧咕咕’全是英文……又有一回,斋舍中有老鼠窜出,眼尖之人观之,皆曰打,但无论招呼也好、应声也罢,全是英文。”
  “哈哈哈,这说明学生已经将英文学入精髓。”
  “逸事第三则,学生在食堂就餐之时,言谈中都是英文,食堂大师傅原是津门土著,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但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再加上借上菜时机讨教几句,居然也能说得洋文,有新来之外国教习慕名中国菜之鲜美,跑到食堂想画图对大师傅说明他欲食何菜,谁料貌不惊人的大师傅张口就是一串英文,将其平生最擅长之菜肴娓娓道来。该教习自恃才高,对我中华之人原本有些轻视,经过此节后,谦逊异常,常对其本国友人说‘此校学生必有大才干,不论其他,就是校内仆役都能操流利英文,令人惊骇。’
  “好好好。”秦时竹、葛洪义两人连声称妙,这才是真正地将英文学好了,这等方法比之英语四级、六级、雅思、托福等更为有效――一句话,后世的教育体制,英语从小学学到大学,洋洋洒洒十数年,不如他们这认认真真学三年。
  “因本校学生学业精纯、外语娴熟,凡被推荐出国留学,无一遭绝,且每入校必是名校,如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深受对方欢迎,个别突出的学生还有三、两学校争相发通知书邀请入学,甚至愿意提供优厚之奖学金吸引敝校学生前往……”这番言论对秦、葛两人又是不小的冲击,后世中国大学,哪个有如此待遇?学生为了出国可谓是削尖了脑袋挤破了头,如愿以偿的还是不多,想想前辈如此潇洒,岂非令后人蒙羞?
  参观差不多时,王邵廉心里寻思,看总统这模样,似乎对学校教育情况很满意(其实是非常满意),只是某些具体小节限于财力、物力无法办到而略有微词,正在想是不是要开口请求些财政支持,秦时竹就如看透了他心思似的,笑吟吟地问道:“少泉兄,实不相瞒,这次来主要是严先生向我反映了一些情况,也谈到了北洋经费紧张,只是我没有想明白,作为官办学堂,经费怎么会不充足呢?”
  “本校创办时期,按照盛宣怀在《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章程察》中提出‘大约头等学堂每年需经费银三万九千余两,二等学堂每年需经典银一万三千余两,共需银五万二千两左右。’本校年获此数拨款。至于学校创办之初,所需购买仪器设备、书籍等项,及聘请教习川资,创办应用之款,不在常年经费之内,经奏准动用光绪十九年至二十一年四月米捐存银八千余两,应该说经费还是较为宽裕。但后来遭遇庚子之乱,学堂停办,拟定拨款并未到手,直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西沽复校后,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会同顺天府尹奏准,将从前征收粮租折价较多之良乡、保定等四十八州县、厅,规复旧章,酌提盈余,批解司库专款存储,作为学堂经费,即由该项余款内每月照拨银四千两,如此每年经费实得四万八千余两,较常规所需之数每年短款四千余两。
  光绪二十四年(1908年)夏季因扩充专门学堂,学部以直隶每年应行解部之款就近拨付,计每年藩署库存银一万两、学务公所库足银五千两、海防支应局京平银五千两、盐运署库银四万二千两,共六万二千两作为学堂常年经费。当时校长曾命卑职做过估算,一年约需银至少六万五千两,即使按照此数拨付,每年也短款3000余两。但实际中,就是六万二千两也难以保证,宣统三年(1911)藩库全年只给四万八千两作为学堂经费,裁去书楼建筑费一万一千两,实际每月经费仅为三千一百余,缺口达两千五百两左右。
  民国后,国家动荡,经费更是难以保证——去年3月,教育部学务公所将原来每月发给本校银4000两改为每月2000两,并将原在辛亥前已决定给本校每年扩充经费银5000两也一并裁去。今年6月,因保定高等学堂四个班112名预科学员并入本校,教育司会同两校拟定并校办法之第十一条称:‘北洋接收此项学生须发给筹备费银2000两,并自本年9月起每月经费由行政公署酌量增加,但不能逾该校原定预算之数’。按照教育部核计,两校合并之后全年经费应为203415元,每月应领16951元,但行政公署仍未照此数拨发,每月只发13310元,月短款3500元以上……”庶务主任代替王邵廉汇报了情况,并补充说明道,“幸亏王校长声名远播,不时有社会贤达捐助一二,本人又只取三分之一薪水,学校才勉为其难地维持至今。”
  按照《大学令》的要求,庶务主任主要分管三课事务:
  属于会计课者经理银钱出入,登记并保存关于银钱出入之一切簿据,保存学校一切现款、有价证卷及其他重要物件,编制预算决算,编制每月报销表册,经理各学生津贴并寄存款项;
  属于杂务课者对校内设备进行整理及修缮,管理全校仆役(勤杂工)并稽查其工作情况,稽查门禁及校内消防,管校内家具库及学生储藏室,校内各项杂件之购置及分配,管理全校清洁事务;
  属于资产课者登记学校各种资产,保存各种资产簿据,稽查学校各种资产有无亏损及遗失,计划学校各种资产之整理与发展。
  这个庶务主任看来非常认真,数据记忆极其牢靠,秦时竹大致也明白了北洋大学的困窘所在,主要就是两个靠山倒台――辛亥革命后盛宣怀威风扫地,自然不可能对学校窘境加以援手;护国战争后袁世凯命丧黄泉,也不可能对学校发挥影响。
  “办学规模不大,设施破旧的原因看来就出在这里,今日我专为此事而来,不知少泉兄可有什么针对性方案?”
  “卑职恳请总统、副总理向教育部批示一二,请他们对学校困难加以体恤,主要有3点:第一,恳请今后学校经费由教育部或财政部专门负责,每月按照额定之数足额拨付,即保证年经常费二十万五千以上;第二,旧有历史欠账,粗略估计约为十五万之数,恳请于一年或两年内按月平均补发;第三,为贯彻总统指示,拟对陈旧破败、不堪使用之校舍、设备加以更新或修缮,恳请予以加拨临时费五万元……”
  “只是国家财政预算明年已初步框定,教育部经费十分紧张,少泉兄提的这三条要求,恐怕……”(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