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北风荣兮人生芳 下

  侍卫迅速入内,就要将道衍拿下。道衍却浑然不惧的朗声大笑:“王爷何需佯怒?贫僧所言难道不是王爷心里所想的?贫僧说过从不打逛语,言即出,行必果,还望王爷仔细考虑。贫僧告退!”
  说完这话,他向朱棣揖了一礼,扬首离去。
  朱棣挥退欲上前押下他的侍卫,负手冷视他渐自走远的身影,面上的冷凝慢慢被讳莫如深覆盖。
  道衍确有几分本事,他走不过盏茶时间,徐长吟即已苏醒,且精神甚佳,浑不似有恙之人,太医诊断后直呼奇妙。不管如何,朱棣悬了多时的心总算落了下来。
  徐长吟倚着衾枕慢慢喝着参汤,边听罗拂讲诉她昏迷时发生的事。但听及为她施治的是个叫道衍的和尚时,她不由怔了怔,隐约觉得这法号在哪儿听过。
  这时,朱棣抱着高煦进来,淮真几个则揪着朱棣的衣袖跟在后头。她连忙将玉碗递给罗拂,笑盈盈的望向几个孩子。高炽一见她,立即伸手呀呀的叫唤着要她抱。她欢喜的抱过儿子,重重亲了几口。淮真、高炽和淮嫤蹬蹬的跑到榻旁,睁着有些红肿的大眼巴巴的望着她,小心翼翼的问:“娘好些了么?”
  徐长吟看着几个明显哭过的孩子,是心疼不已,连忙说道:“娘好多了,过几日便能陪你们玩儿了。”
  淮真抱住她的胳膊,使劲摇头:“淮真不要玩儿了,淮真只要娘好。”
  徐长吟亲亲她的小脸蛋,温柔的说:“淮真乖,娘没事了。”她适才已听罗拂说,她不舒适的这些日子,淮真他们变得格外乖巧,每天都会趴在她榻前安静的看着她,只想等着她醒过来。除了这些,他们每天都会缠住几个老太医,一个劲问她何时康愈。他们也不知打哪晓得治病要花银子,竟然拿出自己最喜欢的东西要给太医当诊金。几个老太医看着他们拿来的小雕木剑、玉饵糕之类的东西是哭笑不得,确也觉得他们实是孝心可嘉。
  徐长吟听得心都快融化了,她何其有幸,能拥有这样几个天赐之子?
  朱棣目光柔软的望着他们,嘴角的笑蔓延到了眼里。他细细察看着徐长吟的气色,已有几分血色,精神也好了许多,那和尚果然有些本事。
  任他们娘几个好生亲热了番,朱棣端过新送来的参汤,撩袍坐到榻旁,舀了一匙参汤吹冷了些,才喂到徐长吟嘴边。
  徐长吟笑盈盈的望着他,就着他的手喝下参汤,询问道:“那位道衍大师是在哪座寺院修行?”
  “宗泐的举荐信里说这和尚喜云游四海,没有固定的修行之处。会来府里,也是听宗泐提起。这和尚性情颇怪,医术倒是不错。”朱棣轻描淡写的说道,并没有将道衍那些大逆不道的言论告诉她。
  这和尚?徐长吟挑眉,他似乎对这位救她的大师很不以为意。“我似乎在哪儿听过这位大师的法号。”
  朱棣看她一眼:“他也说曾与你有一面之缘,还曾赠你一首禅诗。”
  “诗么?”徐长吟轻拧秀眉,细细回忆,“是怎样的禅诗?”
  朱棣念了遍禅诗,徐长吟轻“啊”了声,“原来是他!”
  “记起来了?”朱棣之前并未问道衍何时与徐长吟见过,自是不知。
  “可记得有一年在中都时,我们同二皇兄他们一块儿去了禅窟寺?”徐长吟脑海里浮现出那个一身黑色缁衣,生得瘦骨嶙峋、其貌不扬的古怪和尚,“我当时遇到一位怪僧,便吟了这首禅诗。之后元遗方丈曾想为我们介绍一位大师,只不过去请他时才知他已出了寺,元遗方丈所说的那位大师法号便是道衍。”
  朱棣眼神微微闪烁,隐隐记得确有此事。
  “这位道衍大师受了左善世的雅荐进京,”徐长吟轻轻拍抚趴在她怀里快要睡着的高煦,“可是来为母后祷祀的?”
  朱棣点了点头,放下参汤,抱起睡着的高煦交给婢女,又对一直趴在榻边的淮真几个说道:“娘的身子方好,还需要歇息,明早再过来请安吧!”
  淮真几个闻言,尽管依依不舍,但也听话的任由婢女牵着他们离开了寝卧。
  寝卧里终于只剩下了夫妻俩,朱棣不再掩饰,长臂一伸,将她揽进怀里,深深嗅着她的气息,良久终于长吁出一口气,低喃道:“还好你没事……”
  徐长吟但觉甜蜜,又觉好笑,拍拍他的背,笑道:“怎么了,可是担心我会就这样死掉?”
  朱棣面色一沈,不愉道:“胡说什么?”他不曾不愿去想她会发生什么意外,在他心里,她只会也只能一直陪在他身边,直到他们老去,直到他们死去……
  徐长吟捂着嘴笑,“好啦,是我口没遮拦。”说着,她正了正神情,“可有下毒之人的线索?”
  朱棣神色阴沉,“幕后指使者正在查,下毒的是在丛英丛纾二人,她们被抓时当场咬舌自尽。”
  徐长吟抿唇咽下一声叹息。她醒来后身边只有两名婢女,除却罗拂外,另一个还是从周王府借来的,其余人皆被看押了起来。罗拂与她说起中毒之事时,她便已想到下毒的必是她身边深受信任的人。她的膳饮诸事一直检查周密,每份膳饮送到她这儿前都会被仔细检查,旁人断然无法在此前下毒。丛英和丛纾专司奉膳之职,负责检查她的膳饮,也唯有她们二人能够长时间的持续下毒,且不为旁人怀疑。
  朱棣轻抚她的肩,“我已命人彻查她们近期接触之人,绝不会放过那指使者。”
  徐长吟点了点头。确实,她和朱棣都相信,此事不会是丛英和丛纾本心所为,必然是受了指使。而指使之人,她也与朱棣怀疑到了一处,左右是这些时日太受朱元璋的称许惹人红了眼,才招来这等祸事。她想了想,说道:“此事还是不要告诉父皇了。”
  朱棣看她,却也明白她的用意。母后新丧,父皇已是哀痛至极,若再将此事告诉父皇,只会是雪上加霜。(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