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当有臣子劝诫他偏宠魏王不合乎礼法时,他甚至对臣子说,如果太子出了什么危险的话,那这些其他的皇子便是会晋升为太子的。
  于是最终,父子离心,贞观十七年,李因在齐州造反,平乱后被赐死。有了这样的启发,在李元昌的怂恿下,心理已逐渐扭曲的李承乾开始谋划发动政变,取而代之。
  只要他先一步登上皇位,就不用再为魏王李泰威胁自己的地位了。
  这大概是他的想法。
  然,这次政变被泄露,李承乾被废为庶人。
  这时,李世民才开始反思,他意识到自己的偏宠带来了什么样严重的后果。
  李承乾和李泰这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引起了他的担忧:无论是哪个儿子未来即位,恐怕都不会放过另外一个。兄弟阋墙是他那一代就已经种下的恶果,现在以至于他的子嗣们也因此大打出手。
  他原本在李泰和李治中有所犹豫,李泰是他偏宠的儿子,而李治则是端静仁厚的性子。
  在这个节骨眼上,李泰集团未免有些操之过急了。李泰向李世民表忠心,说自己百年之后,愿意把皇位再传给李治。、
  听起来倒是兄友弟恭得很,但是这套逻辑是在古怪,哪有人会爱自己的兄弟超过自己的孩子呢?李泰的小心思被李世民的臣子看穿。
  再加上李治同时还派人威胁李治不要去和他争夺太子的位置,李治将这件事告诉了李世民。
  李世民意识到了李泰虚伪的假面,这才明白,如果李泰成为了继承人,那么另外两个儿子都将性命不保!
  于是,最终在各种各样的考量下,李治成为了李世民的接班人。很难评判这是否是一个好的结局,但是它暂停了贞观中后期的这些动荡因素。
  在李世民心中呢?他最先属意的是嫡长子李承乾,曾经这也是个让他满意,有政治才能的孩子,但是却在揠苗助长下逐渐成长成另一个模样。而李泰也曾经是他宠爱的儿子,可这份宠爱带来的只有不幸和争端,以及他本人内心深深的自责。至于李治,这是他权衡的结果,显然不是一个让他自己满意的结果。】
  古人借史观今,李渊从来没想过,对自己有最震撼的教育效果的,居然是某一天听闻自己的子孙们在重蹈自己的覆辙。
  今日他已受到良多的冲击,两个儿子先后互相告发谋反,元吉还真的给他上演了一处谋逆的戏份……幸而秦王的兵马及时赶到,镇压了李元吉的叛军。
  这样的阵仗对心脏的负荷可不小,他没想到,这样的一幕居然在十余年后,在自己这个二儿子身上重演。
  这是他李家人的诅咒吗,为何如此?
  李渊缓缓闭上眼,一时间恍若苍老了十岁。
  李世民脑中浮现的依然是家中七岁的李承乾,那个早早便已聪慧过人的孩子,那个他将要立为太子的孩子,那个他和观音博的第一个孩子……
  “逆子……”李世民下意识地道了一句,又没有继续说下去。
  依照天幕的意思,是他的过错,才将那个孩子逼到如此地步吗?
  揠苗助长的典故他也曾听过,可这是在培养太子,这是下一任的继承人,他又如何能不望子成龙。
  观音婢只剩下十年的寿数,而在她离世后,自己也没能照顾好她留下的三个儿子,甚至让他们手足相残,把刀动到了老子头上。
  李世民心如乱麻,往日能为他出主意的幕僚们此刻也不再殿上,这里只有一个跟他一样茫然的皇帝,也是他的父亲,李渊。
  而作为多年征战四方,打下大唐大半江山,历经无数常人所不经之困难的秦王,他也不会就这样沉浸在这些纷杂的思绪中。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天幕今日助他李世民赢下和太子李建成的这场棋局,这些话焉非是对他的警示?
  李世民凝神回忆,将方才抄写中漏掉的内容补充在宣纸上。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教训,自己日后万般要引以为戒。
  也确实没有给他们为此悲伤的时间——直播间中,祁衡没有留有太多空隙,他说得有些口渴,迅速找了一家不排队的小店,买了一杯奶茶。
  因为是大唐不夜城这样的旅游景区,奶茶的包装上印刷着两首字体飘逸的唐诗。
  祁衡在镜头面前晃了晃,向直播间的观众们展示着这一独特的包装,接着又拿走猛喝了一大口,才继续说回直播的话题。
  李渊看着天幕的画面中突然冒出的纸杯,和上面唐三彩的配色图案与诗歌,还没来得及细品其中的含义,就又一晃不见了。
  【这个包装还挺有意思的,它印的唐三彩塑像是现在收藏在陕西省博的三彩载乐骆驼俑,这可是镇馆之宝,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一看,主播就不带大家去云参观了,一方面是我去过了,另一方面是博物馆是禁止使用自拍杆三脚架之类的摄影器材的,建议大家还是来实地看一看。
  至于这两首唐诗,不知道大家看清没,正面这一首是典型的盛唐时期的,另一面的就明显是中后唐时期的作品了。
  他们的的行文风格是完全不同的。在经历了安史之乱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后,社会的动荡和战争的磋磨,使得诗人们这一群体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因而原本豪放潇洒的诗风也逐渐转变向沉郁和悲壮。
  在盛唐时期,经历了李世民贞观之治,武周过渡,历代君主的励精图治让大唐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之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