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节

  ——
  “纯朴自然质,天然无雕饰。”这两句话最近在宫里传得人尽皆知。
  应小满被领进一处松柏庄严的宫殿,跨四五道宫门后,终于也见到了那位“生性质朴”的太后娘娘。
  确实是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家。满头华发,看着年岁往七十上走了。说起话来并不高高在上,反倒随和得很。当面闲聊几句,她心里的拘谨不知不觉便去了。
  宫里的人当面并不直接称呼太后娘娘,只称呼:“老娘娘。”
  老娘娘招呼应小满在近前赐座,在灯下仔仔细细地瞧一回,笑说:“兴宁侯府上那么多娃儿,怎么没生出一个这般好模样的?这小丫头若是生在雁家里,肯定被我抱进宫里养。”
  详细问起家里情况,应小满一一地答了。
  说起抱养也没瞒着。
  倒把老娘娘吃了一惊:“居然是抱养的。这么好模样个女娃娃,怎会舍得扔。”
  应小满感觉亲近,仰脸冲老娘娘笑了笑:“乡下养人难,往山里往水里扔女娃娃的每年都不少。我运气好,被我家爹娘抱了回去。”
  宫人七嘴八舌地嗟叹。
  满殿室感慨叹息的热闹气氛里,不知谁起的话头,问起应小满的年岁,家中有没有定亲。
  应小满原本跪坐在老娘娘跟前回话,耳朵突然敏锐一竖。关键话题来了!
  她瞬间转头。
  满脸带笑、提起“定亲事”的,看打扮也是个女官,生得白白净净的福相,没见过的陌生相貌。
  宫里这些人的想法她管不着,总之,和七郎准备多日的标准答案脱口而出。
  “十六岁,过年十七。”应小满不假思索地说:“老家尚未婚配,但义父在临终前,叮嘱我来京城寻人。”
  七郎准备的话头简直像挖坑。她这处提起寻人,那边的白净女官立刻跳下坑去,追着问:“寻人?寻何人?”
  老娘娘也大感兴趣:“千里迢迢地来京城寻人?那可不容易。寻到了么?”
  “寻到了。”应小满如实答说:“长乐巷晏家七郎。”
  满殿响起恍然大悟的感叹声,许多人眼神彼此互看,露出原来如此的神色。也不知道她们自以为恍然知晓了什么。
  老娘娘倒笑了。“如此说来,竟是家里早定下的?难怪你一个初来乍到京城的小闺女,会和晏家七郎亲近。”
  老娘娘又笑问:“你家义父既然是认识晏家的,想必也不寻常。去乡郡隐居之前,他是何等的人物啊?”
  这是个预先没对过的问题,不大好答。
  应小满想了想,按照和七郎商量下来的作答路子,尽量如实说:“从前爹爹在京城怎样,他不怎么说。反正他身子壮实,在乡下做的是猎户。隔三差五进山打猎。”
  殿里许多人又递过恍然大悟的眼神,老娘娘身边几个亲近的宫人议论: “必定是归隐的武将了。”
  老娘娘显然赞同:“武将出身。说起来,咱们雁家也是武勋出身。可惜啊,几代传下来,一代不如一代,还能上马出长枪的年轻儿郎没剩几个……”
  话题唏嘘扯开了。
  莫名其妙被按上个“武将出身”的应小满张了张嘴,又闭上。
  说啥呢,别说了。武将总好过山匪吧。
  总之,一番热络聊下来,晌午时分,宫里传宴席。
  老娘娘爱热闹,女席就开在永宁宫里。
  宫里的吃食一道道流水似摆上,头几道摆得满满当当的是“看盘”,能看不能吃,谁吃谁丢人。这些两位姑姑都教过。
  好容易等看盘撤下,眼前终于摆上真正用来吃的宴菜,应小满却顾不上吃席了。
  因为她这边才动筷,第二个关键问题就被抛上桌案。
  “果然是‘纯朴自然质,天然无雕饰’,形容得半点都不错。老娘娘喜爱应家小丫头的话,留她几日说说话如何?”
  应小满耳朵一竖,不假思索抛出去标准答案。
  “我娘身上有咳嗽眩晕的旧疾,时不时地发作一回,家里又有个四岁的幼妹离不开人。留在宫里,民女心中不安。”
  “是个有孝心的!”老娘娘果然欣慰大赞,当场赏下一柄玉如意。
  应小满赶紧放下筷子谢恩。
  这边热热闹闹赐下了玉如意,满室欢笑言语,应小满捧着玉如意正要入座时,白净女官又开口说:
  “老娘娘难得喜爱小娘子,派几个宫人去她家里照看着,这边留三五日,又不打紧。”
  一句又一句的撺掇,什么意思?应小满盯去一眼,牢牢记住那女官的相貌。
  这句难回答,都说宫里的贵人直接拒绝不好,如何委婉拒绝,突然间又想不起说辞,应小满捧着玉如意发了一会儿怔。
  在满殿盯来的炯炯视线里,她脱口而出:“谁说不打紧?我舍不得我娘。”
  满室说笑声安静下来。
  不管回话是不是太直接了,总之,话已经说出口,她只能继续往下说,还是说实话。
  “我们家人口少,从小一起住在乡下,进京了就一起赁宅子住。我跟我娘打小没分开过。今天进宫说好只是吃席,傍晚就回。突然不打招呼离开三五天,即便我这里不哭,我娘想我也会想到哭的。”
  老娘娘叹息着对左右宫人说:“你们听听,这才叫大实话。”
  “雁家那帮小的,每个入宫来嘴里都一套接一套地恭维,没几个实诚的。我为什么喜欢二郎?二郎那小子不喜欢他爹,整天挨揍也不给他爹个好脸色。他喜欢我这老婆子,那是打心眼里喜欢,挖空了心思孝敬。人心都是肉长的,真心假意谁看不出。”
  老娘娘感慨地冲应小满招招手:“来,小丫头,坐老身面前。老身小声问你一句话,你小声地答。莫让其他人听到了。”
  身侧众宫人纷纷识趣地起身挪去远处。
  应小满放筷,单独跪坐在小娘娘身侧蒲团面前。
  “你上京城来寻长乐巷晏家七郎,但老身怎么听说,你先认识的是莫干巷雁家的二郎?你悄悄地直说,可是见了晏家七郎更俊俏,便不喜欢二郎了?”
  应小满没忍住,撇了下嘴。
  “先认识的当然是七郎。”她实话实说:
  “我爹托我寻人,我又不熟京城,找长乐巷晏家的时候不小心误入了莫干巷雁家。从来就没喜欢过雁二郎。我家都从城南搬来城北了,他还一路盯梢,打也打不走,骂也骂不走。”
  老娘娘听得扼腕,旁边几个女官其实没挪多远,一个个嘴角直抽抽。
  “这事二郎做得不厚道。”老娘娘叹说:“人家小娘子分明不喜欢他,在我面前一个字不提,张嘴只说他喜欢‘淳朴自然质’。以为我看不出来他的小心思?家里亲爹后娘都靠不住,指望老身替他撑腰。老身是和应家小丫头投缘,但听到没有?人家过世的爹把她许给长乐巷晏家七郎了。”
  说到这处,抬手指点先前几度发话的白净女官,“你少撺掇两句罢。”
  白净女官惊得急忙伏地请罪,一个字不敢再说,小步倒退出殿。
  莫名其妙被“过世的爹许给七郎”的应小满张了张嘴,又闭上。
  说啥呢,别说了。老娘娘正骂坏人呢。
  吃席到中途,十一郎果然过来拜见老娘娘。
  十一郎今日穿了身正式的皇子衮服,颇为郑重地拜见完毕,借起身机会,飞快地往应小满这处一瞥,狭长眼里露出几分询问之意。
  应小满案头搁一柄玉如意,此刻手握一把小刀,正在扒拉着鲜嫩多汁的炙羊腿,嘴角翘着,冲十一郎摇摇头。
  女席这边风平浪静,没事。她好得很!
  十一郎心里纳闷。刻意多留了一阵,和老娘娘闲话几句家常,眼看这处宫宴确实风平浪静、处处和气。他放下心,很快告退出去。
  女席这处风平浪静,朝臣宴席那处,可是波涛汹涌……
  ——
  今日这场宫宴,官家喝三杯便离席。酒过三巡,十一郎也中途离席。
  席间人声鼎沸,喝高了的朝臣们醉醺醺互相搭话,雁二郎觑准机会,端起案上酒杯一饮而尽,抽身便往殿外走。
  没走出几步,身边廊柱后慢悠悠踱出来个人。
  “哪里去,二郎。”晏容时打招呼。
  雁二郎嘴角抽了抽:“怎么回回更衣都碰着你?喝多了要解手,七郎又要跟着?”
  “正巧,同路。”
  “……呵呵。”
  “呵呵。”
  两人呵呵谈笑着,第三回 并肩去更衣。
  雁二郎自小出入内廷,对殿室格局极熟悉,走到宫道岔口时,脚步一顿,装模作样掏摸身上:“丢了块玉佩,我原路回去寻,七郎自去无妨。”
  晏容时停步召来廊下一位值守的禁军校尉:“可是殿前司都虞候,吴寻麾下?”
  “是。”校尉躬身行礼:“今日宴席周围值守的,俱是吴都虞候麾下。”
  “很好。”晏容时抬手一指雁二郎:“二郎丢了玉佩,你领几个眼神好的精干人,陪他一路寻回去,务必寻到玉佩。”
  雁二郎抱臂冷笑:“七郎还不去更衣?”
  “不劳记挂。”晏容时悠然踱开了。
  雁二郎沿着长廊往回几十步,眼看两边距离拉开,立刻自来熟地搭上校尉的肩膀,称兄道弟起来:
  “这位弟兄面生,但你家吴都虞候和我相熟的。我有急事要去太后娘娘那处,通融通融?”
  禁军校尉不苟言笑。他家都虞候虽然跟雁二郎相熟,但十一殿下跟晏少卿更熟。殿下亲自叮嘱下来,看好雁二郎,哪个敢私下放水?
  禁军校尉客气抱拳:“敢问雁小侯爷丢失的玉佩大小如何,何等形状?卑职奉命护送去寻,自然要寻到才好。”
  雁二郎琢磨了片刻,把校尉拉去僻静处,掏出一叠纸交子:“明人不说暗话,晏家那位多少钱买通你这条路?我出双份,拿去给下头弟兄们分。只求通融。”
  禁军校尉赶紧推开:“求雁小侯爷放过!”
  雁二郎:?
  雁二郎给气笑了。他自己就是禁军出身,今天打猎叫鹰啄瞎了眼,给自己人拦了!
  他把纸交子当折扇迎风扇了扇,冷笑说:“我提前和太后娘娘打过招呼了,今日入宫会拜见她老人家。你们非要拦着,老娘娘等不着人问起来,我可实话实话。”抬脚就往太后娘娘的永宁宫方向走。
  校尉见势不妙,又不敢硬拦,只得紧随不舍。两边沿着宫道前后走出十来步,雁二郎忽地脸色一变,自己停下步子,身子微微弓起,露出异样神色。
  校尉吃惊问:“雁小侯爷怎么了?可是吃喝撑着了,要加急更衣?卑职即刻护送。”
  雁二郎骂了句:“宫宴上就顾着跟晏七斗法,老子都没吃喝几口,吃撑个屁。嘶,不对劲……”
  雁二郎外表倒没显出明显的不对劲,脸颊发红,脚步虚软,乍看和喝多了酒差不多。
  但这里谁也比不上他自己是花场老手,瞬间意识到不对,忍着头晕目眩,眼前一波波五光十色,咬牙憋出三个字:“催|情|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