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602节

  第573章 太先进了
  苏泽看着来信,又觉得在欧陆发生的事情理所当然了。
  十六世纪,是一个全世界都在寻求出路的时代。
  文艺复兴方兴未艾,启蒙主义已经在萌芽中。
  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
  一方面,人类正在探索世界,新技术的出现,让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飞跃。
  一方面,人类又在迷茫,古老的旧制度修修补补,却已经无法弥合各种社会矛盾,到处都弥漫着战火。
  苏泽的思想虽然来自于东方,但是同样也满足了西方的需求,尼德兰人除了在宗教上需要反抗之外,在政治上也需要一个反抗的理由。
  而“主权在民”这个体系,通过尼德兰商人带回来的东方书籍,也就这样传播到了欧陆。
  第一次接触到了主权在民学说的奥兰治威廉亲王,一开始只是听到尼德兰商人的只言片语。
  后来尼德兰商人带回来的东方书籍,奥兰治威廉亲王又看不懂,而这个时候欧陆的识字率也低的可怜,别说是汉字了,就连认识本国文字的人都不多,更不要说组织人手翻译这样的理论书籍了。
  后来就是达观来到尼德兰了。
  达观和沈一贯一样,在语言上的天分极高。
  作为僧人,达观本身就要经常云游,中原各地方言的复杂程度,不亚于欧陆诸多语系之间的区别。
  在尼德兰,达观很快就学会了多种语言。
  接下来奥兰治威廉亲王多次宴请达观,向他讨教苏泽的学问。
  达观自然是知无不言,这一套东方的理论让奥兰治亲王非常的着迷。
  他虽然是贵族出身,但是奥兰治威廉更倾向于平民政治,也反对西班牙在尼德兰的血腥统治。
  但是宗教问题,只是尼德兰诸多问题中的一个。
  之所以整个欧陆的宗教冲突如此激烈,并不是因为其他问题不尖锐,而是只有宗教这个问题是可以闹的。
  宗教战争已经打了多年,新教在欧陆很多地区也有根基,甚至在英格兰这样的岛国上,也已经有君主信仰新教,一些领主也确立了新教国教的地位。
  陈旧的天主教体系,又在漫长的中世纪日益堕落,在《十日谈》这种书籍中,几乎充斥了神父堕落淫乱的段子。
  相比之下,君主制度本身却仿佛是天命一样,想要反君主却没有理由。
  你家有国王,我家也有贵族,放眼欧陆诸国,哪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君主。
  对于尼德兰人来说,反天主教是一个宣泄口罢了,只因为西班牙国王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在尼德兰的宗教政策最血腥紧张罢了。
  实际上,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在西班牙国王在宗教政策让步之后,尼德兰的起义很快就失去了其合法性基础,一部分城市阶层也就放弃了反抗,最后导致整个起义被镇压。
  但是现在苏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能性。
  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比古希腊历史还要悠久的古国,一个在罗马文献中就记录过的文明国度,一个强大又繁荣的国家,一个人口比整个欧陆都要多的国家,可以没有皇帝!
  这给所有尼德兰一个精神震撼的同时,他们也在思考同样的可能性。
  一个比欧陆还要先进的国家可以没有皇帝,那尼德兰是不是也可以没有皇帝?
  尼德兰是不是也能成为一个主权在民的国家?
  甚至尼德兰本身的条件,甚至是要比东方还要好的。
  西班牙国王从继位开始就没有来过尼德兰,而尼德兰的总督在意的也是收税和宗教这两件事,尼德兰自己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贵族们自己商议解决的。
  所以东方那个国度的这一套体制,似乎尼德兰也能拿过来用?
  奥兰治威廉亲王也是看到了这一点,立刻拿出大量的黄金,请求达观翻译大都督苏泽的著作。
  达观立刻将苏泽的文章翻译成欧陆的语言。
  而达观在寺院的时候,苏泽改进的印刷机已经非常普及了,寺院里就会使用活字印刷机在印刷经文,甚至给信徒祈福的文书都会直接印刷。
  达观很快发现,西方的这些字母,使用活字印刷的方法更加快速。
  于是达观还顺手的导尼德兰人改进了他们的印刷机。
  奥兰治威廉亲王更是大喜,立刻按照达观的方法打造了几十台印刷机,然后将苏泽的理论用印刷机印刷出来。
  尼德兰的学者们,又翻出了古希腊时代的资料,分别从东西方都论证了,在没有绝对君主的国家中,人们也能自由的决定自己的道路,并且让国家兴盛。
  这些学者共同认为,东方这个当今世界的灯塔,正在绝对君主制的明王朝战争中,并且马上就要取得胜利,并且要成为东方的统治者。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绝对君主制已经快要落幕了。
  苏泽的理论也提供了依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了绝对君主制度的破产,新时代也就需要新的制度。
  于是苏泽的著作就以这样的方式,在尼德兰迅速传播开,并且开始向其他地区传播蔓延。
  甚至不仅仅是尼德兰,苏泽的著作被欧陆的商人带到了法国,带到了英国,带到了意大利,带到了德意志,甚至还被翻译带到了奥斯曼帝国。
  而苏泽没有想到,自己只不过是派遣达观前往欧陆,了解一下欧陆宗教战争的情况,竟然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但是奥兰治威廉和达观也没有想到,苏泽的理论在欧陆实在是有些太先进了一些。
  当苏泽的著作传到了法国之后,正在进行君主集权的法国立刻意识到这些学说的危险之处。
  原本支持尼德兰革命的法国,则突然转向,开始禁止收容尼德兰的反抗者,并且宣称尼德兰是异端。
  紧接着,大洋彼岸的不列颠,也开始对苏泽的学说产生了巨大的争论。
  不列颠的态度就要比法兰西暧昧多了。
  血腥女王的统治,让英国贵族对君主独治很反感。
  但是现在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又和对使用王权很慎重,深受不列颠人的拥护。
  这东方的学说,到底要怎么处理?
  第574章 李成梁的抉择
  苏泽并不知道自己给欧陆带来的震撼,就算是知道他也不会在意。
  东南年后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对河南的军事行动上了。
  在徐州得到了两千第六旅的士兵支援之后,驻守在徐州的第五旅旅长陈璘,立刻发动了一次对山东明军的进攻。
  是的,对山东明军的进攻。
  山东是李成梁的老巢,李成梁在山东是花了心思的经营的。
  山东是有大片平原的,非常适合种植粮食,李成梁到任的第一步,就是让招募灾民种植土地。
  山东背靠着京师,又是从齐鲁时期就盛产读书人的地方,李成梁又创办了很多官办的工坊。
  济州城和济南城附近到处都是工坊,李成梁新军的军服到武器弹药,都是山东自产的。
  所以山东对于李成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李成梁麾下的明廷新军一共有五个镇。
  三镇是明廷最早下令训练的新军,这也是明廷装备精锐,训练最精良的新军,这属于李成梁的宝贝疙瘩。
  另外两镇是李成梁在山东招募流民组建的新军,装备上稍微次一点,训练也要欠缺一点。
  除了五镇新军之外,山东还有几个保安团。
  这些保安团,是李成梁收编的山东地主和各地的卫戍部队,战斗力上比较弱,主要执行各城市的剿匪治安任务。
  这一次进京,为了稳定局势,同时也为了收编李洵的九边新军,李成梁带走了两镇最核心的新军。
  如今驻守在山东的,就是一镇明廷直属新军和两镇山东新军。
  而陈璘和李成梁在山东对峙多年,对于山东的布防非常清楚了。
  他带领部队出徐州,直接攻打那一镇明廷直属新军驻扎的防线。
  陈璘这一次是将所有的炮兵都集中起来,用步兵保护炮兵,对着明廷的阵地进行了一次火炮洗地。
  炮轰持续了整整一天时间,几乎将明廷直属新军的阵地犁了一遍。
  陈璘当然也很清楚,李成梁在山东经营了多年,防御工事都很完善了,这一次的炮击虽然猛烈,但是人员伤亡恐怕并不会太多。
  但是阵地的防御工事被破坏了,这一点已经足够了。
  在炮击完成了之后,果然雪片一样的求援信就从山东发向了京师。
  而陈璘在明廷新军的阵地洒下了大量的炮弹之后,就立刻带领军队撤回了徐州。
  与此同时,正在京师的大将军李成梁,也接到了大量的求援信。
  李成梁的头都大了。
  因为不仅仅是山东,如今明廷接到了各地的求援报告。
  首先是山东的告急文书一封接着一封,李成梁留在山东的亲信见识到了东南的炮火犁地,信誓旦旦的向李成梁报告,说东南新军要对山东进行全面袭击,请求李成梁立刻派兵支援。
  接着是辽东,刚刚完成了朝鲜内政的李舜臣,也带领自己的军队陈兵在鸭江边上,儿子李如松连忙征召女真人戍守鸭江。
  汉中的东南军队也向关中进军,在陕西的郭朴不断的向明廷上书请求支援。
  湖广的东南新军也有北上的意图,吓得河南的陈以勤调兵遣将,也向明廷求援。
  这下子就算是老奸巨猾的李成梁也有些慌乱。
  他接到的消息,都是东南主力出动,可是东南的主力到底在哪里?
  李成梁召开军事会议,商量如何应对春节过后的这一波攻势。
  李成梁这下子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当家难,做了这个朝廷执政之后,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李春芳在任上那么久,为什么什么事情都没做成。
  想要做事太难了!
  李成梁着急上火,壮硕的身体都瘦了一圈,他如今甚至在后悔,为什么要接明廷这个烂摊子。
  等到自己属下的幕僚和兵部官员到齐了之后,李成梁立刻将战报分发下去,然后询问众人的意见。
  幕僚们也面面相觑,这可怎么办?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