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380节
赵贞吉面无异色的说道:“陛下,景王也是您的亲子,有景王在湖北筹措,才能万无一失。”
赵贞吉说完这些,就不再说话,但是在嘉靖皇帝的心中,却掀起了巨浪。
这一路上逃亡,让皇帝十分疲惫,连权术上的直觉也迟钝了。
但是灵活赵贞吉这么一提醒,嘉靖反应过来。
自己的敌人不仅仅是苏泽,还有自己的儿子裕王。
西狩加上太原兵变,都已经说明皇帝的权威大不如前。
若是裕王在北边登基称帝,自己要怎么办?
难道和李隆基一样退位?
可是历史上李隆基是怎么死的?
在唐肃宗收复京师之后,李隆基从蜀中返回长安。
刚开始的时候唐肃宗还让李隆基住在兴庆宫中,允许他和旧臣交往。
可是很快李隆基的宠臣高力士被杀,唐肃宗又怕李隆基复位,将他囚禁在高楼之上,连楼上的窗户都用木板封上,每日只从一个小窗送饭菜。
最后曾经杀宰相杀儿子如屠狗一样的皇帝,曾经被群臣称呼为圣人的李隆基,就死在这么一个小黑屋子里。
嘉靖彻底恐惧了。
赵贞吉的计划,则给了嘉靖一个另外的可能。
景王!
景王就蕃在湖广,就蕃的时候皇帝给了他很大的土地,有钱有粮食。
如果能让景王出来,那就算是裕王夺回京师,也不敢贸然登基。
有了两个儿子制衡,他才能继续做这个“好父皇”。
立刻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嘉靖看向赵贞吉说道:
“爱卿所言极是,朕这就拟圣旨,不过谁去湖广宣旨?”
赵贞吉立刻说道:“臣去!”
皇帝装作舍不得样子说道:“可是内阁只剩下你和徐阁老二人,内阁的事情都交给徐阁老可要怎么操持的过来?”
赵贞吉立刻说道:“礼部侍郎李春芳做事稳妥,能协助徐阁老处理国政。”
徐阶又看向李春芳,只看到李春芳并没有抬头,徐阶很快明白他已经和赵贞吉结盟了。
皇帝立刻说道:“那就让李春芳入阁!”
李春芳谢恩之后,皇帝立刻让赵贞吉前往湖广,宣布朝廷的命令,并且专门刻了一枚三省都督大印交给景王,并且还允许他直接任命三省七品以下官员的权力。
此外皇帝又派出使者,让徐州的九边精骑移镇荥阳。
等到平阳会议之后,徐阶心灰意冷,向皇帝告病请辞。
皇帝依然不许,还许诺入关中后要重赏徐家。
徐阶长子离开西狩队伍,北上宣府。
而太子妃的父亲李炜,再次找到了女婿裕王。
写历史文很多作者不愿意偏离历史轨迹,就是历史推演太累了,这里肥鸟都是从各方各人利益出发做的推演,不足之处大家海涵。
求一下月票,最近不好写,实在没办法加更,这章又删了两千字。
第353章 留在京师的钉子
太子妃的父亲李炜,在上次冬衣贸易中赚了不少的银子。
在京师粮价上涨中,李炜又被推举为粮商的龙头,靠着和女婿裕王打招呼而在粮商中声望大涨。
就在李炜紧急去外地买粮食,想要再大赚一笔的时候。
东南新军登陆大沽,李炜只能舍弃了满仓的粮食,随着裕王仓皇北逃。
这么一来,李炜之前赚的家业全部砸进去了,一分钱银子都没能带出京师。
虽然李炜作为外戚宗亲,这一路上裕王也拨给他禄米,但是曾经过上奢侈日子的李炜,又怎么甘心领着这点钱过日子。
而随着宣府的局势逐渐稳定,宣府大同的总兵都宣誓效忠之后,李炜手下的商人侯平找到了李炜。
“国丈,这上好的买卖摆在您的面前,你守着金山哭穷呢!”
侯平是李炜的门客,在上一次的冬衣买卖中承包了三千冬衣的份额,很是赚了一笔。
后来又随着李炜炒粮食,本来也是赚钱的,但是因为东南新军进京,所有的钱全部都折了进去。
侯平的日子就要比李炜难过多了,他不是朝廷的人,自然没有禄米来领,李炜也不可能分吃的给他,所以到了宣府之后,侯平就一直在城里找发财的机会。
李炜连忙问道:“金山在哪里?”
侯平知道李炜是个粗人,也不和他绕弯弯,直接说道:“大同贡市边贸!”
侯平说道:“蒙古俺答,国丈爷知道吗?”
李炜连忙点头:“知道知道,几年前不是差点打到京师城下,那个蓟辽总督王什么的,不就是因为这个被杀的嘛?斩首的那日我还去看了的呢。”
侯平说道:“为了和东南贼军开战,陛下和蒙古停战,按照蒙古的请求在大同开了贡市,允许蒙古在大同附近朝贡贸易。”
“国丈爷,这可是金山啊!”
侯平将打听到的消息说道:“茶叶、丝绸,这些东西送到在大同边市上可以卖出高价!”
“如今朝廷急需要的战马、毛皮,都可以在边市上买到,再卖给朝廷可以大赚一笔啊!”
听到侯平这么说,李炜自然是心动了。
他连忙问道:“既然这么赚钱,九边的商人不是都去大同了吗?那怎么轮得到我发财?”
李炜好歹也做了一阵子的国丈,也算是长了一点脑子,他当然知道商人逐利,这么好的事情怎么可能随便就能做。
果不其然,侯平说道:
“大同边贸可不是谁都能做的,朝廷榷卖了边贸资格,只有十三家商号才能在大同边市里做买卖。”
听到这里,李炜自然明白了。
榷卖类似于官方资格的拍卖,只有大商人才有财力去买边贸资格。
不过李炜是谁?是太子妃的父亲,是皇孙的外公!
一想到这里,李炜立刻就去求见女婿裕王。
见到裕王之后,李炜先是说了几句家常,然后说道:
“殿下,臣来了宣府之后,整日无所事事,臣也想要给朝廷出点力气。”
听到老丈人这么说,裕王微微点头,心中感慨果然还是自家人靠得住啊!
李炜主动要求出来做事,裕王很高兴的问道:“丈人是准备做什么事?”
李炜立刻说道:“臣听说大同边贸火热,还能帮着朝廷采买战马,所以臣想要去大同做买卖,帮着殿下开辟财源!”
听到李炜这么说,裕王愣住了。
在高拱南下之前,高拱就提过大同边贸,请裕王不要轻易插手,只要认真收税就可以了,不要影响大同边贸的稳定。
可高拱这才出发,自己老丈人就找上门来,要参加大同的买卖。
李炜是小商人出身,也是懂得察言观色的,他看到裕王的表情后立刻说道:
“殿下,臣也是想为您,为皇孙做点事情啊!”
说完这些,裕王的心又软了。
不就是自家老丈人做点生意吗?
不是有十三家都在做边贸吗?增加李炜一家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裕王这么想着,又觉得李炜确实是自家人,自己在京师的时候小心翼翼,如今都已经到九边了,给自家老丈人去做点生意,又不是讨要官职,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裕王立刻将李炜扶起来说道:
“丈人想要给孤做事,孤心里也高兴,那孤就写张条子,让李家参加大同边贸。”
李炜大喜过望,连忙向裕王表示感激。
等到李炜返回府中,侯平等门客立刻围上来。
李炜得意洋洋的说道:“殿下准了!”
众人纷纷喜笑颜开,去宣府市场上准备货物。
等到了日落的时候,李炜的儿子李长风返回了府上。
李长风也和父亲一样,在宣府领了一个闲散的差事,每日就是点卯上衙,俸禄也很低微。
想到在京师纸醉金迷的生活,李长风的失落感也很强。
等返回府上,听说了父亲从太子妹夫那边求到了边贸的资格,李长风立刻冲进父亲的书房。
“爹!太子真的准了?”
李炜骄傲的点头,他对李长风说道:“过日子我就去大同,给李家再挣一份富贵回来!”
接着李炜又皱眉说道:“只可惜咱们本钱不多,这一趟下来赚的不多。”
李长风立刻说道:“爹,您糊涂啊!”
“您真的要运货物去大同做买卖吗?这路上兵荒马乱的,咱们对大同的边市也不熟悉,万一折了本怎么办?”
李炜立刻看向儿子,只听到李长风说道:
“为什么要亲自去大同呢?爹只要将边贸资格卖出去,商人们自然要给咱们李家送钱。”
李长风说道:“这大同边贸儿子也听说了,只有十三家有资格去和蒙古人做买卖,山西这边有实力的商人可是不少的,不少家只是当时没争得过那十三家。”
“此外还有不少中小商人,他们冒着险越过国境和蒙古人做买卖,他们也想要进入贡市做生意。”
“爹,咱们只要在宣府出售参加边贸的资格,就能坐收一大笔银子了!”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