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他看着鲜花簇拥的她,忽然想到那年她无比认真的对他说,要考上央华美术学院,以后也做画家,像老师一样画出很多好看的画,老师就不会再生气了,就会让他回家。
  她都做到了。
  他们的老师也让他回家了,因为她和他在一起。
  -
  林路是深夜的飞机,这天的晚餐是在魏喜家吃的。
  他依然准备了礼物,送给了李春晓一套国外购回的瓷器,魏晋阳两瓶稀有年份的葡萄酒。魏喜看着他从车子后备箱里提出来,他应该早就放在了里面,预备好了上门来吃饭。
  两份礼物都深得人心,那套绝产限量瓷器李春晓一直没淘到,而魏晋阳有点品酒小爱好,尤其喜欢纯正的法国波尔多老酒庄佳酿。最难得的是,林路能够在国外上心买回来。
  为番茄鸡蛋面而醋翻天的魏晋阳,看在红酒的份儿上,看他也顺眼了不少。
  李春晓喜笑颜开,盛情招待第一次来家里做客的高老师。她和魏晋阳一直都很感激高老师,不是谁都愿意教一个先心病学生,他们当年凭着一腔孤勇的爱女心找上高老师家门,没想过女儿能学有所成,只想让她在日复一日的写字画画中滋养那颗心脏,却给女儿找到了一个最好的老师。
  饭后,林路牵着魏喜的手,站在双方家长面前,郑而重之道:“叔叔、阿姨、妈,我已经向小喜求婚了,小喜答应我了,我们说好了等小喜过了二十六岁生日就结婚。”
  魏喜无名指上的钻戒,这一天大家都看见了。但是林路这样正式的对他们说出来,意义又不一样。
  李春晓的眼窝溢满泪水,夹带着心酸的喜悦,她知道林路不会叫魏喜伤心,她很放心把自己的女儿交给林路。
  魏晋阳十分干脆地说:“知道了,那到时候婚礼我们就在江城办。”
  高砚和林路都点头说好。
  魏琪抱着星星安静在一边望着这一幕,泪花闪烁的目光,诉说此时无言的激动。
  家人在身边,爱人牵着手。天花板上的枝形水晶灯投下溶溶灯光,无名指上这颗粉色的心晶莹剔透,他的手心温暖绵长,能让她永远眷念栖息。
  魏喜低头看着他们牵在一起的手,从这一刻也开始期待他们结婚的那一天。
  第112章 第一一二章
  林路走后, 时间似慢而快。
  慢的是,魏喜又要数着日子等他归来。
  然而,时间一天天向前走, 再次去克利夫兰诊所治病的诸多事宜也提上日程。出国签证、医院就诊、治疗方案这些最重要的事情, 魏晋阳和李春晓全都兜揽了过去。落到魏喜头上,她去医院做了一次全面体检, 然后就是例行的服药修养身体。
  个展开幕后,魏喜倒也清闲下来。所有展览的事务性工作已经结束,学校的毕业论文已准备好,只待答辩后, 参与毕业典礼。
  经过长达一年的高度集中创作期后, 一时并不急于重要的绘画创作, 偶尔画几幅小画作为练笔消遣。
  她素来极少社交, 书画圈的往来酬酢也离她很远,能有如今蜚声画坛的水墨画家之名, 两位老师功不可没。
  魏晋阳借女儿个展及毕业的名头, 给她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答谢派对,邀请来了众多艺术家和收藏家,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帮女儿进行了一场艺术社交。
  不管靠不靠卖画为生, 一幅作品又价值几何,艺术终究离不开浮华名利场。
  五月中旬, 林路的北美巡唱结束。
  时代周刊再次发布了一篇以华语歌手“lin lu”为封面人物的独家报道。封面图是他在纽约演唱会现场的照片, 单手扶立麦,身姿笔直挺拔, 深蓝如墨的舞台灯照在他身上, 黑发黑衣,面容深邃, 风骨清举。
  俯仰天地,对麦歌唱,清亮的眼眸里流淌着繁星汇聚而成的光芒,热爱在发光。
  台上星光璀璨,台下荧光海洋。
  封面标题是:“音乐无国界——时代巨星,世界瞩目。”
  全文大篇幅讲述了他的出道经历及音乐创作,描述了他此次世界巡回演唱会的巨大影响力,客观而惊奇地概述了他的音乐成就,称他“打破了华语歌手在北美的语言壁垒,是首位在北美八城连开多场巡回演唱会的亚洲歌手,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创造了亚洲歌手在北美巡回演唱会的场次记录及入场总人数记录”。引用数据说明“在此之前,他的多张音乐专辑拿下全球销量榜冠军,创造了全球音乐专辑销量奇迹,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华语歌手”。不无激动地说“他一个人站在舞台上唱歌,就可以让台下歌迷疯狂”。
  最后引用了他的歌词与中国古诗相结合,以一句中英双语落笔总结:“lin lu——we're roaming the world together,天下谁人不识君。”
  国际著名乐评人说,林路此次世界巡唱中西合璧,西方流行摇滚结合东方曲乐哲学,打破音乐时空界限,展示音乐无国界,中英双语同名主题曲《we are together》就是最直接的昭示,这首时代传奇咏叹调,歌唱了他自由无羁的音乐理念,是他对世界流行音乐的完美献礼。
  他的这首世界巡唱同名主题曲《we are together》一举霸占全球重要音乐榜单,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千千万万歌迷在听他唱歌。
  lin lu,他的名字,也成为恢弘的时代传奇。
  一时由外媒席卷至国内,媒体争相报道,舆论热火朝天,林路还在回国飞机上,北城机场已聚集大批记者守株待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