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
  刘协回到后堂,脱下朝服。
  诸葛亮迎了上来,收好朝服,又递上常服,侍候刘协穿好。
  “孔明,你刚才没说话。”
  “臣入仕时日尚浅,不了解朝中形势,有些大臣还是第一次见面,不宜妄言。”诸葛亮微微一笑,又道:“臣相信陛下自有明断。”
  “现在没有大臣在侧,你不妨说说你的想法。”
  诸葛亮沉吟了片刻。“臣赞成陛下的意见,和议可以议,尊卑却不能乱。不能由着袁绍来,必须由朝廷掌控局势。”
  刘协点点头,示意诸葛亮继续说。
  “光武皇帝重儒,宽待大臣,本是好事。但大族居功自傲,见利忘义,当时还只是隐患,如今已成痼疾。若不能趁此机会予以惩戒,只怕就算天下太平了,也只是一时安稳。时过境迁,难免变本加厉,为祸更烈。”
  “嗯,接着说。”
  “关中度田,初见成效。有丝帛的生意弥补,关中大族勉强还能接受,不至于激变。可若是山东大族也想分一杯羹,丝帛的价格下跌,利润摊薄了,就很难说了。届时山东大族没有拿到想要的,关中大族又有损失,都会有怨气。我听大司农提起过,荆州的丝帛进入关中之后,胡商们已经有些挑三捡四,没之前那么爽快了。”
  “有这事?”刘协微怔,这才想起奸商安东尼有好久没来见驾了。
  “大司农正在统计数目,估计很快就会有方案出来。”
  刘协点点头。对刘巴做生意的手段,他还是放心的。
  “所以就算要谈,也要让山东大族受到应有的惩戒,尤其是依附袁绍的冀州人,不能施恩太滥。若非如此,忠奸岂有分别?”
  刘协没说话,想了一会儿。
  他从诸葛亮的话中听出了地域之争的兆头。
  诸葛亮未必是有意为之,但这种无意识的地域观念危害性更大。
  山东人都互相嫌弃,还能对凉州人一视同仁?更别说将来要融入华夏民族的鲜卑人、乌桓人。
  对别人,他可以放宽一些要求,对诸葛亮,他必须及时提醒。
  “孔明,依附袁绍的可不仅仅是冀州人,冀州人也未必都依附袁绍。赵子龙就是冀州人,但他不仅身赴行在,还呼朋引伴,为朝廷引荐了不少冀州人才。”
  诸葛亮脸一红,躬身道:“陛下所言甚是,是臣口不择言。”
  “口不择言也就罢了,错了便改,就怕心里的成见难除。”刘协歪了歪嘴。“按照有些人的说法,你那未婚妻还是江夏蛮子呢,你能认可?”
  诸葛亮尴尬地笑了。“多谢陛下提醒,臣以后一定注意。”
  “嗯,他们该到了吧?”
  “按时日计算,应该已经到了,大概是路上耽搁了。等他们一到,我就引他们来见驾。”
  刘协点点头。“还有一件事。你能不为道德所惑,实事求是,是个好习惯。但朝中老臣习气难改,怕是听不得你这些话,难免要好为人师一番。公众面前,你少说两句,也是好的。风头太劲,难免为人所忌。”
  诸葛亮心头一暖。
  他本不是个冲动的人,所以在朝会时一言不发。可是天子特意提醒他,即使是在这需要支持的时候也不希望他过早的与老臣们发生冲突,可见对他的爱护绝非虚言,而是发自内心。
  “谢陛下。”
  第六百三十一章 身不由己
  大致上,刘协赞同诸葛亮的意见。
  迅速达成议和看似有助于实现天下太平,但那只是表面的太平。山东大族得不到应有的教训,将来必然会成为推行新政的阻力。
  如果朝廷不能实现对山东的有效控制,以山东财力补凉州产出不足就无法实现,长治久安也就没有现实基础,山东、山西的对立依旧存在,文化共同体的意识也无法形成。
  因此,他更希望能慢一点,稳一点。
  但形势不由人,所有人都渴望和平的时候,阻碍和平的实现就是绝对的政治不正确。
  尤其是对深受儒家思想熏陶,非常容易走极端的读书人来说。
  一旦有人从中蛊惑、煽动,再来一次上书的群体性事件,脸上可就不好看了。
  所以,明明不想谈,也只能谈,他能做的就是尽想把握节奏,并将责任推到袁绍一方。
  希望袁绍能硬气一点,不要轻易跪。
  刘协和诸葛亮讨论的重点是振兴关中。
  关中曾经是陆海,八百里秦川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汉帝国初期对秦政的反思在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严重的后遗症,尤其是儒学大兴之后。
  学者对秦政的反思大多着眼于道德层面,却没有对经济、军事层面做足够的细致研究,仿佛秦统一天下只是残暴而已。
  这显然是片面之辞。
  没有一个政权可以仅靠残暴就统一天下,包括后来的蒙古和女真,胜利的背后必然有更为复杂的原因。如果不能实事求是的进行研究,只是从道德层面进行批判,所得的结论很难起到指导作用。
  刘协希望诸葛亮等人对秦政进行梳理,取长补短,做到真正的以史为鉴。
  在赤眉毁坏关中之后,时光又过了近两百年,因户口太多,垦荒过度造成的环境破坏渐渐恢复,关中又有了成为都城的物质基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