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种田日常 第119节

  壮年、青年们从各家各户抬出桌子在晒场上摆放,大小差不多的摆一排,看上去还算齐整,最舒服的是像苏卉苏叶这年纪的姑娘,什么不用干,准备开席时去坐席就好。
  申时中,五月初的太阳温和,苏叶放下了手中的木刻板,二楼露台传来苏卉和小伙伴们的调笑声,苏叶微微一笑,出了院门,来到晒场边上站着,晒场上热闹极了,老太太们抱着婴孩聚一起说八卦,大人们围成好多个圈淡天说地,妇女们边干活边说说笑笑,小孩在离桌子远的地方跑,更小一点的小孩站厨师不远处,流着口水,指点着自已最喜欢吃的菜。
  苏叶看着这一切,心里
  感慨:这画面真的很美好!
  “看这一切什么感觉?”苏叶转头看到抱着儿子的苏景旭,孩子口水滴下来,苏景旭用手绢给他擦了擦,孩子咯咯笑了起来,苏叶笑了笑,说:“这画面很美,不是说男人抱孙不抱子吗?看你这样抱孩子很麻溜啊”。
  苏景旭微笑:“喜欢抱就抱了,天伦之乐嘛,这有什么,该严的时候就严,不把孩子宠坏了就行。”
  “你小时候调皮吗?被打过吗?”,看苏景旭耐性十足地带孩子,苏叶开口问道。
  “调皮,和景昊两个简直是村里的大魔王,被打肯定有了”
  “叶子,别听他吹,小时候他最奸了,出坏主意的是他,动手的是别人,数他被打的数次最少,我们老是给他背黑锅”,苏景海凑过来说。
  苏景旭微笑:“谁叫你们脑子转得不如我快。”
  “承认了吧,承认小时候老坑我们了吧。”
  “不止,我儿子将来也坑你们儿子”苏景旭傲娇道。
  苏景海捂住胸口:受到了一万点伤害,耳边传来苏景旭教儿子的声音:“儿子,记住,阴人的时候要不动声色,心里就是特别生气时也要面带笑容”,孩子听不懂,但还是咯咯笑起来,苏景海捂着胸口蹲地上。
  苏叶笑:“旭哥,你要把孩子教成小狐狸啊。”
  苏景旭笑:“小狐狸有什么不好,将来外出不被骗,能自保。”
  苏叶:“小心心眼太多,长不高。”
  苏景旭:“放心,我能长这么高,他也能,你抱抱他不?。”
  苏叶……服了你
  苏叶看小孩儿伸过来的两只肥嘟嘟的小手,不怎么喜欢小孩的她鬼使神差地伸手抱过来,刚抱过来就被糊了一脸口水,苏叶……
  苏景旭看了哈哈笑起来:“看来他很喜欢你这个姑姑啊,除了亲近的人,他都不给人抱的。”
  苏叶一手抱着柔软的小身子,一手捏捏小孩儿胖胖的小脸说:“跟姑姑说你叫什么名啊?”
  “嘟嘟”小孩儿软软道。
  “大名是苏华曦”苏景旭说道。
  “哪个yi”
  “晨曦的曦”
  苏叶笑了笑:“这名字感觉特别好”
  苏景旭微笑:“孩子名都不好取,太容易和其它人重名了。”
  苏景海接口说:“对啊,先把族里用过的名全排除了,再挑。”
  小嘟嘟看大人光说话不理他,挣扎着要下来,苏叶把他抱紧一些,没挣脱,小孩儿也不哭,朝苏景旭伸出双手,委屈巴巴地看着他。
  苏景旭朝他笑笑:“让姑姑练习抱抱,将来姑姑有自已小孩就练成熟手。”
  自已和谢卫华的孩子,苏叶心思一动,看怀里白白嫩嫩的小孩儿,心里一阵柔软。
  苏景海也笑道:“卫华和叶子的孩子想来肯定不差。”
  “那当然,将来肯定比你家的小子长得俊”,走过来的谢卫华含笑地看着苏叶说道,叶子抱着孩子的画面真美!特别温柔!谢卫华心里想像着几年后她抱着两人孩子的景像,心里美滋滋的。
  苏叶感觉到了谢卫华热烈的目光,脸上发热,避开他的目光,逗着小嘟嘟,苏景旭在一旁微笑。
  苏景海叫道:“合着今天你们专门来打击我的。”
  “你不是被打击习惯了么?还怕什么打击”苏景旭说道。
  “就是”谢卫华补刀。
  一会,苏叶看妇女们把碗筷摆上桌,把孩子交回苏景旭,说:“差不多了,我回去叫我姐她们来。”
  苏叶走远了,谢卫华目光久久没收回,苏景海拍拍他肩膀,取笑他说:“兄弟,别看了,你还得孤枕难眠几年。”
  谢卫华看着他俩脸上的表情:“你俩脸上的幸灾乐祸不要太明显。”
  “你尽情的嫉妒吧”苏景海笑。
  “婆娘孩子热炕头的日子真美”苏景旭的声音。
  谢卫华咬牙地哼哼两声,苏景海和苏景旭哈哈大笑,小嘟嘟拍着小手咯咯笑。
  苏叶回到家,在井里打起水,洗把脸,脸上的燥热消下去了,才上到二楼叫人。
  第165章 传统还是要传下去
  次日,用早饭时,苏世伟高兴地对大家说:“后天就是端午节了,今年端午节有龙舟了。”
  苏景枫高兴叫道:“划龙舟”
  叶梅笑道:“你还记得啊,上回看划龙舟时你才五岁”
  苏景枫:“记得一点,记得河边好多好多人。”
  苏景林微笑:“我也听说了,不过只有三条,怎么操作?”
  苏世伟笑道:“今年没比赛,想划就报名去参加就行,不拘年纪,不过估计也只有年青人才去报名,你要不要去报名?”
  苏景林:“要,难得体验一次,以前只能在岸上看着。”
  苏果:“几乎忘了端午节有赛龙舟。”
  苏卉高兴道:“又可以看到龙舟了,真怀念。”
  是啊,真怀念,福家村的村民们过了几年没有龙舟的端午节,去年年景好,今年龙抬头过后,村长差人陆续做了三条龙舟,村里那条河河坝建起来后,河道变宽,河床加深,水流平缓,就算这样,也不是划龙舟的好水道,但村里自娱足以,硬件条件变差了,但端午节的传统还是要传下去。
  端午当天大早,刚用完早饭,苏景枫就迫不及待的跑了,接着苏世伟和苏景林也出了门,叶梅母女四个包着粽子,包了一半个多时辰,叶梅看了看剩一小半的糯米,对苏卉三姐妹说:“你们也去看热闹吧,剩下的我一个人包就行。”
  苏果听了马上停下手中的活:“姐,我们现在就去。”
  苏卉也很想去看看,说:“娘,那我们先去看看”
  叶梅笑道:“不用急着回来,我当姑娘时也是每年都去凑热闹,你们好好玩。”
  “卉姐,叶子,果儿”外面传来叶青青兴奋的叫声。
  “快去吧,青青来叫你们了”叶梅说
  苏叶也很久没看到龙舟了,洗了手,跟三人后面朝河边走去,路上又遇到了跟苏卉要好的三个姑娘,六人结伴同行,她们出来时已有些晚了,路上人不多。
  到了河边,穿过蔷薇花带,这会当地不是雨季,河水离蔷薇花带离约三米多,她们找个人较少的地方站着,河两岸聚满了人,个个脸上兴奋,河岸两边盛开的蔷薇花被剪掉许多,随处可以看到拿着蔷薇花束红着脸的姑娘。
  苏叶站着看向北边,耳边传来说话声:
  “没有划龙舟比赛算不上过端午节,我们都过了五年假的端午节。”
  “是啊,想当年在老家端午节过得多隆重,差不多全村的一半人都去河边去摇旗呐喊,那劲头多足,现在的端午节,唉……”
  “现在只有我们村的人自办,也没什么意思,从北到南的水道不过五、六里,三条龙舟,想当年在老家,二十多里的水道,龙舟水下过后,水流急上八分,划得痛快,整个县二十多条龙舟参赛,当年那是何等盛况,唉……”
  “唉什么唉,那时我们苏家村年年倒数第一,年年端午节成了海县的笑柄。”
  “对啊,每年端午过后,我都不愿出门,一出村就被人笑话。”
  “想想当我们年青时为什么就不练几招,如果那时的我们和现在村里年青人一样练过,肯定年年第一。”
  “那时又没第二个卫华,你要跟谁学?”
  “也是”,悻悻的语气。
  “到了这边,练武是自保,更是为了生存,要不然,那年冬天狼来了,村里可不止只死了两人那么简单,要不是我年纪大了,骨头太硬,我都想学几招。”
  “我们这些老腰不行了”
  “城东也有条河啊,为何这边的县令不举办龙舟赛?”
  “那河道不好,你没注意吗,这边都没下龙舟水。”
  “这边的雨季和江南不一样,很多风俗更不一样。”
  “村里这三条龙舟,能给我们些安慰,真是令人怀念啊,村长人真好。”
  ……
  怀念龙舟的不仅仅是中年人,还有老年人,苏叶看着不远处的几个抹泪的老人,心戚戚,住了大半辈子的家园毁了,流落在外,想必当初大家都惶恐不安吧。
  苏叶觉得,他们是幸运的,在大灾面前,族人都聚在一起,没有分散,虽说平时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在生死大灾时又聚成一团,渡过难关,安定下来后,为美好生活又跨过一个又一个坎。
  思绪中,鼓声传来,欢呼声传来,远远地,三条龙舟差不多同时划下来,所到之处欢呼声更盛,鼓声越来越近,三条龙舟从她们前面划过,龙舟上的人拼命地划着,苏叶在最后一条龙舟上看到了苏景林,苏
  叶握紧拳头叫道:“大哥,大哥”,旁边苏果跳起来尖叫道:“大哥,大哥,用力超过前面”,苏景林抬头朝她们这一边笑了笑,一脸的汗水。
  两岸的人大声叫着龙舟上的人的名字,龙舟过去后,半大的少年和一些孩童沿河追下去。
  苏叶听到右侧传来的哭声,几个老人哭得不能自已,年轻一辈的眼含泪水,上前安慰,扶着老人回去,苏叶看着同行的姑娘,也个个眼含泪水。
  苏叶能理解这种心情,记得前世小时候在乡下时,她也曾和小伙伴们沿着岸边追着龙舟跑,虽然村里差不多年年倒数第一,但这也不能浇灭孩子心中的热情,在城里多年,每当端午都会想起当年那美好的时光,她们,想必亦是如此!现在龙舟又出现在大家面前,怎么能不激动。
  就算河面狭窄又如何,就算水流不好又如何,就算只有三条龙舟又如何,那种过端午节的心情又回来了!完整了!
  苏叶面向河水,静静地看着河水一会,把不知什么时候流下来的眼泪擦干,回过头,谢卫华看着她笑,同行的苏卉和几个姑娘正朝南边走去。
  苏叶眨眨眼情:“你没去划龙舟吗?”
  “排队等着划的人太多,我就不去掺和了,我负责这段河岸的安全,你陪我吗?”谢卫华笑着问她 。
  “好啊”
  得到肯定回答,谢卫华心生欢喜,虽说在众目睽睽之下,牵个手都不行,但只要两人站一块,谢卫华心生满足。
  三条龙舟下到河坝,换了一批人,又从南边朝北边划去,追龙舟的小孩换了一批。
  中午时,龙舟停了下来,下午还会再来划,人群散去,直到谢卫华负责的这段河岸没小孩了,两人才慢慢往回走,谢卫华看苏叶脸上的细汗,说:“下午还来吗?”
  苏叶擦了擦汗,说:“不来了,凑一会热闹就好,你还得来吧?”
  “是得来,今天大伙太兴奋了,真怕出什么事”
  “这场面是挻令人兴奋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