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064.第一名(一更)
温卿瑶一打瞌睡,就差不多一个时辰,她朦朦胧胧睁开眼的时候,杨问归正在作画。
画的是今日临波池春景。
她往前凑了凑,再一次感叹起杨问归的画功,满目春景在他笔下有了勃勃生机,细节之处另有一番风味。
参与诗会的人也注意到杨问归的画作,他们借着路过的由头在杨问归身边走来走去,渐渐地,围在温卿瑶这一桌旁边的人越来越多,讨论声也大了起来。
温卿瑶换了个姿势,抬眼打量过来围观杨问归作画的人。
京城有名的才子公子大部分都在,还有不少身份不是很高,但小有名气的人,可以看得出,四观书局去年那场诗会成功打出了名声,在帝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温卿瑶得意地勾起嘴角。
杨问归画完最后一笔,抬起头,发现三步之外围了不少人。
他懵懵懂懂地问温卿瑶,“发生什么事了?”
方才他太投入,完全没注意周围发生了什么,怎么大家都盯着他看。
杨问归依旧很不习惯被这么多人盯着,即便带着帷帽遮住了他的脸,他依旧搓着手局促地垂下脑袋。
他总觉得这些人在议论他,议论他的不足。
杨问归忽然想到什么,慌慌张张问温卿瑶,“是不是我的画太难看了,不够格参与诗会,他们都在谴责我。”
他把声音压得低低的,还时不时偏头打量那群人,生怕被人听了去。
温卿瑶忍不住皱起眉头,这小脑袋瓜子里一天到晚想着什么,就不能自信一点吗。
去年的第二名,怎会不够格参与今年的诗会。
温卿瑶忍不住伸出纤细白皙的手指点了点杨问归的脑袋,真想直接点醒他,“是你的画太惊艳,他们都看傻了。”
其实是碍于不悔的气场,一个个馋杨问归的画,但不敢上前。
杨问归似懂非懂颔首,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看了眼日头,已经中午了。
“小姐饿不饿,我去取点吃的过来。”
温卿瑶按住杨问归,“你不方便到处走,让不悔去。”
她瞥一眼案几边的人群。
这群人虎视眈眈地盯着杨问归,指不定就等着他落单,然后一股脑围上去问东问西,这里虽是诗会,但人多眼杂,还有什么人混进来都不知道,杨问归不一定应付得过来。
要是一不小心被人掀了面纱暴露了身份,那就更糟糕了。
不悔闻言起身,朝着分发食物的地方去。
诗会有专人组织分发食物,若参与诗会的人不想吃,可以自己去外面买好吃食再回来。
但诗会的饭食酒水都由梅桃李杏负责,梅桃李杏的名声在帝都数一数二,能不花钱白吃一顿,谁不乐意。
这时候又是饭点,聚在餐桌前的人很多。
不悔花了些时间才回来,他不敢直接去取餐处取来餐食给陛下和殿下用餐,便派人去梅桃李杏现做,做了一桌和诗会现场一模一样的饭菜过来。
三人一边用膳,一边欣赏美景,忽视依旧在周围晃荡的人,一顿饭吃得很是愉快。
眼看着快到未时了,杨问归又抓着自己的诗作润色一二,便塞入四观书局专门提供的信封里,仔细封号,让不悔帮着他交上去。
作品一交,杨问归一身轻松,他伸了个懒腰,很有兴致地主动拿起酒杯给温卿瑶倒酒。
温卿瑶望着两人面前的杯子,不动声色笑了笑,“怎么突然想喝酒了?”
杨问归与她喝了几次酒,他就醉了几次。
明明酒量不好,偏要喝。
她笑着摇摇头,没有拒绝杨问归的邀请,杨问归虽然酒量不好,一喝就醉,但他很有分寸,绝不会在重要的时候喝酒。
他已经完成了诗会作品,想来是为了放松一下才喝酒吧。
反正现在就算喝醉了,也不印象。
况且扫视一眼,喝高乘兴挥毫泼墨的人也不少。
诗会准备的酒盏很小一支,杨问归迫不及待地给温卿瑶满上,又给自己满上一杯,“不要困于眼前而忽略了眼前大好春光啊,瑶小姐。”
杨问归将温卿瑶的话原封不动还给她,说着还冲着她一眨眼。
温卿瑶莞尔,举起酒盏跟杨问归轻轻一碰。
杨问归今天的心情很是明媚,他一杯接着一杯,趁着酒兴在头,挥笔又写下一页诗。
温卿瑶捏着酒盏小口小口地喝着,偶尔看一眼杨问归写了什么,不吭声。
他想喝酒就让他喝。
他想写诗就让他写。
今日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她不拦着他。
杨问归纯真的笑脸,与明媚春景最为相配。
温卿瑶主动给杨问归倒上一杯,同时凑近他身旁,喃喃低语,“宫里还有不少好酒,你若在这没喝尽兴,回去还可以慢慢喝。”
但杨问归这点酒量,尽不尽兴不知道,很快就醉了。
温卿瑶戳了戳趴在桌上呼呼大睡的杨问归,目光一换,骤然冷厉无情。
“今日的诗会没有异常吧。”她冷着嗓音问不悔。
不悔也是一脸严肃,“没有,四观书局的人已经将所有人的身份都检查过了,没有可疑人。”
温卿瑶这才放下心来。
这一局,才刚刚开始。
申时过后,诗会结果出来了,第一名果然是杨问归。
四观书局的伙计按照信封上留下的桌号,找到温卿瑶这一桌时,杨问归睡得正香。
伙计看着杨问归,面露为难,“这可如何是好,这位小姐,请问这位公子何时能醒来?”
温卿瑶挑眉,淡淡应一声,“你直接喊他起来便是。”
伙计也想这么做,但对上不悔的目光史,他身子一颤,伸出去的手立即收回来。
但一个动作下来,他看到了桌上铺着的,杨问归写下的一首诗。
伙计将诗拿起来,念出声,“青龙穿山过,白凤飞九天,不问前途事,自有酒中仙。”
这首诗是杨问归喝多了睡下之前,随手写的。
但在诗会第一名的光环照耀下,一首普普通通的诗作变得特别有意境,诗会会场中早已炸开了锅,一个个兴致勃勃地分析起杨问归这首诗中蕴藏的情感和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