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打破循环

  刘信启从后世而来,知道在工业革命初期,工人的生活并不会比农民好多少。
  最初的工人是农业工人,失地农民给大地主打工,男人壮劳力做重活,妇女和孩子做一些轻活,世世代代,说是工人,更像是奴隶。
  而工业革命开启后,初期资本处于原始积累时期,为了获得最大化利益,工厂主会极力压榨工人,工作时间非常的长,工人收获仅能养家糊口,根本不可能集赞出自己的资本用来翻身。
  而当时的政府也代表着资本家的利益,工人罢工还会遭到镇压。
  老马和老恩出世后,通过发动工人运动,涌现出了许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致使资本主义国家发布了劳动法,大力提升了工人待遇,方才让工人的生存条件得以提升。
  所以说不仅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要感谢老马和老恩,资本主义的工人也要感谢老马和老恩。
  总的来说,工业革命初期的工人是非常可怜的,其残酷程度是现在的人无法想象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工人人均寿命是三十五岁。
  搁到现在,三十五岁过劳死,都属于大新闻了。
  但是以上这些都是工业革命正常发展的情况下会经历的过程。
  而兴汉盟有刘信启的先进理论知识支撑,有体质爆棚的战士作为高端生产力,兴汉盟的工业革命不是循序渐进发展的,而是跨越式的发展。
  而且刘信启并没有过于剥削工人阶层,给予了他们合理的报酬,这就导致刘智英看到,初生的工人阶层比农民富裕的现象。
  在兴汉盟,刘智英的想法是对的,若是实施后,结果也会是好的。
  但是刘智英只看到了很浅显的一点好处,并没有看到深处。
  其实农民与工人农民与工人最本质的区别是:农民是有产阶级,工人是无产阶级。
  这个产就是“生产资料”。
  农民中无地农民也属于无产阶级。
  而有地农民则属于小资产阶级。
  按照后世那个伟大的哲学家老马的说法,无产阶级是最有自觉性的阶级。
  因为不论小资、中资还是大资都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都是会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是人的天性所致,圣人才会突破这个天性,跨越阶级束缚。
  这就显得无产阶级的“自觉性”非常珍贵。
  刘信启要的就是这个。
  若是刘信启疯狂的占领地盘,依照战士的武力,将敌对势力的首脑和反对者全部刺杀,坐上了最终的宝座,其实连什么都没有改变。
  社会仍然还是那个社会,只不过以前的皇帝靠的是手里的几十万军队,而刘信启靠的是手里的几百、几千战士。
  等刘信启去世后,中华大地仍然会陷入分裂、统一、分裂、统一的循环之中。
  但是有了无产阶级就不同了。
  刘信启可以依靠这个阶级,建立一个“国高于家”的社会,会区别于以前的“家高于国”的封建社会。前者肯定会比后者先进,会有可能打破无解的分分合合循环,会让国家长盛不衰,会让汉民族万世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可以,等我回蓬莱,我就安排工部在我们新收复的七县设置工厂,提高当地的生产力,提高百姓的生活条件。”
  刘信启答应道,并没有向刘智英多说什么,说了他也不会理解。
  “谢谢盟主了。”
  感谢之后再没有提其他要求,表示自己都能克服。
  刘信启给这些县长前期的资金支持力度非常大,基本能满足他们放开花,有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而且这些县长都是附过武将卡的,并不会违背刘信启的意志,做出贪污腐败、损公肥私的事情,钱都会用在正道上。
  下午坐船上了牟平北边的海岛“养马岛”,在上面转了一圈。
  这座岛也称作“象岛”,“养马岛”的名字是因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曾在此养马而得名。
  “这座岛真不错,可惜位于山东半岛北部海岸线的中部,西有蓬莱,东有文登的成山。”
  刘信启话中的意思就是,这里并没有开发海贸的必要。
  “虽然不能发展海贸,但是可以造船啊。有这座岛为屏障,岛后大陆海岸外的海浪都不是很大,非常适合建造船坞造船。”刘智英建议道。
  可是他不知道即墨还有一个地里位置更加优越的胶州湾,湾内地域广阔,海面四季无大浪。
  “盟里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发展造船业的计划,造船业太过耗费资金和人力的,有白石弯船坞已经足够目前的发展需求,这里暂时还不能开发建造船坞。”刘信启委婉拒绝道,担心打击到刘智英的积极性,又给出了一条可行的建议:
  “虽然这里不能发展造船业,但是海产养殖业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海产养殖?大海这么大,怎么可能用来养鱼。”
  在没有质量可靠的网箱出来之前,确实不适合大规模养殖海鱼。
  “不能养鱼,可以养别的,比如养刺参或者扇贝,刺参属于高价值海产,而扇贝既能产扇贝肉,还可以产珍珠。”
  “这…,没有人会啊。”刘智英迟疑道。
  “没有人会,就花钱雇人研究,那么多老渔民,总有见识高的,总有想要稳定的,可以传授给他们科学知识,让他们学会归纳总结,学会科学的研究方式,然后多尝试。”
  “失败一万次、十万次,只要成功一次,就是后辈享用不尽的财富。”刘信启说道。
  刘智英听了后点头:“你说的有道理,既然小湖小池塘里可以养鱼,这大海里应该也可以,我后面会安排招募相关人员开始研究的。”
  “我们回去吧。”
  这里的风景虽然好,但是在这个时代,海边到处是这种风景,刘信启已经看的太多了,一点也稀奇不起来。
  晚上回到县政府,刘信启早早回房休息,一个人在房间里等待年终结算的到来。
  “希望年终结算是常例,这样以后就有盼头了。”
  刘信启边等边在心里祈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