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困惑

  碾伯所以东,湟水北岸,地面尚未完全干透,表面结了一层薄薄的碎冰,踩在上面,发出“咕吱咕吱”的声响,一队数十人的骑兵,正顺着湟水,向东南而去。
  时间已经是二月,北风吹在脸上,还是恍如刀刮,不过这些骑兵,都是身着厚厚的明光铠,只有双眼与半张脸裸露在寒风中,他们时而打马如飞,时而停下来指指点点,不像是急着赶路,倒像是一群追逐寒风的冬游者。
  “大人请看,这一片故地,是不是能开辟为优良的农田?”刘云水忽地勒住马缰,指着面前的一片开阔地带。
  李自成随着勒住马,放眼一看,湟水沿岸果然是平坦的谷地,还有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无声地穿过,如果开发出来,应该是优良的农田,然而此刻,这片土地上满是青灰色的草茎,显然是一处牧场,或者是荒芜的无主地。
  李自成皱起眉头,碾伯所的粮食并不富余,此处为何没有被辟为耕地,以汉民族数千年的农耕经验和技术,没有理由会忽略这么好的耕地。
  “走,到前面看看!”
  李自成再次向东南而去,不过,他似乎发现不对经,沿途而来,似乎没有见到百姓,“云水,怎么没有百姓,这一片土地,属于何人所有?”
  “回大人,这一片土地上的百姓,我们已经登记过了,基本上是藏人,”刘云水伸手向北方一指,“大人请看,北面隐隐能看到一些山峰,那里便是藏人的栖息地。”
  “藏人?”李自成顿时皱起了眉头,他在归化西宁的异族时,想的都是土人,倒是忘记了藏人,这些藏人,有自己的佛教,而且还特虔诚,为了宗教,甚至连老婆孩子爹娘都不要,直接跑去寺庙剃度,要想归化他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像土人,几乎失去了本民族的语言,说话用的是汉语,对汉人的认同感高了许多。
  如果不归化他们,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又会怎么样?
  李自成想了想,显然不太现实,藏人是农耕加游牧的混合体,如果是农耕还好些,只要像汉人那样上交农业的税赋,但游牧就不同了,会占用大量的耕地,同样一片耕地,农耕与游牧,两者的产出相差百倍。
  更令人气愤的是,在这片土地上,向卫里纳税的只有汉人,其余的土人、藏人、回人等,都是向自己的土司纳税,就像被灭掉的土人大土司陈有道那样,他吃掉所有土人的赋税,根本不用上交卫里,这样的异族,还算是大明的百姓吗?
  他在西宁推行天主教,就是为了在必要的时候,利用宗教的力量,同化与汉人同种的异族,但现在才是刚刚开始,显然还不能发挥作用。
  究竟要如何对待这些藏人?
  是将他们斩尽杀绝,还是赶回两藏地区,让西宁真正成为单一的汉人区?
  青藏高原上的藏人,的确让人有些头痛。
  “云水,此处有多少藏人?中间混有汉人吗?”
  “回大人,藏人有两百多人,约有五六十汉人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刘云水似乎明白了李自成的心意,“大人,这些汉人,虽然还说着汉话,但他们的生活习惯,已经与藏人一样,大都信奉佛教,长期下去,怕是……怕是变成藏人的一部分了。”
  李自成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可是,他现在没有与朝廷正式决裂,至少维持着表面的和平,如果对藏人采取大动作,势必会引起朝廷的警觉,况且,西宁现在的处境,东、北是朝廷的卫所,西面时常有蒙古人出没,如果再加上藏民,那深入草原的三角城,恐怕就要危险了。
  不过,既然历史赋予了他这种机会,他还是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走,藏人必须归化,暂时只能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法子,哪怕由此带来三角城的险情,也是在所不惜,不解决这些民族问题,迟早会让国家限于两难的境地。
  “云水,如果让这些藏民归化,难度有多大?”
  “大人,目前藏民在西宁、碾伯所的人数,仅次于汉人,如果要归化他们,势必要动用军事手段,”说道战争,刘云水的眼中顿时能喷出火来,“大人放心,碾伯所的藏人,比西宁少多了,归化起来容易多了,还能给水果楼添人进口……”
  “就知道水果楼!”李自成笑着呵斥道:“云水,能有和平的法子让他们归化吗?比如,归化为农耕民族,他们的生活会更好。”
  “大人,这恐怕不行,”刘云水缓缓摇头,“藏人对佛教,那是十分的虔诚,让他们像汉人那样,放弃佛教,那还不如杀了他们。”
  李自成也会是没法,他不是不愿采取武力的人,但大明朝廷,就像一把刀一样,时刻架在头顶,迟早有一天,双方会兵戎相见,以西宁现在的这点实力,和大明朝廷并不是一个级别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大明自己不倒,西宁一时之间,根本无法撼动大明。
  不过,既然藏民对宗教虔诚,不如直接去找他们的宗教领袖,如果能让宗教领袖归化,岂不事半功倍?
  究竟要如何收复他们的宗教领袖?
  这是将来的事,李自成现在面对的可是碾伯所的藏人,“云水,在分配的土地的时候,汉藏区别对待,若是他们为了佛祖,宁愿吃点亏还好,若是闹事,军队也不是吃素的。”李自成的意思,这种法子,能分化藏人,至少一部分藏人觉得能够活下去,也就失去了挑战军队的勇气,如果方法得当,归化一小部分藏民也不是梦想。
  “大人,属下一定按照大人的意思去做。”
  “云水,现在不是直接、完全使用军事手段的时候,只是以部分藏人的归化,来诱导其他的藏人,注意恩威并施。”
  “是,大人,属下明白。”
  “走,我们继续去前面看看!”李自成一抖缰绳,拍马向东南而去,何小米、刘云水等紧紧跟在后面。
  一行人又奔了三十多里,尚未到大通河的河口,李自成忽地感觉到,背面的达板山逐渐向南挤压过来,距离他们奔马的河沿,已经不足两里,前面的地势也逐渐凌乱起来,像田间的垄土似的。
  “云水,前面怎么样?”
  “大人,前面就快到大通河了,过了这些山峰,土地更加不平整,想要垦为耕地,怕是不容易了。”
  “奥?”李自成是有些明白了,难怪这三河交汇之地,后世没有诞生大型城市,原来如此!
  此处处于青藏高原的东麓,山势虽然变缓,但分出了大量的余脉,经过山势的阻挡、分割,三河虽然冲击出一些平整的土地,但格局太小,虽然是良田,但数量太少,也就无法养活大量的人口。
  想到这儿,心中反而释然了,既然此处可以养活一部分人口,那就可以设立农耕定居点,大型的城市不行,立县设镇还是可以的。
  “云水,我们度过湟水,去南岸看看。”
  “是,大人。”刘云水在一处湟水的拐弯处,找到渡口,去了南岸。
  李自成顿时觉得地势更加开阔,与达板山从北面碾压着湟水相比,南岸的小积石山虽然比达板山高大、厚实了许多,但小积石山距离湟水,明显要远得多,足有数十里,因此,在湟水以南,出现了一个宽度达到二三十里的小型平原。
  李自成大喜,“云水,就在湟水以南,设立县城,就叫‘三川县’,不过,三川营的位置,过于偏南,将县城北移,兼顾北岸。”
  “属下明白。”
  李自成的目光投向东面,久久不去,过了黄河,就是陕西的地界了。
  “大人可是对陕西……”刘云水凑过来,他也不太确定。
  “陕西,那是快好地方,汉唐故地,汉唐都是因为关中平原,成就霸业,”李自成略略有些惋惜,“可惜呀,经过千年的变故,关中早已不复当年,现在更是滋生盗贼的土地,百姓但凡有一丝活路,绝不愿意去做这杀头的勾当。”
  “大人……”
  “云水,陕西我早就看在眼里,不过不是现在,我们连陕西行都司都没有摆平,现在的西宁,乃是在处在火山口,稍有不慎,可能就是万劫不复,”李自成顿了顿,又道:“不过,我们还是先行做些准备,云水可着人去陕西打探讯息,千万莫要让盗贼扰了西宁卫的宁静,此外,查探去陕西的道路,我们暂时无法入陕西,但至少要保住现在的边境。”
  “是,大人,属下会盯紧黄河上的各个渡口,随时着人打探陕西的近况。”刘云水已经麻木了,他早就见识过李自成的谋略,此番视察碾伯所,显然也是为西宁的未来打算,他自知在谋略上远远比不上李自成,早就打定主意,执行便是。
  要打探讯息,还是要依靠王安平,他们是专门的游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刘云水的属下,不过是普通的士兵。
  想到这儿,李自成转身问身后的何小米,“王安平现在何处?”
  “回大人,应该在庄浪卫附近,估计要一两个时辰才会到达。”
  “不用来回奔波了,飞鸽传书吧。”李自成将需要查探的讯息,简要写在白纸上,让何小米立即传给王安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