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出书版) 第62节

  这一日,咸阳深宫中终于传出宣太后病危的消息。再不可一世的人物,也敌不过时光无情的双手,老态龙钟的江芈也终于被岁月打倒了,走到了她人生的尽头。
  她静静地躺在床上,分不清是白天还是晚上。医师来了,巫觋来了,大臣来了,秦王也来了,她却不愿意见到他们的脸,赶走了所有的人。人生下来是一个人,走的时候也该是孤单的。她并不畏惧死亡,相反,她心中其实一直在暗暗盼望这一天的到来——她早已在临潼为自己建造了巨大的陵墓,陵墓中除了布满模仿秦军军阵的兵马俑1外,还埋葬着她今生唯一爱过的人,一旦她生命之火熄灭,将会被运去那里与他合葬。
  1此兵马俑即指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代兵马俑。虽然公论认为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但因不少秦俑的头顶梳有苗裔楚人所特有的偏于一侧的歪髻,秦俑的服色也是五颜六色,非常鲜艳,与秦朝“尚黑”的制度有显著差别。此外,不少陶俑身上刻有一个“芈”字,因而有人认为兵马俑的主人实为秦始皇高祖母宣太后。本小说采用此观点。事实上,宣太后与夫君秦惠王并没有安葬在一处,秦惠王葬在咸阳以北的公陵,宣太后葬在临潼,距离骊山秦始皇陵不远。
  但不知道什么缘故,她心中还是感到了莫名的失落和惆怅。是因为被亲生儿子夺走了朝政大权么?是因为身边没有一个中意的男宠么?还是因为她担心在另一个世界与他相遇时,他已经认不出自己衰老的容颜?
  肉体的痛苦似乎一下子减轻多了,现在的她只觉得非常非常的累,疲倦如排山倒海般席卷而来,无可回避,无以抵挡,只任由眼前一切朦胧起来。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恍恍惚惚间,有人来到了她的床边,依稀就是孟说。高大威猛的身影在灯烛的映照中晃动着,像是一个不真实的幻影。他俯下身子,轻声叫道:“太后。”
  江芈欣然道:“终于见到你了!我生怕我会忘记你的样子。你是特意来接我的么?唉,我太老了,你还是这般年轻,希望不会吓着你。”来人道:“太后,臣是赵奢。”
  江芈惊讶地“啊”了一声,道:“是赵奢么?你来做什么?”赵奢道:“秦王写信给我国大王,说太后病重,临死前只希望看到一璧一人,璧就是和氏璧,人就是下臣。我国大王不敢违抗秦王,所以命臣来秦国献璧。”
  江芈已是弥留之际,愣了好半晌,才领悟赵奢话中之意,叹道:“你被秦王骗了!而今你已经是名震天下的马服君,你来了秦国,怕再也回不去了。”赵奢道:“臣知道。”
  江芈道:“那么你还是义无反顾么?”赵奢道:“我国大王有命,臣自当遵从。”顿了顿,又道:“况且,臣也是真心牵挂太后,就算因此而死在咸阳,臣也绝不后悔。”一边说着,一边从木盒中取出那块天下至宝和氏璧来。
  寝宫中的灯烛陡然熄灭。片刻的黯淡后,玉璧发出温柔的光芒,重新照亮了四周,空灵而清幽,仿若皎洁的月光徜徉大地。
  尘世千古,月色千古。所有的故事,无论悲怆,还是凝重,都会化作岁月的浪花,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所有的情感,无论凄婉,还是缠绵,都会化作天边的流星,消散于深邃的夜空中。只有这月色,一如千年的皎洁,人沐浴在清朗的月光里,心也沉寂。
  江芈布满皱纹的脸上一下子生动起来,两朵红晕升起,已然黯淡的双眸里倏地闪射出奇异的光彩,隐约能看到昔日绝代美人的芳华。
  记忆的闸门哗然开启,那些逝去的往昔如潮水般地重新涌现,在四周亲切地凝望着她,如此清晰,如此妍丽,就像楚国纪山上一望无际的桃花。数十年的岁月,居然没有抹平什么。这片记忆之海如此博大,只能用浩瀚深远的云梦泽来形容它。她不用闭上眼睛,就能够看到那些记忆——锦团花簇,陆离斑驳,五彩缤纷,华彩夺目。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她终于获得了彻底的安宁,迫不及待地要去见他了呀。
  附篇 风风雨雨和氏璧
  吴蔚/文
  和氏璧史称“天下所共传宝也”,不仅价值连城,而且凝聚着丰富而深厚的历史内涵。
  《和氏璧》小说中关于“卞和献玉”、“令尹失璧”以及后来的“完璧归赵”等故事均为史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人将和氏璧琢成传国玉玺。丞相李斯亲书八字小篆于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形呈龙凤鸟虫之状。雕刻则由咸阳著名玉工孙寿完成。
  玉玺玺体方圆四寸,钮呈五螭五虎盘踞形状——螭是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黄色龙,是神圣之物;虎则是威猛的象征。这两样最能体现皇帝的独尊地位和权威。这块玉玺自雕成之日起,便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被隆重供奉在咸阳皇宫的符节台上,号称“传国之宝”、“国之重器”,成为中国至高无上皇权的象征。
  公元前229年,秦始皇巡幸全国,乘龙舟至洞庭湘山,骤起风浪,龙舟顿有倾覆之险。为祭神镇涛,于是抛宝玺于湖中。八年后,有使者过华阴平舒道,遇一人持璧曰:“为吾遗滈池君。”传国玉玺由此失而复得。
  秦朝灭亡后,秦二世胡亥的侄子子婴将传国玉玺奉给了最先进入咸阳的刘邦。尽管刘邦当时在各支义军中实力最弱,但他最后仍然得到了天下,建立了强盛一时的汉朝。因而朝野民间开始流传一种说法——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得之表示受命于天,失之则是气数已尽。刘邦建汉登基时,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传国玉玺和高帝斩白蛇剑(斩白蛇剑故事参见同系列小说《大汉公主》)并称为“汉代两大国宝”,长期珍藏在长乐宫中。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派人进宫索要传国玉玺。皇太后王政君又气又恨,举起玉玺朝前来讨印的王寻、苏献扔去,由此崩掉了玉玺一角,留下瑕痕,后来用黄金镶补在缺口之上。
  此后,传国玉玺一直是天下霸者共逐之鹿,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会被讥为“白板皇帝”,被认为底气不足,而遭世人轻蔑。
  正因为传国玉玺是真命天子的象征,是统治者至宝,引来多方苦苦争夺。玉玺辗转流传,历经沧桑——东汉光武帝刘秀得此玺于宜阳;三国孙坚得此玉玺于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的妇人死尸项下。袁绍闻之,立即扣押孙坚之妻吴氏,逼迫孙坚交出玉玺。后来袁绍兄弟败死,传国玉玺复归曹操;公元220年,曹丕篡权,逼汉献帝禅让,汉亡,玉玺归魏,曹丕派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字样;公元265年,司马炎同样篡权,称晋武帝,传国玺归晋;公元311年,前赵刘聪虏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后赵大将冉闵杀石鉴自立,夺走玉玺;到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劫得传国玉玺。不久侯景败死,玉玺被投入栖霞寺井中,经寺僧将玺捞出收存,后献给陈武帝;隋朝统一华夏,传国玺遂入隋宫。
  唐代立国时,传国玉玺被隋炀帝皇后萧氏带入突厥,唐高祖、唐太宗父子只得重新自制玉玺,新的传国玺为白玉所雕,上刻“皇帝景命,有德者昌”八个篆字。因唐高祖李渊祖父名李虎,虎成为唐代国忌,需要避讳,所以钮首只有五螭盘踞。不过“皇帝景命,有德者昌”玺文带有典型的贞观流风,比妄自尊大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高明了许多。后来唐军大破突厥,迎萧皇后回中原,和氏璧琢成的传国玉玺也重新落入唐太宗手中。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朱温废唐哀帝,夺传国玉玺,建立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玉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瑭引契丹军攻入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玉玺登玄武楼自焚(此段故事参见同系列小说《斧声烛影》),传国玉玺就此失踪。关于其下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到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听说元人曾得到过传国玉玺,于是不断对蒙古诸部用兵,除了防边的用意外,也有想得到传国玉玺的动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大才子解缙上万言书,即有“何必兴师以取宝为名”的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月,太学生周敬心上书,对此说得更清楚:“臣又闻陛下连年远征,北出沙漠,臣民万口一词,是因为没有得到传国玉玺,陛下想要得到它罢了。”
  明成祖朱棣子承父业,连续北征大漠,无非也想得到传国玉玺,但始终未能如愿。传国玉玺遂成为千古之谜。
  后记 关于《和氏璧》小说
  中国有着历史极为悠久的玉文化。有学者认为,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存在着一个称之为“玉器时代”的时期。在远古先民的眼中,坚硬光润的玉石是天地鬼神的食物,即所谓“天地鬼神,是食是飨”,而凡人佩玉,则可以趋吉避凶。正是这种美好的愿望,激励先民们耗费巨大的时间和心血,将玉石一点一点琢磨成精美的玉器。
  到了后世,玉成为礼器。《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说:“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可见玉器已经具备了社会功能。
  玉不仅是文明的标志,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有语云:“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孔夫子用拟人化的手法阐释了美玉,认为玉具有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之风,玉由此成为圣洁典雅的象征。君子爱玉,君子佩玉,至今人们仍将谦谦君子喻为“温润如玉”。
  佳人遗我云中翮,何以赠之连城璧。古代艺术品中,只有玉器本身材料即具美质,所以《说文》称玉为“石之美者”。即使毫无雕饰,玉也以其质地显示其能力,好的美玉价值连城。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美玉当数和氏璧,不仅因为玉璧本身,更因为内中凝结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后来更是被秦始皇雕琢成为传国玉玺,成为中国至高皇权的象征,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本书讲述的即是和氏璧的传奇历史。和氏之璧倾九州,战国群雄逐兜鍪。一块玉璧的争夺中,折射出春秋战国烽火连天的岁月。
  书中人物均为真实历史人物。极具有传奇色彩的筼筜在历史上也是真有其人,他为公子熊发几次深入齐军大营,在守卫环伺中盗窃齐将私人物品亦是真人真事。故事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如楚国王室内部争位、墨家弟子分化、宣太后报复楚国、秦昭襄王母子失和等均为史实。
  在保持故事流畅的同时,作者刻意在小说中加入了一些历史细节,如城池建制、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细节均取自相关典籍及考古资料,以求最真实地再现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作者本人的出生成长之地离楚国王城郢都极近,也属于古云梦的范围,算是地地道道的楚人,因而刻意在楚文化上花了更多笔墨。
  书中都城插图均为考古复原图,即在发掘勘测遗址的基础上描绘。由于年代久远(楚国郢都于公元前278年被秦军攻克,焚毁后彻底荒废,屈原因此有《哀郢》之作:“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一些遗址先后被完全破坏,譬如现代高速公路穿过郢都遗址时破坏了其中的几门,现只能考察出七门的具体位置,其中包括五座陆门,两座水门。但从文献考据来看,郢都实际上有八座陆门,四座水门,共十二门。因而如果出现地图与小说中描述不相符的情形,以后者为主。
  《和氏璧》与之前出版的《鱼玄机》《韩熙载夜宴》《孔雀胆》《大唐游侠》《璇玑图》《斧声烛影》《大汉公主》以及即将出版的《明宫奇案》《柳如是》等书共同组成了作者正在构思创作的“中国古代大案探奇录系列丛书”。感谢杨瑞雪女士,感谢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肖启明社长、刘海涛先生以及所有的工作人员,是他们一直在不计得失地支持我,我在写作道路上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他们的鼓励。写作本身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感谢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给了我进步和成长的空间。特别感谢读者长久以来的支持,你们是作者努力前行的最大动力。
  谨以屈原的一句名诗来作为本书的结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吴蔚
  2011年12月30日
  于北京
  本书由(一缕幽魂绕指柔)为您整理制作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