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亲家会面
吃中饭的时候,大家聊起买嫁妆的事宜。
听说他们这次过来,主要就是为这件事,钱也带来了,方明浩想起妹妹上次就把钱准备好了,心里就有些感慨。
不过现在自己手上也不有少钱了,倒不用全部让妹妹出,他的心里舒服了些。
“这边房子还是小了点,如果亲家来了,就住不下了。”方妈妈突然感叹了一句。
买嫁妆的事,虽然说好钱由自己这边出,可是不跟他们商量一下,似乎有些不妥。
“妈,这里毕竟是工厂,不是家。”方明湘见妈妈异想天开的模样,无奈地插嘴道。
如果自家是一家大工厂,建一栋宿舍也正常,问题这边临时的家,如果搞得太夸张,弄四五间卧室出来,那不像工厂,倒像是宿舍了。
那还不如直接租一套房子更直接。
“我就这样一说。”方妈妈也知道自己想多了。“如果他们来了,这里给他们住,我们去明湘那边住就行。”
女儿那边还有房子,她倒不是不用担心这个了。
“那要不要把他们也接过来?”方明浩突然提议道。“你们过来这边过中秋,月华她爸妈在家肯定也冷清了,接过来住几天,等中秋过了再回去——”
买嫁妆很方便,只要有钱就行,关键是月华姐弟没时间回家,家里的老人也会冷清。
“这个主意好啊!”方妈妈一听,拍手叫好。“下午谁跑一趟,去把人接过来。”
自家亲戚少,除了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就没有其它关系近的亲戚了。
以后蒋家,算是比较重要的一门亲戚了。
众人一齐望向方明湘,毕竟只有她会开车。
“行,我去吧!”方明湘无奈地应下来。“哥,月华,你们到底准备什么时候去学车啊!”
她可不想一辈子给他们当司机。
“马上去报名。”方明浩一听,不好意思地回答。
让妹妹当司机,确实委屈她了,可是现在又没有别的人,能干这件事。
“那你们抓紧,我希望过年前,你们能自己开车去走亲戚,别要我接送。”方明湘强势地说了一句。
“你放心,我们保证学会。”方明浩连忙回答。
吃了午饭,方明湘开车出门,来到蒋月华的家。
蒋爸爸和蒋妈妈都在家,听说方明湘的来意后,也很高兴,回房间换了衣服,又去叫奶奶。
蒋奶奶不肯去,说坐车要晕车。
大家知道老人的脾气,其实还是有赌气的意思在内,也没有勉强。
于是带了蒋爸蒋妈,回到虞城,进了哥哥的店里。
亲家见面,自然又是一番亲热。
蒋爸蒋妈也是第一次看到女儿女婿的工厂,好奇地参观了一遍。
在农村篾匠很常见,收入却不高,因为只会打的农具和生活用品,不像木匠和泥水匠,会造房子,赚得就多了。
只是这些产品,跟他们想像中的不同,似乎要更精美一些。
听说已经赚了不少钱,两人都很自豪。
她们跟方爸方妈不同,家里一穷二白,可以说还是个烂摊子,需经女儿女婿照顾。
住方爸方妈那样的别墅不敢想,如果能起两间两层大瓦房,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我们要去明湘的工厂看看,就在旁边,你们去不去?”方妈妈主动邀请亲家一起去看看。
人都有炫耀之心,女儿在市里开了工厂,她们巴不得带全村人来看看。
这当然是想想而已,大家非亲非故的,这样做不合适。
现在有亲家做见证,也好过一家人去。
蒋爸蒋妈正好也想见识一下,这个亲家妹妹的家底到底有多厚,欣喜地答应下来。
于是方明湘陪着四位长辈,走进自家的制衣厂。
工厂里,工人正在忙着生产,里面到处是电动缝纫机的嗡嗡轰鸣声,看到有人进来,最多抬头望一眼,就又埋头干自己的活。
服装行业都是计件制的,这时候工厂不多,大家赚钱不容易,没有人会无聊到放下工作,去管别人的八卦。
“方小姐。”董高远看到老板带人进来了,自然不能装做没看到,于是出了办公室,过来打招呼。
“我带家人过来看看,你忙自己的就行。”方明湘笑着点点头。
董高远的管理能力确实不错,工厂管理得非常规范,就连员工的纪律也非常好,即使爸妈什么都不懂,也会觉得工厂很正规。
“那好。”董高远也没强求,跟他们点头示意后,去做自己的事了。
“这是你请的厂长?”方爸爸小声地问。
方爸爸十多年前,在乡里的农机厂干过一段时间,工厂里的情况,大致知道一些。
“是啊!”方明湘回答。“董厂长能力很强,现在让他管几十个人,其实有些浪费了。不过接下来会扩大规模,让他管几百人,应该能人尽其才了。”
她相信这一步不会太遥远,说不定明年就实现了。
“确实很有本事。”方爸爸轻轻提醒了一句。“你能请到这样的人才是运气,好好待人家,别冷了他的心。”
他别的能力没有,起码的判断力还有的,感觉他的能力,比以前农机厂厂长还厉害。
至少那边的工人,要懒散多了,没有这边看起来有效率。
女儿的生意真的做得很大了,连工厂都雇人管了,还计划扩大到几百人。
那样的话,算是一家大工厂了吧!
这样一来,人才就更重要了。
“放心吧,爸,我有数的。”方明湘没想到爸爸会说出这样一番话,非常意外。“看来爸对工厂里的那一套,也不算外行啊!”
印象中爸爸确实在工厂干过一段时间,因为重生,这段记忆非常久远了,她印象有些模糊。
“你爸以前在厂里干过,你不会忘了吧!”方妈妈却记着这段历史,忍不住有些感慨。“那时候一个月三十多块工资,你们过年穿的新衣服,全是你爸赚回来买的。”
当然还有过年的年货,那几年家里虽然穷,不过还是有个盼头的。
不像后来,工厂倒闭了,两个孩子开销也大,过得一个不如一年。
“啊哟,原来我们家以前也阔过——”方明湘笑着调侃道。
那时候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农机厂。
不过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生,改革开放后,一进入市场化,慢慢都倒闭了。
“死丫头,胡说八道什么——”方妈妈气得伸手在女儿后背拍了一下,“难道你们兄妹俩不是我跟你爸养大的?”
看起来拍得很重,其实没用多大力。
这个家不管贫富,一直都是方妈妈在当家,教训女儿也很自然。
方明湘知道妈妈的脾气,只是笑,也没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