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_67

  糜荏很快带着诏书抵达荀府。
  这个时候荀爽正在书房中喝茶。瞧见门房将人领进来,甚至好整以暇地邀请他一起喝一杯茶:“子苏啊,这龙井绿茶真应是天上才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他好似没有被罢官影响分毫。
  但糜荏知道他这是苦中作乐,不想叫自己愧疚罢了。
  他大拜道:“多谢荀司空对荏的维护。”
  “子苏何须如此,”荀爽起身将人扶起,“你年纪小,在朝中根基薄弱,还得罪了十常侍。我们这些老不死的若不维护你,又有何人会维护你呢。”
  至于天子,昏聩无能,今日会站在糜荏身旁,明日又会轻易被十常侍哄过去。
  糜荏心中微暖。
  三公都是德高望重的贤士,他们在朝中苟且度日,却愿意为他得罪十常侍而被罢官,糜荏从未没想过来京一趟居然还有这样的收获。
  劝人回朝的话语再也说不出口。他握着杯子喝了一口清茶,陪着荀爽享受这片刻的安宁。
  茶汤色碧,茶香清爽,啜之淡然,回味无穷。
  人常道人生如茶,茶叶沉浮水中,正如人之境遇,起起落落。茶汤有时苦,有时香,有时甘甜,有时涩然……各中滋味,细品自知。
  荀爽浅酌一杯淡茶,见他半晌都没有说话,叹息道:“其实听闻子苏你到访时,我便知道你的来意了。”
  “你是来劝我回朝的,是吗?”
  糜荏苦笑道:“您知道了。”
  荀爽笑着摇头。他的脸上没有愤怒,亦无动容,有的只是一览无余的平静,好像已经对汉室彻底失望。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老骥年迈矣,着实没有精力再做折腾。”荀爽道,“既已被罢免,我便打算辞官回乡啦。”
  他拍了拍身前年轻人的肩膀,重重道:“朝廷的未来,交给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话已至此,无须再劝。糜荏尊重他的选择,又陪他说了会话才躬身离去。
  离去前,他想了想又道:“荏听闻各地多处受灾,故荀大人先别急着离开京洛,还请您等到尘埃落定再行回乡。”
  荀爽沉思片刻,颔首:“好,我记下了。”
  糜荏便再去拜访了其余几人。这几位大多是心有冷意,辞而不受,唯有曹操与司徒杨赐愿意接受诏命复职。
  其实对于糜荏而言,曹操的维护出乎他的意料。
  他与曹操先前并不熟悉,是前不久曹操上门请求他保下吕强才有的交情,而后他才邀请人去的别院。他考虑过曹操或许会为他说话,却没想到能做到这样。
  曹操这会正在研习兵法,面上也无丝毫阴霾之色,反而是一派悠闲模样。
  看得出来,他对这个朝堂并不留恋,答应复职大约仅是他对天下的一份责任。
  感谢的话语不必多说,糜荏承诺道:“晚些时候在下会拿庄中大米酿造成烧酒,味道不敢说,但这酒香远胜孟德兄所喜爱的杜康。”
  曹操的馋虫极为成功地被糜荏勾起来了。
  他爽朗大笑道:“好啊,为兄就等着品尝子苏这烧酒啦!丑话说在前头,要是这酒味道不行,为兄可不会答应。”
  两人闲聊片刻,糜荏起身告辞。
  “这汉室天下,我已无力挽救,”他最终听得曹操长叹,“与其说十常侍是争对子苏你,不如说他们是在争对这天下所有贤士。”
  “他们紧紧攀附着天子,如同稗草汲取水稻的养分,不死不休。”
  “只有斩去他们的叶,砍掉他们的枝,烧毁他们的根。”他陡然拔剑,“嚓”地一声挥剑劈开院前大石,果决之间已有三分名将风采。“十常侍不死,汉室不立!”
  水稻与复职一事就此悄然过去。
  荀司空、李太常、陈司马等人的离去,朝中无人提起。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但众人心知肚明,表面越是风平浪静,内里便越是激流暗涌。
  也是这个原因,清流一派官吏与糜荏走的稍微远了一些,反正糜荏如今不在宫中,也没什么好联系的。
  外人看来,则是糜荏忽然沉寂下来,也不知是否就此一蹶不振。
  赵忠对此极为得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