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327节

  “三四十件可不少了。”
  一直没说话的荆楚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中心主任魏海滨耳朵尖,听到了向南不经意说出声的话后,开口说道,“要是动作慢一点,两三个月都不一定修复得完呢!”
  “是啊。”
  邵振庭点了点头,有些感慨地说道,
  “这两年城市建设得比较快,荆楚这边隔三差五的就发现了古墓葬,修复师都不够用了,到现在还有两批人在外面呢!”
  颜文聪说道:“虽然辛苦了点,但文物保护的工作还是要做好的。”
  “颜处长说得对。”
  魏海滨点了点头,笑道,“在文物保护这方面,咱们荆楚博物馆做得可是没话说的。”
  其他人开始了闲聊,向南则开始思考怎么安排这次文物修复工作。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外响起了一阵轻微的敲门声,紧接着,门便被人推开了,李德坤走了进来,他先是朝大家点了点头,然后对魏海滨说道:
  “主任,你找我?”
  “嗯,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魏海滨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拉着李德坤对颜文聪介绍道,“颜处长,这位是我们古陶瓷修复中心的资深修复师李德坤李老师。”
  顿了顿,他笑道,“李老师专注古陶瓷修复已经三十多年了,在我们荆楚文物界里,那也是鼎鼎有名的。”
  “啊,李老师,你好!”
  颜文聪站起来和李德坤握了握手,笑道,“那这次我可要好好看一看李老师的精湛技术了。”
  “李老师的技术,那是没得说的!”
  魏海滨一提起这个,顿时眉飞色舞起来,“年初的时候,长安那边不是举办了一届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吗?李老师就是二等奖获得者!”
  李德坤一时阻止不及,没想到魏海滨嘴快,一时之间就已经全都给说出去了。
  果然,他的话音一落,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都看向了李德坤,然后又“唰”地一下全都看向了坐在颜文聪后面的向南身上。
  向南倒是一无所觉,一脸迷茫地抬起头来四处看了看,随即又低下头来,拿起笔在面前的本子上写写画画,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可李德坤却是尴尬极了,原本他就没打算提这事,也告诫了小乙他们到时候不准在向南面前提,这魏海滨倒好,全给自己秃噜出去了。
  二等奖在一等奖面前炫耀,这算是什么事啊!
  会议室里,满是似笑非笑的表情,李德坤在心里一阵哀嚎:
  “完了,这回老脸都丢干净了!”
  第442章 谁去考古现场
  吃过午饭后,向南和颜文聪等人没有休息,乘坐由荆楚博物馆安排的一辆大巴车,直奔隽邑县而去。
  隽邑县,地处荆楚东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之地,是江城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
  隽邑县境内,远在龙山文化时期即有人居住,其建城历史悠久,自秦汉始建“隽州”,西汉时期设下隽县治,至今唯隽水镇的商贸活动集中,其间不管发生什么局势变化,商贸活动存在的历史达到一千多年。
  也正是因为隽邑县建城历史悠久,这里不仅发掘出了尧家林龙山文化遗址,而且县境内还有五代三关,即雁门关、保定关和天岳关。
  南唐保大十四年(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二月,后周南面行营统领兼中书令王逵率部队从岳州攻南唐,绕过雁门关、保定关,奇袭地形最险的天岳关,歼南唐守军3000余人。
  三关在咸丰年间重修,均较完整。
  隽邑县内还有一座宋代古桥——灵官桥。
  这座古桥是在南宋景定年间,由黄庭坚八世孙黄子贤所建,桥墩型美观,宛如弯月,历740余年,仍结构牢固,保存完整,是古代桥梁建筑的珍品。
  除此之外,李自成墓也在隽邑县九宫山南麓,《明史》及旧志均载:李自成“以衮冕之礼葬于山下”。
  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古迹繁多的地方,发掘出宋元时期的古墓群,并不令人感到惊讶。
  从江城到隽邑县,走高速只需要两个半小时。
  到下午三点左右,向南和颜文聪等一行人便在隽邑县博物馆门前下了车。
  隽邑县博物馆副馆长严晨光早早就得到了消息,等到颜文聪等人下车之后,立刻就迎了上来,笑着说道:
  “颜处长,欢迎欢迎,我叫严晨光,是博物馆的副馆长,大家一路上辛苦了,咱们先到里面坐着休息一会儿?”
  “严馆长,你好。”
  颜文聪点了点头,说道,“咱们先进去说吧,外面太热了。”
  “好好好!”
  严晨光连连点头,又朝着向南等人打了个招呼,随后就转身领着众人往会议室走去。
  从闷热的户外走进冷气十足的会议室,已经满头大汗的颜文聪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他一边往前走,一边回头对落后了半个身位的向南笑道:
  “幸好你们在这里修复文物就可以了,要不然的话,这大热天的,谁也受不了啊!”
  “不,还是得安排人去现场看看。”
  向南摇了摇头,低声说道,“虽然现场都是考古工作人员,都懂得如何保护文物,但不去现场看一看,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去现场?”
  颜文聪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没必要了吧?每天都会有专门负责的人把文物送到博物馆里来的,你去了那边也只能看看。”
  考古工作和文物修复实际上属于两个领域,在古墓现场,文物修复师就是个外人,除非是碰到了特殊情况,否则的话,那些考古人员是坚决不会让外人进入考古现场的。
  同样的道理,一个考古人员要是说自己准备将一件残损的文物修复起来,那也同样会被文物修复师们笑得连头都抬不起来。
  所谓专业领域不得侵犯,不外如是。
  “看看也安心啊。”
  向南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十分固执,无论颜文聪怎么劝,他都丝毫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
  “那好吧,反正你是这次文物修复的总负责,你来安排就好了。”
  颜文聪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向南看起来年纪轻轻的,没想到脾气这么犟。
  不过,这个“犟”字换一种说法,那就是“执着”,向南要是没有一点执着的劲头,说不定也达不到现在这种让人羡慕的成就。
  到了会议室后,严晨光又通报了一遍宋元古墓群的最新情况,截止到目前为止,残损古陶瓷器物的数量,又增加了两三件,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向南的心情。
  两三件而已,单纯的考古修复,他一天都能修复两三件。
  严晨光通报完毕后,颜文聪代表国家文物局又出面说了几句话,大意就是国家文物局很重视这次发掘出来的宋元古墓群,要求大家认真对待,做好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
  然后,他又向大家介绍了一下向南,
  “向南,全国著名古书画和古陶瓷修复国家级专家,相信大家都知道他的事迹,我就不多说了,这次对宋元古墓群发掘出来的文物,进行抢救性修复,由向南全权负责指挥,希望大家能够同心协力,将文物修复的工作做好。”
  “接下来,就由向南来给你们安排一下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范围,我和严馆长就不在这里影响大家了。”
  说完,颜文聪便在严晨光的陪同下离开了,将会议室留给了向南等人。
  “大家好,我叫向南。”
  等颜文聪和严晨光离开之后,向南便直了直腰,目光扫视了一圈,开口说道,
  “咱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面,不过做的工作都是一样的,文物修复就是那么一回事,大家在各自的博物馆里是怎么做的,在这里就怎么做就可以了,我就不多说什么废话了。”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我主要想讲的,之前也跟颜文聪颜处长沟通过了,咱们这些人里面,一部分在这里修复那些残损的古陶瓷器物,另外再分出两三个人来,到考古现场去。”
  “我们是修复师,去考古现场干什么?”
  “天气这么热,出去几分钟就冒汗了,这要是在外面待一天,不得被烤熟了?”
  “问题是,咱们去考古现场,那些考古人员也不会让我们进去啊!”
  “……”
  向南话音刚落,底下的人都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老戴和老余也是有些发懵,去考古现场干什么?那些考古人员发现文物修复师跑过去了,说不定还会怀疑咱们是不信任他们的专业水准呢。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天太热了,谁愿意往外面跑?
  空调房里多舒服啊!
  就在这时,坐在下首的李德坤忽然高声问道:
  “向专家,那你打算安排谁去考古现场呢?”
  第443章 没有技术就没有发言权
  “向专家,那谁去考古现场呢?”
  李德坤这一声喊,让会议室里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他倒是一脸淡定,开口说道,“要是没人愿意去的话,不如我去吧?”
  李德坤倒不是唱反调。
  到了他这个年纪,如果还这般行事的话,那就太让人瞧不起了,而且也没有必要。
  之前在荆楚博物馆会议室里时,他被自己的顶头上司一口道破“长安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二等奖获得者”,眼看着就要把老脸都丢掉的时候,是向南站了起来,带着一脸真诚的笑容说道:
  “原来是李老师,一直久闻大名,但可惜当初在长安时走得匆忙,没来得及拜访,这回总算是见到了。这次到隽邑县,还要李老师多多支持!”
  就这么一句话,会议室里或多或少带着些戏谑的眼神,顿时少了一大半,剩下的,也都隐藏了起来,让李德坤大为感激。
  他当然知道,向南所说的久闻大名是胡诌的,走得匆忙更是扯淡,当初颁奖典礼结束之后,他就走在向南的前面,还亲眼看到了和他同时上台领取二等奖的那个年轻漂亮却冷得像座冰山一样的姑娘,上去和向南搭讪呢,之后,更是有一个拿了三等奖的娇小可爱却高傲得像个小公主一样的年轻姑娘,也赌气似的上前和向南说了几句话,似乎是想跟向南一路回家?
  向南都有时间和女孩子调笑,要是真的想拜访自己,怎么可能会看不到就站在一旁看戏的自己?
  当然,这种事没必要说得那么透,最重要的是,有了台阶,就赶紧下去吧,难道还要再被人晾在台上,给人当猴看?
  既然向南给了自己人情,那么现在自己回一个也是理所应当的。
  “李老师稍安勿躁,先听我说完。”
  向南朝李德坤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最近的天气的确很热,所以我不打算安排各位出去,考古现场那里,有我去就可以了,而且,我也不会一整天都待在那里,到了中午,我就会回到这里来,和大家一起修复文物。”
  那些资深修复师,一个个年纪最小的都有五十多岁了,而且平时都是待在恒温的修复室里,几乎没有风吹日晒过,这么热的天气下,让这些人出去晒太阳,向南可没这个胆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