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

  挑种苗的活真不是谁想干就能干的。
  这还是从生产队中挑出最有实力的最勤奋的稳当的男人去做,因为大家都等着种苗们下地呢,怎么可能由得你磨磨蹭蹭半天不挑过来,你耽误可不是自己,而是整个生产队。
  十九个男人,一个小女同志,个个每一担都是挑得满满的重重的,一人往一块地头上挑,再让社员们自己在地头上取再去地里插。
  李友桂拿到的这个挑种苗的活是十工公的,她也没辜负了罗中华的期待,挑得最多最快最稳。
  别人两趟她就是三趟,所以生产队没有一个有意见,有意见的都被旁人给先怼死了。
  不满意李友桂个小姑娘拿十工分?那你去干她干的活呀?你像她一样干得又快又好,十工分也给你。
  反正,那些嘀咕的都是些懒货,见不得人好,这样的人还是极少数的,对待这种人要么怼死她,要么当疯狗乱吠就好。
  李友桂一个上午挑了大概近二十担多,才把一小部分大大小小的旱田的种苗都放了一遍,目前还没有缺种苗的。
  所有的旱田一眼过去,全是弯腰种种子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块地大的四个人一组,小的两个人一组,一个上午就能干完了。
  冬天不像夏天的天气热怕中暑就得要早早放工,大家伙一直干到了中午,才吹响了下工的哨子,然后大家才停手然后从地里走出来,顺着小路拿着各自的东西离开。
  回家的路上,一家人又碰面了,李建文和李友柳边割草边找野菜,兄妹俩一人一大篮子草和一大抓的野菜,然后又跟李母去把牛赶进牛棚,把草放进牛棚的边上,再一起往家赶。
  这几天大家割到的草不少,除了给牛吃,也有给猪吃的,完全不用发愁。
  张旭和陈宏力他们就见到了小姑娘李友桂,不过他们也只是悄悄的打量了她一眼,继续埋头干活。
  一家人回到了家之后,先把灶里的火烧起来,热一热早上煮的粥,李友柳和李友桂姐妹俩先去洗野菜呆会炒来吃,再炒一个蘑菇,又打了三颗鸡蛋加水加盐热锅放点油进去炒成蛋松,农忙时节得保证营养,没肉只能吃点蛋来补补了。
  就算是这样,伙食真的比以前好得多得多了,以前哪有鸡蛋吃?连油都少得很,只有一点点的盐味儿,吃进嘴里淡就算了,肚子还寡得要命,吃了等于没吃。
  现在好了,这几天除了吃鸡蛋外,还一人一碗红糖水,一天一人发两块饼干和一颗糖,有时还拌个蒜蓉酸木耳当菜吃,肚子都不会空了。
  于是,李建文和李友柳这几个小的都觉得还是大姐当家好,家里就有多点不同的菜吃,大姐还舍得吃,又给他们吃好的吃营养的,大姐真的最好了,他们也最喜欢大姐。
  才种了两天的玉米花生之类的作物,元宵节就到了。
  李父还在市里针灸自然是回不来的,李友桂临走时留下了二十来颗鸡蛋,十斤大米,一些香菇木耳,怎么也能保证李父的伙食了,所以那两个哥哥怎么管李父,李友桂是不想的。
  元宵节这天生产队所有人依然在地头里忙活呢,中午按时放工,下午老人和大小孩子们可以提前两个多小时放工回家准备过年的吃食。
  而在前一天的大早上和中午,晚上,下了工的女人们就把泡好了的糯米拿去磨房磨好,再用布袋给装起来吊在梁上滴水,等第二天滴得差不多了,米浆失了水份之后就结成了一大砣,不软不硬刚刚好。
  李友桂家也泡了两斤的糯米磨成浆了,元宵节的中午吃完了饭,李友桂把前一天买到的半斤干花生和一两芝麻放烧红了的铁锅里快速的炒熟了,然后放进了一只小小的石碗里,用光滑圆润上过油漆的木头用力的锤打花生和芝麻,直到全部烂掉。
  当然,这还没完呢,李友桂又往花生和芝麻里加了半斤的红糖,再继续锤打,就这点汤圆儿馅心足足费了她中午全部的休息时间,这才把这碗珍贵的花生芝麻浆给磨好了。
  早上上工之前,李友桂又叮嘱了李母拿钱去找人买只鸡回来,生怕李母不舍得她又给了一张大团结。
  鸡蛋她真的是吃腻了呀,元宵节是过年后的第一个节日,又代表着团团圆圆,春天开始,绝对是起了好头。
  过完了元宵节,李建文和李友柳就要去上学了,家里是好事连连,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要不是自家的鸡还没养得起来,要不是这两天没空进深山,她宁愿把空间里的野兔拿出来吃,这不是没机会没借口么?
  “友桂,不用买鸡了,晚上吃汤圆就饱了,不要浪费钱。”李母不愿意也舍不得花钱,想想过年的时候买了多少东西啊,就算明知道李友桂手里有上百块钱,李母也觉得应该存着。
  李友桂不同意:“妈,最近下地太辛苦了,今天又过节,该吃的就吃,我们也不是天天吃,下一次吃除非我进山了,别舍不得了,我会给家里赚钱的。”
  李母当然说不过女儿,想想这几天女儿天天在挑苗种,肩膀都红肿了,女儿想吃还给钱她又有什么理由拒绝?于是,李母真听话的去找人买鸡了。
  鸡也是中午池塘对面的一户人家送过来的,2块多钱一只老母鸡,还是不下蛋好多天了才舍得卖的。
  下午的时候,李友柳和李建环带着最小的李建业在家不去地里了,这三个小人是留守在家里看门户的,李母还是去放牛,李建文也继续去挣那三四个工分。然后晚些时候,李建文去接李母的班,让李母回来烧水杀鸡煮菜做饭,李建文和李友桂直到下工的时间才会回来。
  一家人安排得明明白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