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

  还得考虑民间的反应:汴京本就人口稠密,寸土寸金了。要再开沟渠,就不可避免地要占用更多的民用地,叫原本就紧张的住房和用地情况雪山加霜。
  连身为皇帝的赵恒一度想扩建宫殿,都因付不起天价赔偿金,或是不愿过于扰民而不得不作罢,他又如何可能实现呢?
  一时间想不出对策,陆辞也不着急,只雇请人力,先对排水用的沟渠进行疏浚,并且每天早早到场,也不怕脏臭,亲自进行督工。
  在草长莺飞、家家户户都趁着闲暇出门踏春的时节,这位穿着一身宽松的艳红官袍,更衬得肤白胜雪,唇色若朱,面庞极俊俏漂亮的郎君,就俨然成了一道最惹人注目的风景。
  尤其他翩翩如玉地行走在沟渠边,认真严肃地督看开浚的进展时,哪怕面容冷峻,也平白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魅力,成功惹得待嫁的小娘子们芳心砰砰直跳。
  那因冰人上门具都无功而返而渐渐死心的念头,也跟着死灰复燃起来。
  不是没人想趁机上前搭话,接近陆辞,但还没走进,就被人高马大的金吾卫给板着脸拦下,无情请回了。
  这还得归功于细心的小太子。
  赵祯自从内侍口中听说陆辞连中三元、发榜那日万人空巷,还遭有待嫁女的人家围追堵截的盛况后,一边听得津津有味,一边也暗暗记下了这点。
  当初有他爹爹赵恒大方,一挥手就派去十几名金吾卫去全程护送,赵祯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送出六名金吾卫去,专门护卫陆辞安危,直到治水工序完成为止。
  这份绝无仅有的恩宠,直让群臣都看红了眼,心里嫉妒极了——哪怕是当朝宰辅,也没因在城中行一区区治水的活计,就得这份殊荣的!
  然而对于他们的群情激奋,一向爱出风头的寇准却毫无被挑拨的意思,甚至皱了皱眉头,训斥了他们几句。
  派几个金吾卫怎么了?官家不也派过么?你若羡慕得很,那不妨由你替陆辞去治水如何?
  而李迪对陆辞那能惹得达官显贵人家为争这一女婿、不惜派无数家仆追其跳河捉人的盛况,也略有耳闻。
  加上曾同为东宫官的情谊,他对才干出众,又能引导太子往好处走的陆辞,也是感官不错的,自然不可能对此提出异议。
  赵祯执意如此,原只想着多雇几个健仆的陆辞,既是感动不已,又有些哭笑不得,只得接受了这番好意。
  最巧的是,被派来护卫他的那几名金吾卫中,领头的那位,居然还是他的熟人。
  “亲勋翊卫羽林郎将齐骆,奉令点金吾卫五员……”
  一板一眼地说出似曾相识的语句时,齐骆看向陆辞时,眼底不由自主地掠过万千感慨。
  才过去三年不到,他的职位一成不变,仍是亲勋翊卫羽林朗将,但当年只穿绿罗官袍,并无官职,他想尊称,也只能唤句‘陆三元’的陆辞,却已今非昔比。
  一路顺风顺水,飞黄腾达,连跳几十级不说,还成太子极其看重的近臣了。
  陆辞一眼就认出了他,笑吟吟道:“之后数月,又得有劳齐郎将了。”
  一个‘又’字,直让齐骆心里微暖。
  他之所以记得陆辞,还是因那日冲着这郎君来的人潮太过汹涌可怖,直让他所领的十几部下都心有余悸了好几天,衣服也被抓花抓乱了。
  但陆辞能一眼认出他,就很是难能可贵了。
  因官职上的差距,也因内心的佩服,齐骆恭敬一颔首,客客气气地回道:“不敢当。还请陆左谕德尽管吩咐。”
  陆辞莞尔一笑,大大方方道:“那我便不客气了。多谢。”
  他不再作推辞,让不喜欢弯弯绕绕,只爱直来直去的齐骆心里也又多了几分好感。
  于是在拦截那些心怀鬼胎要接近陆辞的冰人或家仆时,他也很是卖力,将这当正事认真对待。
  陆辞却无暇关注那些小娘子的暗送秋波,甚至丝毫没注意到。
  他蹙着眉,略微犯难。
  疏浚沟渠的工序,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效率上,却远不如他所想象的那般。
  说到底,还是这十年来,官府的注意力都只放在了最重要的汴河,以及水质最佳,供皇城用水的金水河上,甚至对起辅助作用的五丈河,也称得上较为关注。
  而流经区域有限,水质也不上不下的蔡河,地位就很是尴尬了。
  正因如此,哪怕每年官府也会拨出款项,让开封府尹派人对沟渠进行疏浚,但因数额有限,能雇佣的民夫也不多,多只照顾到另外三水,独独落下爹不疼娘不爱的蔡河。
  偏偏疏浚的难度,就在于距上回疏浚有多远——十几年来没仔细打理过,只放任自流的这些沟渠中,底部大多积压了经年留下的淤泥河沙。
  不仅让沟渠深度变浅,蓄水导水能力变差,也让河水更容易受地表尘土的污染,令水质越变越差。
  要想将经年累月的堵塞物清理掉,绝非易事。
  单靠手挖是不可能挖动那些已化作硬石块的积物了,尤其在些较为窄小或拐弯处,更加坚固,还需借助特殊工具来铲除。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东京梦华录》卷一“河道”条:“穿城河道有四:南壁曰蔡河,自陈蔡由西南戴楼门入京城,辽绕自东南陈州门出。……中曰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至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凡东南方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给焉。……东北曰五丈河,来自济郓,般挽京东路粮斛入京城。……西北曰金水河,……从西北水门入京城,夹墙遮拥,入大内灌后苑池浦矣。”另据《宋史·食货志》“漕运”条说:“宋都大梁,有四河以通漕运,曰汴河,曰黄河,曰惠民河(即蔡河),曰广济河;而汴河所漕为多”
  水质和排水方面的内容出自《北宋汴京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状况初探》
  第一百五十二章
  因疏浚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于是接下来的这个把月中,与陆辞同吃同住的柳朱二人不但跟着担忧,也不敢用闲话随意打扰。
  陆辞也的确无暇分心关怀他们,而是切切实实地全副精力,都投入到了对其他策略的摸索之中。
  他在摸清楚物价后,就首先算了几笔具体到毫厘的账:有用于维护严重塞堵的排水沟的;有用于修建新的沟渠以连接现有水路的;有用于向工匠订制简易的河沙过滤器的;还有用于制作水磨的;甚至还包括用于改种榆柳等固堤绿化带的;以及用于开凿足够供应城北人家的官井的数量以及耗费……
  饶是陆辞在算学方面,要比这些真正的大宋人要占便宜许多,但要把一笔笔在短短几日内细细缕清,也够让他头昏脑涨了。
  当计算结果出来后,究竟采用哪项举措的性价比最高,也就变得一目了然了。
  赶在象征瓢泼大雨的夏季到来前,陆辞当机立断地拍了板,直接将浚河的人工拨走一半,干硬处改植绿柳,肥沃处则增加菜地面积,以此增强绿地滞留雨水的能力,顺带回补地下水源。
  根据他翻阅的古书显示,只要绿地标高普遍低于路面两指,发生内涝的可能性,就跟着大幅下降了。
  疏浚沟渠,说到底只是治标不治本,却很是造价高昂的方法。
  除非年年都有派人如此维护,否则几年放任下去,本就容易阻塞的水道,只会越发难以清理。
  陆辞在反复考量后,索性只让人疏通了阻塞最严重、沟渠宽度最窄小的少部分,在淘出积底的厚厚泥沙和石块后,他再命人唯一做的变动,就是凿多些供排泥沙的小孔。
  而剩下的,他就通过派人挖掘出连接相邻河道的小沟道,好让它们互相进行增排,以缓解暴雨时的排水压力。
  开挖一条两千步左右的排水沟,包括地、工钱在内,耗费将将超过两百贯,十八条也不过是三千六百贯钱,工时在一个月内;而疏浚河渠,增修排水闸门,则耗费极其庞大,哪怕仅是一面,都将高达四千贯,且工时长达三个月;每开凿一眼设备完善的官井,费用约在十三贯左右,这因工序简单,倒好办一些,完全可将工钱拿来发动附近居民力量,不需额外占用他所雇佣的人力……
  陆辞自开始动工时,就没想过要将留一个半成品下来,等到明年再继续,而是打定主意,要让蔡河起码在未来三十年内,都引不起内涝。
  这就意味着,所有工程都需在夏季到来前全部完成。
  陆辞清楚,不论是以后自己是否有空再将类似活计包揽上身,还是下回会否幸运得到批示的,希望都是微乎其微的,既然如此,就得在这回竭尽全力,争取做得尽善尽美才是。
  这样,也才算对得起寇相豁出老脸给他争取来的,这高达一万五千贯的优厚经费了。
  在刚开工的头个月里,陆辞还有时间回家稍作休息,到后头意识到工期吃紧,夏雨还隐隐有提前到来之势,索性连家都不回了。
  因春雨渐频,给施工带来了负面影响,后来但凡遇上连日放晴的时候,陆辞都让工人间进行轮换,好让工程连夜进行,不耽误片刻功夫。
  这也就意味着,他连回家的闲暇都挤不出来了,得跟着连夜督工。
  他立马派人回去简单收拾了家当,就跟其他河工一起,住在在河道边临时租赁的住所里,每日与他们同起同归。
  身边也留了一健仆照顾起居,衣裳早换成了耐脏的寻常便服,鞋履上更是无时无刻不沾满了湿泥硬土。
  每当河工抱有疑问,他都丝毫不怕脏乱地靠近前去,亲自俯身下去,观察问题来源,再据实提出解决方案。
  唯一没变的灰扑扑的,恐怕只剩他那张白皙俊俏的脸庞了。
  负责阻挡狂蜂浪蝶的靠近的齐骆,也就在头个月里最为忙碌。
  在工程进行得最为密集忙碌的两个月中,也不知是受拒绝的次数多了让那些小娘子们暂且死了心,还是见着心目中的如意郎君成天弄得脏兮兮的、与河工们接触些臭烘烘的邋遢活儿、一改以往的优雅风流而绝了旖念……
  渐渐地,会来探听陆辞消息的冰人和各家下仆们,也就变得零星起来了。
  但包括齐骆在内的其他人,对陆辞的佩服之情,却是与日俱增。
  在亲眼看到陆辞事必躬亲,一双眼几乎从不离开河道前,根本没人能想象出,这位因三元及第而少年得意、之后更是屡遇贵人,一路平步青云,才及弱冠,就已官至正四品下的陆郎君,能这般不怕脏乱,是真真正正要将经年累月来不为人重视蔡河水,给治理得服服帖帖的。
  居住在蔡河环绕流经的城南一带的普通百姓,更是从一开始的难以置信,到惊喜若狂,再到沉默,最后是不问报酬,主动在闲暇时上前来请求帮搭把手了。
  对于每年都在夏天恐惧着滂沱大雨随时能让蔡河水泛滥,淹坏他们住宅的城南商行和民居而言,感谢这位穿着朴素衣袍、不惧脏乱地行走在泥泞间、亲自确定自己的指示能被河工们一点一滴地落实的贵人,可比那‘天书’热潮带起的求神拜佛,要来得可靠多了。
  一晃三月过去。
  日趋炎热,荷花盛开,陆辞亲自主持的蔡河水治理工序,也终于落上了帷幕。
  当他骑在马背上,穿行在街巷之中,亲眼看着河工们都喜气洋洋地对最后零散的工具进行拾掇时,忽闻天上闷雷滚滚。
  不过少顷,明明是白日里,天色却一下暗了下来。
  穹顶乌云密布,显然一场暴雨即将降临。
  但这次的开封城南的居民们,心里却是前所未有的安逸,对这即将降临的倾盆大雨,是半点不感到惧怕了。
  陆辞望了眼暗沉沉的天色,只有条不紊地命人将事前备好的雨披和斗笠戴上,直到最后一刻,也不愿有丝毫松懈。
  愣是坚持监督着确保所有东西都收拾好了,才彻底宣布解散,着人三日后去官衙领取工钱。
  这会儿由官府向民间征发的有偿徭役,每日酬劳在几十文到三百文间不等。
  陆辞知河工极辛苦,且在他督促下,众人干活也十分卖力,便在计算花销时,特意给他们算作每人两百三十文,算得上极优厚的了。
  众人欢天喜地地散去,陆辞不疾不徐地环顾一周,冲纷纷搀扶着,感激涕零地冲他行礼的百姓们微微一笑,在马背上拱了拱手,还了一礼。
  他明明身体上已是极度疲惫,面上却让旁人完全看不出来。唯有齐骆寸步不离地跟了他这么些天,隐约察觉出什么,一直紧紧盯着。
  当他还礼后,要调转马头时,就因这忽然转身,而一时间眼前发黑,身形踉跄一下。
  齐骆就骑马跟在一旁,对此隐有准备,想也不想地就伸出手来,将他胳膊钳住了。
  “当心。”
  陆辞只是睡眠不足、劳累过度,外加转身快了些,导致血糖一时间过低,才有短暂的眩晕。
  在齐骆这迅速一扶后,他也惊醒过来,顺势稳住身形,笑笑道:“多谢齐郎将。”
  齐骆并不作答,只确定陆辞不会下一刻就栽下马背后,才缓缓松开手,同时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
  在宽松衣裳的掩盖下,那胳膊纤瘦得触目惊心,显然与这几个月的奔波劳累脱不开关系。
  他一时间心情无比复杂,不禁别开了眼。
  在再次接到护卫陆辞的任务,与其重逢时,他内心最羡慕的,是陆辞那快得不可思议的加官升职的速度。
  而陆辞轻而易举地就认出了他,叫出了他名字,态度温和,他下意识也只认为,陆辞之所以官途这般顺畅,恐怕与其善于为人处世、交游交际这点最为密切相关。
  此时此刻,他却再无法这般认为了。
  这分明是踏踏实实地一步步,全凭自己努力,才争取来的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