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锦鲤妃 第50节

  由于满人所穿的旗装的衬衣左右两侧都是不开裾的,氅衣虽然左右俱开裾,可是又只能穿在衬衣外面,不能单独穿着,因而穿着旗装后便比不得穿着上袄下裙的汉装那般行动自如。
  年若兰在暖阁里的时候尤其喜欢坐在烧得热热的火炕上看书,因而便不喜欢穿着旗装,而是时常穿着汉服中最常见的短袄和百迭裙。
  今日,年若兰上午前往陶然居向福晋请安回来以后,便在秋燕与夏荷的服侍下,解下了白狐毛风帽与披风,将身上的藕荷色百蝶穿花棉氅衣与鹅黄色绿梅缠枝暗纹衬衣一并脱了下来,换成了家常的玉色暗纹百蝶棉短袄,下面配了一条月白锻彩绣绿梅百迭裙。
  换上汉服以后,年若兰又觉得头上的小两把头搭配袄裙实在有些不伦不类,便吩咐夏荷给她梳了一个江南汉女最常梳的鬅头。
  鬅头的梳法极为简单,只需将正面耳朵两侧的发束梳成向左右两侧隆起状,其余长发皆束于脑后脖颈处,以红线束成发髻固定,所有绒花发钗皆戴于脑后的发髻上。
  因而从正面看,只能隐约看到左右两侧露出来的部分绒花和发钗,是一个十分温婉优雅、含蓄内敛的发型。
  年若兰重新梳好头发以后,便斜倚在暖炕上看书。秋燕与夏荷给年若兰端来了几样她平日里喜欢吃的糕点和水果,放在了她面前的黄花梨雕花炕桌上,又折了一支开得正艳的红梅插在羊脂白玉制成的花瓶里,摆在了炕桌上供年若兰欣赏。
  平日里日年若兰最喜欢闻红梅的清冽的幽香,然而今日年若兰刚刚闻到一丝红梅的花香,便捂住了鼻子,“今日梅花的香气怎么这么浓郁?实在呛人得很,还是将它远远的摆到窗边的桌子上去吧。”
  秋燕连忙过来将花瓶拿走摆到了窗边的桌子上,笑着责怪夏荷道:“都是你这丫头,怎么折了这么大一支红梅,也不怕花香太浓呛到了主子!”
  年若兰吃了一口苹果,却蹙眉道:“这苹果不够酸,不好吃!再去取些酸酸的苹果来吧。”
  第69章
  秋燕听年若兰嫌苹果不酸不好吃, 不禁疑惑道:“咦?这也是奇怪了!主子不是一向最喜欢吃甜甜的红苹果么?今儿个怎么喜欢吃酸苹果了?”
  夏荷却笑道:“女儿家的口味和喜好经常改变也是常有的事情呀!就像我前两个月还喜欢喝主子赏给我的碧螺春,最近又更喜欢喝香醇的奶茶了!”
  秋燕掩口笑道:“你那叫嘴馋善变,你以为主子和你这个馋嘴的丫头是一样的吗?”
  年若兰笑道:“我倒觉得夏荷说的有些道理, 哪有人的口味是一成不变的?”
  “原本主子想吃酸苹果也没什么, 只不过王爷知道主子喜欢吃甜甜的水果, 因而送来藕香苑的几筐苹果都是又红又甜的, 这会子既然主子想吃酸些的, 奴婢再去问问王府里有没有酸一些的苹果。”
  年若兰黛眉轻蹙,觉得这样有些麻烦, 便对秋燕吩咐道:“我倒也不一定非要吃酸苹果不可,取些杏脯、酸枣过来也是一样的,只要是酸酸的东西便好!”
  秋燕笑道:“蜜饯果子这些零嘴厨房里便有, 奴婢这就去给主子取一些回来。”
  见年若兰点了点头,秋燕便暂时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手脚麻利的去厨房为年若兰取蜜饯去了。
  虽然现在没有酸酸的东西吃,可年若兰又觉得想吃些什么东西,便从盘子里取了一块红豆馅儿的年糕咬了一口。
  软糯香甜的年糕原本是年若兰最爱吃的点心之一, 可是此时年若兰才刚刚吃了两口便觉得这年糕有些甜得腻人。
  “今儿个这年糕做的也太甜了些,倒不如往日做的好吃了!”年若兰放下了手中的年糕, 看着盘子里的各色精致甜蜜的糕点却忽然没了胃口。
  夏荷走过来, 取了一块刚才被年若兰嫌弃太甜的红豆馅儿年糕咬了一口, 疑惑的瞪大了眼睛,惊讶的问道:“主子, 奴婢觉得今儿个这个红豆年糕的味道做的和平日里一样呀!都是清甜可口、甜而不腻的。
  或许是主子刚刚吃的那块糖放的多了些, 所以才会比较甜?要不然主子再尝一块试试看?也许其他的年糕并没有那么甜呢?”
  年若兰想想也觉得有理,便又伸手取了一块年糕咬了一口,随即却皱着眉头将年糕放了回去, “还是甜腻得很。你若是喜欢吃,便将这盘子糕点拿回去吃吧。”
  夏荷跟随年若兰多年,这些年吃穿用度都与年若兰差不多,但凡是年若兰吃过的好东西,也都会给秋燕与夏荷留一份,因而,夏荷此时并没有因为得了年若兰赏给她的一盘精致糕点而高兴,反而想要弄清楚年若兰口味的变化,以便可以按照年若兰现在的口味给她准备膳食与茶点。
  秋燕手脚麻利,很快便取了些果脯蜜饯回来,其中杏脯、酸枣、山楂球、话梅干应有尽有,俱是酸口的蜜饯。
  年若兰眼前一亮,当即便拿起一颗酸枣放入口中,随即满意的点头道:“这酸枣做得极好,酸酸的十分可口。”
  而后,年若兰又尝了其余几样蜜饯,觉得话梅干和酸枣最酸,最合她的口味。年若兰兴致勃勃的向秋燕与夏荷推荐这些蜜饯,还说这些酸口的蜜饯比甜腻的糕点好吃多了。秋燕与夏荷各自尝了一口年若兰爱吃的酸枣与话梅干,便酸得将脸皱成了一团。
  夏荷伸了伸舌头,皱着小脸儿道:“这蜜饯也太酸了吧?吃的奴婢的牙都酸倒了!”
  秋燕虽然没有夏荷的表情那么夸张,却也柔声劝道:“主子,这些果脯蜜饯虽然好吃,可到底是酸了些,若是吃多了恐怕对脾胃不好。您少吃一些便罢了,以免酸的伤了脾胃!”
  一向饮食有度的年若兰此次却格外贪嘴,年若兰一边看书、一边撸着趴在她身边的雪团,时不时的再吃上一颗蜜饯,不一会儿便吃掉了一多半,吓得秋燕赶紧将蜜饯盒子给端走了,生怕年若兰吃多了不舒服。
  胤禛回来的时候,正好看到年若兰气鼓鼓的坐在暖炕上,皱着眉头与秋燕争辩着什么。
  胤禛今日的心情不错,一来,康熙终于在他和太子、八阿哥等几位兄弟的说情下同意将十三阿哥胤祥放出养蜂夹道,改为圈禁于自己府中,虽然胤祥依旧未曾恢复自由,但在自己府中圈禁总比被关在养蜂夹道要好很多。
  二来,他特意命人为年若兰打造的几样新的头面和首饰今儿个都做好了,胤禛便兴致勃勃的将其带了过来。若是年若兰喜欢这些首饰,正好可以过年的时候戴。
  胤禛见了年若兰今日的装扮,不禁眼前一亮。虽然他从前跟随康熙南巡至江南一带的时候,也曾经见过有些汉女梳这样的发髻,可是他却从来都不觉得这样的发髻有什么好看,总觉得汉女的发髻不如满洲贵女梳的旗头贵气优雅,可是,如今见了年若兰梳着简单的鬅头,胤禛却看得移不开眼睛。
  年若兰见胤禛回来了,便要下地来迎,胤禛却摆手笑道:“炕上暖和,你好好的坐着吧。”
  近来,年若兰在胤禛的培养下,终于养成了不向他行礼的习惯,与他相处的时候也轻松随意了许多,令胤禛感到十分满意。
  年若兰见胤禛回来了,便吩咐夏荷将雪团抱到了别的屋子里,交给专门负责照看雪团的婢女照顾。
  年若兰轻轻的拍了拍雪团的头,柔声对它道:“你乖乖的,明儿个我再找你玩儿!”
  雪团依依不舍的冲着年若兰喵喵的叫了几声,可是却依然被夏荷抱了下去。
  胤禛被年若兰孩子气的模样逗乐了,忍不住笑道:“你竟然一本正经的对着一只猫说话,难道它还能听懂你的话不成?”
  年若兰不服气的望着胤禛,直言反驳道:“雪团可聪明了,它一定能听懂我说的话的!难道王爷认为您养的爱犬听不懂您说的话么?”
  这个问题问得实在太好了,问得胤禛当场哑口无言。从小便喜欢养狗的胤禛自然也认为他养的爱犬可以听懂自己的话。
  虽然胤禛觉得年若兰养的那只名叫雪团的猫根本没有他的爱犬聪明通人性,但胤禛可没打算在年若兰面前揭穿此事。
  小丫头很喜欢那只懒猫,若是他说那只懒猫不够聪明,恐怕会惹小丫头不高兴。
  胤禛在青砚的服侍下换了件家常穿的深蓝色便服,在火炉上暖了暖手,然后才走过来坐到了年若兰的身旁,吩咐采薇将两个精美的盒子捧到了她的面前。
  “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你打开看看喜不喜欢?”胤禛的声音极为温柔,令年若兰心中一暖,脸上便情不自禁的露出了一抹甜美的笑容,令她那本就出众的美貌更添了一分妩媚。
  年若兰打开锦盒一看,只见锦盒之中放着一套狮子滚绣球纹样累丝金点翠嵌珍珠宝石的头面首饰,其中包含项圈一个,发钗、发簪、步摇、手镯各一对,还有与之相配的六只耳坠子。
  正在滚绣球的小狮子憨态可掬,绣球皆以珍珠代替,在小狮子的四周环绕着多宝蝴蝶,蝴蝶的翅膀与其四周的飘带皆以点翠为饰,富贵之中又透着一些娇憨可爱,年若兰一见便十分喜欢,将首饰拿在手中逐一欣赏把玩。
  “狮子本为猛兽,向来霸气威严,但这些首饰上滚绣球的小狮子做的倒是憨态可掬,就像雪团一样可爱呢!”年若兰一边欣赏着手里的发钗,一边笑着赞叹道。
  胤禛宠溺的看着年若兰,柔声解释道:“狮子是一种强大的猛兽,巨目环睛,有守护、消灾、辟邪之用。若兰有没有听过那句老话,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这些首饰最适合逢年过节的时候佩戴,有祈福保平安的吉祥寓意。”
  年若兰看着锦盒中的六只耳坠子,好奇的问道:“这耳坠子虽然做的精巧别致,可是怎么做了三对一模一样的呢?”
  胤禛伸手摸了摸年若兰白皙柔软的耳垂,不厌其烦的向她解释了一遍满洲女子逢年过节时需要一耳饰三钳的规矩,而后又提醒她道:
  “年家虽然是汉军旗出身,但如今你既然已经嫁给我做侧福晋,便要按照满人的规矩,逢年过节也要穿着吉服袍和吉服褂,也要按照一耳饰三钳的规矩装扮。
  皇阿玛一向极为重视这些规矩,你过年的时候还要随我去宫中参加皇阿玛在乾清宫举行的家宴,这些规矩都是半点儿也错不得的。
  看来,你的两只可怜的小耳朵免不了要受些委屈了。不过,你也不必太过担心,李嬷嬷穿耳洞的手艺极好,不会弄疼你的。”
  年若兰虽然怕疼,但还不至于害怕穿几个小小的耳洞。年若兰摸着自己的耳朵,只是有些担心,等她一只耳垂上穿了三个耳洞以后,不戴耳坠子的时候会不会密密麻麻的不好看?
  胤禛见年若兰面露忧色,愣愣的发呆,便连忙将另一个锦盒递到了年若兰面前,笑着对她道:“这是我送你的另一件礼物,你看看喜不喜欢?”
  年若兰回过神来,在胤禛期待的目光中打开了另一个锦盒,随即却惊讶的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望着锦盒里这条既熟悉又陌生的项链,“这条项链不正是我画的那条么?王爷当日只不过看了一眼我画的手稿,怎么会将这条项链的模样记得如此清楚呢?”
  第70章
  胤禛见年若兰如此喜欢这条项链的模样, 心中很是欢喜,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一抹温柔的浅笑。
  胤禛摸了摸年若兰的头,柔声道:“这不过是一件小事罢了, 你喜欢便好。”
  虽然这条项链上原来镶有浅粉色钻石的地方都如今都镶嵌了紫色的翡翠, 然而这些翡翠的颜色与成色皆完全一致, 且水头极好, 使得这条项链有了另一种不同的美。
  年若兰兴致勃勃的将这条项链拿在手中把玩, 而后便想将它戴上试试效果。
  胤禛主动接过项链,亲手为年若兰戴在了脖子上。年若兰今日虽然穿的素淡了一些, 但湖绿色的上袄配上这条紫翡项链却格外好看。
  年若兰眨着清澈水润的大眼睛,期待的望着胤禛,“我戴这条项链好看么?”
  胤禛望着年若兰莹白如玉的俏脸, 笑着赞叹道:“美玉配美人,自然好看!只不过,我觉得若兰比这条项链更好看。”
  年若兰娇嗔的瞪了胤禛一眼,心中却因为胤禛的夸赞极为欢喜。
  年若兰摸着这条贵重的紫翡项链,心中却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幸好她当日亲眼见到胤禛曾经看过她画的这条项链的设计稿, 否则,若是她乍然看见胤禛竟然送了这样一条项链给她, 岂不是会被吓得魂飞魄散?
  夫君变兄长什么的也太可怕了!她可不希望在嫁给胤禛后方才发现他竟然是她前世的兄长!
  想到此处, 年若兰后怕之余, 心里不禁再次想起了她前世曾经拥有过的那条粉钻项链。
  从洋商手里收集粉色钻石的确不容易,尤其想要收集到颜色一致的粉色钻石更加难上加难, 也不知她多久以后才能集齐做项链用的粉钻, 重新将那条她心心念念的项链做出来呢?
  等项链做好之后,倘若她戴着这条粉钻项链,不知道那四位阿哥见了可会认出她便是他们前世的妹妹么?
  胤禛见年若兰对这条紫翡项链爱不释手, 戴上之后便不愿摘下来了,还一直喜欢的抚摸把玩这条项链,心中不禁暗自得意,又因年若兰喜欢他送的礼物而心生欢喜。
  恰在此时,夏荷走了进来,手里还拿了一个样式华美的红色锦盒。
  只见这个锦盒不只由上好的紫檀木雕刻而成,盒盖上面装饰的锦缎竟然是贵重的云锦,只是这一个锦盒便已经价值连城,够普通百姓人家过上几十年了。
  年若兰疑惑的看着夏荷手中的锦盒,好奇的问道:“你手中的锦盒从何而来?”
  夏荷连忙笑着回禀道:“这是刘掌柜亲自送来王府,让奴婢呈给主子的。”
  “刘掌柜送来的?”年若兰眼前一亮,“难道是爹爹和娘亲让刘掌柜转交给我的新年礼物?快拿来给我看看!”
  夏荷脸上的笑容僵了僵,连忙向年若兰解释道:“主子误会了,这不是老爷和夫人吩咐刘掌柜送来的礼物。据刘掌柜说,这是九爷来衣锦阁取定制的衣裳时,让他转交给主子的谢礼。”
  这礼物是九阿哥送来的?年若兰与胤禛闻言俱是一愣。
  年若兰看了看胤禛的脸色,隐约觉得胤禛似乎有些不大高兴了。可是,若兰一时之间没有想明白为何刚才还很开心的胤禛会忽然不高兴,而她的手又已经伸出去接这个锦盒了,此时若是再忽然将手给收回来,岂不是更奇怪?
  而夏荷的眼里只有年若兰一个主子,此时压根儿就没看见胤禛阴郁的脸色。夏荷一见年若兰伸出手欲接过锦盒,便赶忙将锦盒放在了年若兰的手上。
  年若兰将锦盒放在了炕桌上,略显尴尬的对胤禛笑了笑。
  胤禛虽然不喜欢胤禟送礼物给年若兰,但他也知道最近几个月胤禟的确在衣锦阁订了许多套衣裳,还有几套是年若兰专门为他设计的,而胤禟为人豪爽,又一向极会办事,因而在新春佳节将至之际,胤禟派人送一件礼物给年若兰表示谢意也是人之常情,算不得不合规矩。
  然而尽管如此,胤禛心中依然有些不悦。尤其当他看到胤禟用来盛装礼物的锦盒都比他刚才送给年若兰的两个锦盒更加精致贵重,心中更是郁结不爽。
  胤禛在心中暗自腹诽这老九花钱也太过大手大脚了!一个装礼物的盒子做得这么精致华丽,有这个必要吗?简直是侈靡无度!浪费银子!
  尽管胤禛心中不悦,却又不愿意被年若兰知道他因为不喜欢九阿哥送礼物给她而不高兴。
  此时,胤禛见年若兰眼巴巴的看着他,一副忐忑不安的模样,连礼物也不敢看,便勉强勾了勾唇角,扯出了一抹略显僵硬的浅笑,对年若兰道:“怎么不打开锦盒看看九弟送了什么礼物给你?”
  年若兰见胤禛终于露出了笑脸,还提醒她看礼物,这才心里一松,开开心心的打开了锦盒。
  当以云锦为饰的盒盖被打开以后,年若兰与胤禛一起看向锦盒中的礼物,随即两人的脸上皆露出了震惊的目光。
  只见锦盒之中只放着一串精致华美的项链,然而这串项链却极为精巧别致,银白色的金属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由巧手的工匠制成了锻带的形状,比银器更加明亮夺目,其上镶嵌着许多美丽的浅粉色宝石,衬托得镶嵌于缎带中央的那颗硕大的浅粉色椭圆形宝石越发璀璨耀眼,光芒四射。
  这条项链与年若兰梦中见过的那条她前世曾经拥有过的项链一模一样。
  果真一模一样么?年若兰忽然想起了什么,急切的从锦盒中取过了项链,去看项链的扣环,果然在扣环内侧见到了一个英文名字,elaine,年若兰当即便激动得红了眼睛,心中涌起一阵狂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