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节大规模轰炸

  这次战略性轰炸的主要目标还是苏联境内的交通线和军火单位,苏联在美国的帮助下,建立了12个军火生产区,现在都已经是被保安团的间谍们探听到了,每天将会有超过一百架的重型轰炸机光临每一个军火生产区,他们的任务就是从天空当中把炸弹给扔下去,不管扔到什么地方,只要是在军火生产区内,那就算是一个胜利了,几乎是24小时不间断的轰炸,一定要让每一个军火生产区全部变成废墟,按照大数据部门的计算,如果能够摧毁这12个军火生产区,至少要有一半以上的苏联军队手里没有子弹,这才是毛远山想要的。
  为了配合这次大型轰炸,毛远山特地派遣了三十四五个类潜艇前往大西洋地区,拦截美国的商船,在大西洋地区的一些无名岛屿上,有潜艇的补给基地,他们完全可以以此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只要是发现悬挂美国国旗的轮船,全部给他们击沉。
  总的来说就是毛远山发现了苏联的弱点,他们的后勤就是他们的弱点,现在必须要无限制的放大苏联的弱点,只要苏联的弱点越强一点,咱们取胜的机会就更大一点。
  除了这些重型轰炸机之外,前线各部队还抽调了1800架斯图卡轰炸机,现在的斯图卡轰炸机跟刚刚参战时候的事完全不一样,速度更快,俯冲速度也是更快,他们的携弹量可以达到六发250公斤的炸弹,比原来的时候增加了不少,他们的任务就是对一些重要目标进行重点清除,比如一些大桥和铁路之类的,这些交通线的毁坏也是十分重要的,苏联现在严重依赖于这些铁路线,如果把他们的铁路线给炸毁的话,他们就会跟德国军队一样,哪怕是后方生产出来的这些武器弹药,也没有办法对前方进行支援,只能是堆在那里,等着重型轰炸机引爆。
  当然了,斯图卡轰炸机有着他们的劣势,那就是飞行距离太短,他们只能是对战场附近几千公里内的目标进行摧毁,有的只能对一千公里内的目标进行摧毁,不过这也相当不错了,根据间谍们提供的消息,斯图卡轰炸机也是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的。
  除了这些之外,毛远山还派出了20多艘大型飞艇,每一艘飞艇都携带着将近400吨的炸弹,他们的任务就是给苏联制造恐慌,不需要他们轰炸一些特别准确的目标,他们只需要盘旋在苏联军营的上方,或者是苏联各大城市的上方,不定期的扔下一些炸弹就可以了,在万米的高空也不要紧,反正不需要轰炸的多么准确,就算风再大,也不可能把一吨重的炸弹给吹出几十公里吧。
  毛远山的目的也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让苏联人在晚上睡觉的时候都睡不踏实,不管什么时候,总有炸弹落在你们的脑袋上,短时间内人的精神还是能够支持的,但如果两个星期都是这样的话,每天只能够睡几个小时,这对人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接下来就是凶猛的进攻,在将近半个月的进攻时间里,本来你就没有休息好,再加上这么高强度的活动,你的身体能够坚持下去,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了,根据健康专家的分析,至少有10%的人会因为休息不好而减员呢,别看10%是一个不怎么大的数字,但是扩展到整个苏联军队,这就是有十几万人了。
  在前线的一些靠近地区,毛远山同时命令各大火箭炮部队和重炮部队进行炮击,他们的任务就是配合天空当中的飞机,用最大的释放量,把当前的阵地给粉碎,两个星期的时间足够把敌人给炸烂的,这两个星期的时间里,他们要分批次的进行开炮,绝对不能够让自己前面的敌人有时间修复战壕,一旦让他们修复了战壕,这一次的攻击也就没什么作用了,为了自己以后进攻能够轻松一点,炮兵部队明白应该怎么做的。
  “各位兄弟,总指挥对这次的行动起了一个代号,那就是一平方米一吨炸弹,虽然这个话有点说大话,但是希望大家共同勉力完成好这次任务。”对于毛远山的这个魄力,大家真是感觉到佩服,一平方米一吨炸弹,这得需要多少的炸弹呀?看来后方的军工部门存了这半年的储存量,全部都被拉到前线来了,不过他们想想这也正常,早先没有什么东西的时候,保安团的动机就是非常强悍的,更何况现在这个时候了。
  一次简短的会议,仅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开完会之后,毛远山也没有废话,立刻让这些人回到自己的驻地,进攻计划将于今天晚上6点开始,所有的重型轰炸机将于明天早上起飞,今天晚上各部队的重炮部队就要进入指定的作战位置,今天晚上就要让敌人好好尝尝炮弹的滋味儿,也算是给他们来一个开胃酒吧!
  北方方面军的30多个野战机场将承担这次的轰炸任务,在毛远山下达命令之前,数十万吨的各类炸药和将近百万吨的原油都已经是抵达了预定位置,他们将会在最快的速度内被装上飞机,基本上每架飞机都配备了两套飞行员,这也是国内航空事业发展的一个成果,要不然的话,轰炸能力不可能会提高那么强的。
  西多夫将军是第一次感受到华夏重炮的威力的,今天晚上这家伙好容易弄到了一点蘑菇汤,正准备喝完之后就跟自己的秘书探讨一下呢,反正前线的局势都已经烂成这个样子了,能逍遥一天就是一天,他就是这么嘛,对自己的谁知道,还没等这蘑菇汤上来,他的炊事员就被炸死了,已经后撤了将近50公里了,没想到还被保安团的人发现了,怪就怪在他手下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这些人又不懂得保密原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