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品贤妻_第514章

  在张家军冲出来的时候,有三队人马也跟着冲了出来,有一队五百人的队伍只扑位于战场
  右侧的位置,那里是之前几次战役中炮弹发射出来的地方,南楚的炮兵都是接受过系统训练的
  ,打一炮换一个地方,免得被反应过来的对手给一锅端了,每年南楚的军队都会举办例行的军
  事演习,这套流程是被所有炮兵都记在心里的。
  南方诸国联军却没这种概念,他们在拿到这些武器之后只是找人给他们做了简单的讲解,
  知道如何操作之后就把俘虏给处理了,他们担心这些炮兵俘虏不会为他们所用,与其留着成为
  隐患,不如直接杀掉,毕竟这些炮兵俘虏不是张家军的人,而是子弟兵的人。
  联军动手太早,只懂得如何操作这些火炮却并不知道使用战术,所以在两次之后就被安南
  府中的炮兵们摸清楚了他们炮兵阵地的位置,李若松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这五百人小
  分队每个人都配备了二十发手榴弹,其中就有专门针对火炮的反炮手榴弹,其威力更加巨大,
  杀伤力更强,一枚反炮手榴弹可以成栋的毁掉一架大型迫击炮,这种手榴弹是没有配发给张家
  军的,当初只给张家军一些陈旧的武器在现在看来真的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若是当初给张家
  军的都是最先进的武器,搞不好现在整个南边八座府城已经全部沦入敌手了。
  也不知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对这些火炮非常宝贝的南方联军并不舍得过多的使用这些
  火炮,又怕火炮被南楚军给找到,所以他们每次用完之后都会将火炮运到旁边的一个山洞中藏
  起来,等到要用的时候再推出来,这样的措施让他们的火炮没有被南楚那几轮齐射给毁掉,这
  算是幸事,但同时也让他们在面对南楚的炮火覆盖时完全没有反击的机会,只能被对方压着打
  ,等到对方的火炮不响了,他们的火炮可以使用了,还要从山洞中推出来才行,可推出来之后
  还要调试、装弹,等到他们七七八八的弄好了,五百子弟兵也已经抵达联军的炮兵阵地。
  结果如何是毋庸置疑的,子弟兵的精锐士兵虽然比不上特种部队的士兵,也都是由各个连
  队中的尖子兵组成的,其战斗力不容小觑,南方联军的士兵在这些精锐士兵面前根本就不能看
  ,从战斗开始到结束只用了十五分钟。
  子弟兵动作迅速的将火炮全部炸毁之后,又朝之前存放火炮的山洞扑过去,在山洞中又找
  到不少数十架迫击炮,他们当然不会将这些东西留给南方联军,不仅是迫击炮被炸了个干净,
  他们撤退的时候还把山洞给炸了,里面存放的子弹和炮弹也被引爆。
  南方联军的将士们还在跟南楚的士兵厮杀,就听到他们阵地的后方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爆
  炸声,随后,一座山整个坍塌下来,扑天的尘土遮天蔽日的散了开来,整个战场被尘土包围,
  视野一下模糊起来。
  成栋见状,立马让通信兵连发三枚信号弹,南楚的士兵见到信号弹立马朝着安南府的方向
  撤退,与此同时,南方联军的将领们发现位于战场更后面的粮仓不知何时被人点燃了,冲天的
  火光就算是隔着厚厚的尘土,在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都能看到。
  粮仓被烧了,南方诸国联军陷入巨大的混乱当中,他们并不知道南楚的士兵已经撤回安南
  府了,还以为南楚的士兵仍然在跟他们厮杀,殊不知这时候他们是在自相残杀,李若松带着一
  千人已经绕到了南方诸国联军的指挥部,趁着混乱斩杀了多名大将。
  等到尘土好不容易落定,视野重新变得清晰时,南方诸国联军已经是溃不成军了,偏偏这
  个时候安南府中吹响了冲锋号,四万南楚军有秩序的从城中冲出来,联军一点反抗的心思都没
  有,武器也不要了,营地也顾不上了,除了往回跑什么都不想。
  李若松并没有让所有人都跟在后面追击,他派了一万子弟兵继续追击,另外三万人中一万
  人回防安南府,余下两万多人直扑延南府,延南府已经被包围有一段时日了,他们必须尽快将
  延南府从包围圈中解救出来。
  结果就出现一个很神奇的局面,六万多南方联军被一万南楚军追的四处溃散,一路从安南
  府追击到平南府,南方联军在平南府根本没有停留,一股脑的朝着跟南边的地方跑,看那架势
  是准备跑回各自的领地。
  一万子弟兵在南方联军的大部队逃出平南府后,立马关闭城门,开始清缴城中零零星星的
  联军士兵,同时开始重新布防,他们带的重型武器不多,不过,在半日之后,从安南府运过来
  的各种物资就陆续抵达平南府,随之而来的还有另外五千多子弟兵,他们是过来协防的,延南
  府那边已经打起来了,估计很快又会有大股联军士兵往这边溃逃,趁你病要你命,李若松就是
  要借着这一次的战斗解决掉南边的争端,将南边这些国家的主力给敲掉,让他们在几十年之内
  完全没有还击的心思才行。
  堵在延南府外面的十七万联军根本没想到安南府会这么快破开包围圈,他们的布防跟安南
  府外面的差不多,都是大军在前面,粮仓和武器库在后面,李若松带兵从联军后方包抄过来,
  在联军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动作迅速的烧了对方的粮仓,炸了对方的武器库,联军仅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