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节
四爷咬牙切齿道:“二哥年轻那会儿确实荒唐了点,那秦可卿的身份属实。当年二哥在索额图府中喝酒,酒后幸了一婢女。这事对于当时还是太子的二哥来说是一件丑事,为了将这件事掩盖了下去,这婢女当晚就被发买。谁也未料到这婢女一晚上就种了玉,婢女生下孩子,难产而亡,因为未交代清楚孩子的身份来历,这孩子就被送去了善堂。”
敏宁有些意外,意外四爷能够查得这么清楚。
四爷像是看清楚了她的疑惑,解释道:“粘杆处的人前往荣国府,将这些陈年旧事给扒了出来。”荣国府就是个竹扎的篱笆,满是漏洞。
敏宁解了疑惑,然后问四爷,“那么你打算怎么处理贾宫女?”
秦可卿已死,可凭借着她身上那一堆糟心事,皇家就不可能承认她的身份。
眼下四王八公既然知道秦可卿的身份,北静王还亲自去拜祭,那只能说明一点,这些人心念着理亲王,即使不是理亲王一方的人,那也对理亲王抱着一份投机的心思。
看来四爷这个新帝,在他们眼中地位仍然不稳。
也对,太上皇还活着,即使四爷登上了皇位,仍然是太上皇嘴上的一句话,说废就可以废的。
前朝那会儿,一个手握大权的太后都可以废了当朝皇帝,更不要说执掌了大清几十年的太上皇。
更别说太上皇可是二立二废太子的狠人,废掉新帝,也不是干不出。
然而可惜的是,这些人已经远离朝堂。
大概不知道如今太上皇是真的放手,四爷之所以不动那些老人,也只是看在太上皇的面子上。
他连八爷都忍了,更不要提这些小喽啰。
短时间内来看,这些人不可能将这件事情捅出来,四爷唯一要做的就是封住贾女官的嘴。
这女人将这事情告知四爷,无外乎想要以此作为攀附。
四爷同样明白这个道理,“先给个妃子的位置,让她闭嘴。”
敏宁点了点头,又商量起这件事该如何操作?
就在两人一言一语当中,就决定了那贾女官的命运。
最近后宫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使得原本平静无波的后宫,一下子被炸开了花。
皇后宫中的一个女官被皇帝看中,麻雀变凤凰升为了妃,加封贤德封号。
虽然这个封号挺怪异,但是拥有是四妃一的德字封号,就可以看出此人多的皇上看重。
一时之间,整个后宫的女子都在打探这人的来历。
皇后听了大怒,原以为经过一段时日,万岁爷就会将此人给忘了,没想到的是这才过了多长时间,这人就一跃而起被封为了妃。
这一下子,原来皇后想要掩埋的事情全都被掀出来了,谁都知道这位新封的贤德妃不是个善茬,原是皇后宫中的一届女官,不过是碰到皇上一面,就能够令皇上封她为妃,从这里就能看出这人的手段有多厉害。
要知道当今这位爷可是一向非常吝啬,就连他的第一个女人,为他生两女的宋氏也只得了一个懋嫔,反倒是这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女官一下子登天坐上了妃位。
这如何不引得的整个后宫轰动?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畅春园,传入了太上皇耳中。
太上皇当即大怒,不为别的,只为孝惠章太后才去世不满半年,虽然说老四作为皇帝,只需要以日代月服二十七日孝。
可民间现如今还属于国孝期间,作为皇帝应该以身作则,私下里是一回事,在这个时候明目张胆分妃,简直就是对于皇太后的不尊重,对于他这个太上皇不尊重。
太上皇甚至怀疑,他死了,老四会不会直接不守孝。
太上皇生气的事,很快由三胞胎传到了弘暻耳中,弘暻察觉到事情的重要性,命人偷偷的通知了四爷。
四爷反应倒是很快,收到消息的当天就来到了畅春园。
“儿子见过汗阿玛……”
四爷还没说完,太上皇就摆着脸,一甩袖子说,“朕不安!”
四爷当即跪地,“儿子知道汗阿玛生气,还请汗阿玛听儿子辩解。”
太上皇冷哼一声,旁边的弘暻见机劝道,“皇玛法,这事汗阿玛是有苦衷,绝对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太上皇瞪了弘暻一眼,“他是你老子,你自然帮他说话。”随后才冷声对四爷说,“看在你儿子的面上,朕容许你为自己辩解!”
又看着四爷跪在地上,太上皇咳嗽了一声,“行了,起来吧,别使什么苦肉计,朕可不吃这一套。”
四爷给弘暻使了一个眼色,弘暻识趣的对太上皇说,“皇玛法,您这午膳都还未用,想必是饿了吧,孙儿这就去御膳房看一看,怎么膳食这个点还没送来。”说着还未等太上皇说话,就退了出去。
太上皇瞪了四爷一眼,肯定是因为老四的原因,弘暻才找借口离开。
“有什么话你不能说出口?还要把弘暻给支走?”
四爷上前扶着太上皇在一旁榻子上坐下,才开口将个中缘由给说了出来,“儿子已经查过了,这人是一直被荣国府给养在府中,那荣国府先前就是二哥的门人,应该是无意中得知了秦可卿的身份,后来二哥被圈禁,荣国府也怕消息泄露出来,直接将人嫁给了宁国府,结果嫁的丈夫是不能人道,被公公看中,一下子闹出了这些事了。”
“秦可卿的身份应该只有荣国府知道,私下里透露给了四王八公,贾元春应该是早有所怀疑,得知秦可卿发丧,四王八公都给面子,才断定了心中的猜测。儿子将此人封妃,也是封住她的口。”
太上皇见惯了大世面,倒是没有生气。
何况只是一个私生女,不承认自然不会牵扯到皇家头上。
只是没想到这事跟他那冤孽有关,老四此举也是为冤孽擦屁股,想到这里太上皇就消了气。
“你打算如何处置贾府?”贾代善在太上皇心中到底还有几分情意在,所以并不希望儿子一下子将整个贾府给铲除了。
四爷自然知道太上皇的心思,开口说,“儿子打算等二哥回来再说,看二哥是什么打算。”到底是二哥的私生女。
二哥要是不管,这事也只是小惩大诫,要是二哥管的话,正好将贾府扔给二哥,让他出口气。
太上皇明白了儿子的意思,见儿子已经退让了一步,便道:“就照你说的办!”
太上皇这边是解释清楚,然而不知道为何这事又传到了民间去,就如太上皇所料,民间对于皇帝这时候纳妃有些不了解。
民间的百姓都得守一年国孝,可不知道皇帝那是以日代月已经守完了,还以为皇帝跟平常人一样也是守一年。
就这样不知道从哪儿起,民间就刮起了一阵妖风,说当今皇帝是个色中饿鬼,孝期就看中了皇后身边的宫女,纳为妃子。
贾元春被封了妃,最高兴的大概就是贾府众人。
正值赶上贾政的生日,这不整个府中请满了客人,消息刚一曝出来,就引来所有人的恭喜。
王夫人最是高兴,自己女儿成了皇妃,以后在这府中,就算是老太太也得退后一步。这让被婆婆压了一辈子的王夫人顿时扬眉吐气,只感觉从此以后翻身做主人。
就在荣国府举府同庆的时候,位于皇城的林源也收到了一封来自江南的信。
送信的人是他那位族兄的亲信,林源看完信之后,摸了摸胡子,才对来人说,“族兄都已经将侄女交给了他岳家,为何还拜托我帮忙照料?”
那来人说,“回大人,我家大人也是怕人走茶凉,林家只有这一位小姐,想必您也知道一个孤女手握着庞大的家财,会有什么样的遭遇。”
林源翻了翻下面的单子,下面单子上面记录了古董字画以及近五百万两的现银,“族兄这次准备做两手打算?”
来人回答:“我家大人交代过,这些都是给您的报酬,就算落入我家小姐手中,她也保不住的。我家大人已经规划好了,在扬州的一家银行存了一些钱财,足够保证小姐一辈子衣食无忧。”他说着,从怀中拿出一份存折了,“这份存折是以小姐的名义存的,已经定下期限,等到小姐嫁人才能够取出来。”
林源接过存折,看了看里面有两百万元,核算成银子的话,有二十多万两了,二十多万两确实足够花一辈子了。
他顿时明白了族兄的苦心,将大半的家财送给他,也是让他给个保证,保证自己女儿平安。
看来族兄也是心知肚明,对于岳家不怎么看好。
林源将存折和信一起放在桌上,抬头对来人说,“行了,这事我接下了,好歹族兄就剩这么一个血脉,我保证会将人安排好。”
隔天林源就带着这笔钱财呈给了主子。
林源的身份都是主子给的,光凭借他自己根本无法保证这个远房侄女,毕竟那是一个国公府,他身无官职可不敢硬拼。
所以他选择将这笔钱财献给了主子,希望主子能看到这边钱的份上,帮助族兄护住他的女儿。
敏宁得知了他的来意,原本不想掺合这件事的,不过她手中确实缺钱,这五百万两银子足够开设上千家童子学院了。
“古董字画你留着,这些未来就作为林氏女的嫁妆,至于这些银子就当是林家捐献给朝廷的,我会请皇上给林氏女封一个多罗格格,再赐两个教养嬷嬷。想必有了这些,足够护住林氏女。”
林源感激的跪下磕头,林家无缘无故就能得到一个多罗格格爵位,这还不是看在他的面子上。
否则的话,谁能够出五百万两买下一个爵位?
侄女一旦成了多罗格格,也算是跟皇家沾了边,贾府也只能将人供着。
再加上有两个教养嬷嬷看着,也不会容许贾府欺辱她。
未来只要侄女不自己作死,就足够在贾府内横着走。
当天晚上,敏宁并将这笔银子交给了四爷,顺便讨了一个册封林氏女为多罗格格圣旨。
封一个多罗格格,对于四爷来说也只是动一动手的问题。
他注意的是林如海这个巡盐御史,在扬州只经营了十多年,竟然存下了这么大笔钱财。
“说起来林如海也是一个纯臣,若不是前些年受到二哥和老八的狙击,这人也不会年纪轻轻就死了。”
林如海身体之所以这么差,是因为早年中了毒。
这人到底也是一个能人,能让太上皇放心的将他安插在巡盐御史这个重要的位置上,足可以看出这个人的能力。
敏宁倒是没想到四爷会关注到银子的来处,开口说,“我听说林家有一些根底,这些银子不一定都是在任上得来的。”
四爷却开口说,“就算不是全部,只一百万两也不得了,林如海这个忠于职守臣子都能得到这么大笔银子,那么其他人呢?”
敏宁立刻明白了四爷的意思,他这是意在盐政!
第161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61)
敏宁表情严肃了起来,“你是打算着手处理盐政?”
四爷端起茶喝了一口,才点了点头,“江南私盐泛滥,主要集中在浙江区域,现如今市场上的盐,大部分都是私盐。”
“你打算怎么处理?”
四爷放下了茶杯说,“我打算明日早朝向朝城问策。”
敏宁点了点头,实际上她心里已经有了些小想法,不过目前他没有问她,暂时之间也就没有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隔天便是大朝,四爷将这个话题给丢了出去。
改革盐政朝堂上的的人早有所察觉,毕竟以下这位皇帝是不喜欢大刀阔斧改革的皇帝,想要朝盐政插手也是迟早的事。
这两年各种事情都已经理顺了,皇帝也该有大动作了。
四爷这个话题一抛出来,在场不少大臣都小声的商议起来,一时之间,整个正大光明殿仿佛如菜市场一般。
四爷扫了一圈提问了几个人,得到的答案都不满意,随后看向了刚回京的李卫。
李卫在倭国锻炼了一段时间,早就不是刚入官场的毛头小子,昨日四爷就派人询问他,今日刚好将人提溜出来问一下他有什么主意?
“李卫,你有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