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
周导的脸色有些难看:“当时和我签合约的是那家人里的儿子,我当时也没多想,就交了钱签了;现在人家告诉我,房子是那家的老太太的,老太太不同意租给我们,那儿子就把钱退给我们了,又租给了对方剧组。”
莫殷皱了皱眉。
这年头租房子还没贯彻一定要看了房屋产权证才能签合约的习惯,平时就也有不少人钻这个空子。只是他原本觉得这地方这么荒凉,对方完全没必要这么做,才没在签合约前提醒周导这回事。
没成想竟真的让他们碰上了。
对方剧组领头的是一个看着有些年纪的中年男人,这男人身材瘦削、脸颊尖黄,一双眼睛也极是浑浊。穿的倒是好,一身的名牌西服。
想必就是那位有钱的投资商了。
他的身边还伴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正极为亲密地挽着男人的手臂。
那女子的年纪看着足可以做那男人的孙女了,可见其二人情状,却显然是情人关系。
这般貌美、又这般年轻,难怪男人对她疼爱有加,不仅投钱给她拍戏,这开机第一天竟还亲自陪着前来!
娱乐圈里那么多包养艺人的金主,能做到这一步的可不多。
那女子看了莫殷和周导一眼,娇滴滴地开口,语气却有些颐指气使:“哎呀,我说这几位哥哥姐姐,你们就再栏在这了。这房子就是我们租下来了,白纸黑字签了合约的,你们就是再在这里闹也没什么用啊。大家都是拍戏的,想必都能相互理解,这时间可宝贵着,哪能这么浪费。”
那剧组里也有人跟着道:“就是,觉得合约有问题也是那房东骗了你们,关我们什么事!”
这话说的其实也对。这件事说到底是那个房东儿子做的不好,先是骗《桃花源记》剧组自己房屋主人的身份,后来见有其他剧组出价高就立马换了下家。
对方剧组只是个从别人手里租了房子的,这事确实怪不到他们头上去。
可话是这么说,但事情可不能这么算的。
《桃花源记》剧组里有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当即气红了脸:“那我们之前还请了人把这庄园都打扫干净了!我们提前把一切都弄好了,现在你们倒直接来占这个便宜了?!”
“就是!再说了,我们之前打扫庭院的时候你们就在了。那时你们怎么不说?!”
“这庄园这么偏僻,你们怎么就和我们看上了同一座了?!”
说到最后却是有些胡搅蛮缠了。
莫殷看他们分分钟有要打起来的趋势,连忙上前拉住众人。
那年轻的女子看着《桃花源记》的演员们轻哼了一声,在看到莫殷时似是皱了皱眉,随即仰着头挽着身边的男子走了过去,进了庄园门还关上当着众人的面关上了大门。
临走时女子还当着周导的面轻哼了一声:“本来就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烂剧,谁还看不起谁。”
这下,周导本就不好看的脸色顺间更为难看。
莫殷:“……”
莫殷无奈,拉着暴跳如雷的众人暂时离开了此地。
众人一起站在离庄园有些距离的荒地上,俱都一脸气愤。
莫殷:“周导你找房子的时候还有看到其他合适的吗?价格贵一些没关系,我们预算还有。”
这新人拍的第一部 电影就是这点不好,什么都没有、也什么都请不起,都得自己来。
周导皱了皱眉:“房子其他倒是还有一套,价格也不贵,就是……”
周导说着,欲言又止。
众人原本还不理解周导这表情的意思,待周导带着众人走到了这另一座房子前,众人才明白。
眼前的房子看着面积也大,同样的庄园结构,面积甚至比之前的都还要大上一点。
然跟之前那样子只是因为久无人气的破败不同,这座庄园是真的残破。
最外面雕花的木门只剩下半扇,只要掉不掉地挂在那。
庄园里面也同样如此。
树木倒是生得郁郁葱葱,然而已经把正经的亭堂回廊都给占据了。里面的几间屋子更是破败,晚秋时风大,众人甚至能听见那屋子里枝丫枝丫的声音。
众人:“……”
这完全是一座下一秒就要倒下来了的危房啊!
这倒是真的!十分!契合!鬼屋!的!气氛!呢!
第93章 开机第一戏
然眼前这房子再残破, 此时也实在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多花些钱倒不是问题, 怕就怕在短时间内根本找不到第二座这样符合江南特色的宅子。
周导这次多留了个心眼,在交钱的时候特意要求看了房屋产权证, 确定无误后才签了合约。
新房东是个脾气十分好的中年妇女,生得五大三粗的, 性子倒是十分热情。在和剧组签了合约之后,看房子实在残破不好使用, 还主动帮着找了人一起过来收拾宅子。
只是这宅子面积大, 一下子收拾起来不容易,需要时间。
好在并不是所有戏份都需要用到全部的宅子全景。
周导在剧本里翻找了一下,特意翻出了几个单独室内的镜头。第一天拍戏,又基本都是新人,周导也没找那些很有难度的戏份。
俗话说“开机第一红”, 有时也是需要讨个好彩头的。
周导带领着道具组的几个人一起找了一间朝南的房间收拾了, 又根据剧情需要添加了些家具设备,也就勉勉强强完成了第一幕镜头的环境布置。
《桃花源记》中,女主苏雪跟着男主林风回刚到男主的现居地的时候, 其实是很喜欢这个地方的。
男主居住的地方位于山谷之中, 终年气候温和、鸟语花香;左邻右舍亦热情好客,谷中人皆处得跟一家人一样。在苏雪的眼里, 这是最美好不过的“室外桃源”般的存在。
在刚入桃花源的这段时间, 苏雪确实是渡过了一段十分美满的日子。
既然要讨个好彩头, 自然是拍摄温情戏码更合适一些。
周导跟几个主演商量了一下, 取得大家一致的认可后, 便确定了第一幕戏便拍苏雪刚进谷的这一场戏份。
当然,是先拍摄室内的戏份。
苏雪的扮演者赵霈灵不久前也已经赶到了。由于剧组资金实在紧张,在剧本设计里苏雪又是个家世不错的娇娇女,剧组能提供的衣服还不如赵霈灵平时自己穿得衣服适合,于是赵霈灵就直接用了自己的衣服,连妆也是在家里的时候就化好了。
事实上不止她,剧组里的其他人也几乎都是如此。
随着周导的一声令下,第一幕戏正式开始了。
苏雪跟着林风回走进屋子,却惊奇地发现屋里竟然已经坐满了人。
不大的房子,装饰得也颇为古色古香。此时屋内老老少少地挤了一室,看起来颇为热闹,倒真是“满是人气儿”。
穿着衬衫西装裤的林风回一边脱下风衣,一边接过苏雪手里的包,和着她的行李一起在屋里放好。
在剧本设计里,林风回是个性子十分温和的谦谦君子型的人物,一直对苏雪照顾有加。他做完这些事,才介绍道:“这都是谷里的邻居。谷里很少来客人,大家听说你来,都很热情,一定要来看看。喏,连饭菜都给带来了。”
苏雪顺着林风回的视线看过去,果然就见餐厅的桌子上正摆放着一桌子的菜,密密麻麻的,都还冒着热气。
邻居们围坐在桌旁,都朝她露出了善意的微笑。几个年纪小的甚至蹦蹦跳跳地跑到了苏雪身边,拉着她的手仰头看着她笑。
苏雪之前久居城市,何曾见过这样的架势?当下有些手足无措,心中却是温暖。
惹得大家又是一阵善意的笑。
这是一幕十分温情的戏码,拍摄起来难度也不大,是以很简单的就过了。
不过虽然这幕戏看似普通、毫无爆点,但事实上却也不简单。
周导的剧本里向来不写毫无作用的戏份。
在这场戏里,剧中所有的主要人物都一一亮了相,算是给了观众们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
在恐怖片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叫做“深水静流”原则。它的意思是,那些表面上越看似风平浪静的戏,实则底下蕴含的线索就越多。导演们抖包袱埋伏笔的时候,都要做到“无声无息”,惯于自然。
这就十分考验导演编剧们的整体把控能力了。
当然,也离不开演员们的好演技。
便如这一场戏,其实便是埋伏极多:
谁能想到,那看似幸福和乐、普普通通的一家三口,其实是一家子嗜喜人内脏器官的变态食人魔?这看似无稽,可若观众事后仔细回想起来,便会发现,这第一次亮相时,那一家三口面前摆放的几盘菜,可赫然都是内脏内食物。
那个在宣传片里出现过的剥了女秘书脸皮用作自己的精英男,此时他的手腕上正带着一串女士的蛇形手链。而他的女秘书,脖颈里亦带着一枚蛇形的挂坠,只是用的是断蛇的造型。
而那几个一直在苏雪脚边嬉戏玩耍的孩童,其实是几个长不大的侏儒症患者。他们最喜欢的,便是用自己的这幅孩童相貌,勾得像苏雪这样天真善良的女孩子随他们到僻静之处,再将其猥亵后杀死,分尸抛弃。而在第一幕里,从来不曾出现过他们的父母。
这些看似简单的暗示,都是周导精心设计出来的。
观众们在第一次观看影片时并不会立马察觉出来不对,只会在心里留一个“这里好像有些奇怪”的模糊印象。随着后面电影剧情慢慢推进,观众们才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原来那地方的暗示是这个意思啊”。
好的悬疑剧,从来不是让观众从头到尾都猜不中任何剧情,而是应该达到一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设计。
周导的拍剧性格与许多其他导演不同。
一般导演在拍摄电影电视剧时,都是不准任何外人在场的,对有其他人在场、可能泄露剧中重要剧情这种事,他们一向是避之不及的。
但周导不同。
周导在拍戏的时候,很喜欢有不相关的人在一边看着。
她的剧本多纷杂离奇,她导的戏更是纷繁复杂,纵有人在一旁看了,也猜不出她的剧情主心梗是什么;事实上,便是演了戏的演员,若是不看成片,都有可能猜不中结局。
所以周导并不惧怕人看。相反的,她还很喜欢通过这些“外人”的表情和观看体验来察觉自己这场戏拍摄的是否成功。
这里并没有什么其他外人,只有热情的房东在打扫完屋子后还好奇地留在一边看着。
房东不太懂这些拍戏的事,周导说她可以留下看、她便留下了,只是一直都只垂着手站在一旁,显得很是拘谨。
周导见她看得认真,便笑着问道:“大姐,觉得这场戏拍得怎么样?”
房东一听,忙尴尬地摇着手说:“这你可别问我,我可不懂。我一外行人,能看懂什么。”
周导却笑道:“电影就是拍给‘外行人’看的,要都内行人才能看懂,那还拍什么电影?大家都内部交流一下就好了!大姐你想到什么就随便说吧。我第一次拍电影,也拿不准。你给我点信息好让我及时调整。”
见周导说的认真,房东才踌躇了一下,道:“我别的不懂啊……就觉得那年轻人。”
她说着看了眼莫殷:“他表现得好像对其他人很……不屑似的,有点、有点……官老爷似的高高在上,好像那些人都是他的下人似的。其他人也好像很怕他似的。我就觉得……有些奇怪。”
周导听了,楞了一下。
正好这时候,已经拍摄完这一幕的众人也已经走到了周导身边,听见房东的话,都俱是一愣。
有人尴尬地看了眼莫殷:“这应该是我们的问题。毕竟莫哥毕竟是我们的前辈,拍戏的时候就难免放不开了些……要不,再来一条?”
其他人也纷纷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