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 第1037节
宫殿内。
长云天直接来到大殿当中,望着熟悉的身影,长云天直接开口。
“学生长云天?
?”
“拜见先生。”
长云天开口,恭敬无比。
大殿当中,中年男子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看向长云天。
感受到后者的注视,长云天不由略微低下头来。
“你可知错?”
大道府府主开口,语气冰冷。
“学生知错。”
“未能保护好两位师弟。”
长云天出声,态度诚恳。
“哼。”
“李若渝二人之死,并不是错,你也没有做错。”
“为师说的错,是你的轻狂之错。”
“大夏天灾,给予你半卷天命圣人经文,为你铺好了一切的路。”
“你却因为轻狂,导致一步错,步步错,落了个如此下场。”
“针对大夏王朝的一切计划,全部因你而废。”
“你知不知错?”
他开口,有些愤怒道。
“学生知错。”
长云天低着头。
他的确知错,可没办法啊,事已至此,总不可能回到过去吧?
“算了。”
“事已至此,纠结你的过错,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府主的意思,是希望你将功赎罪。”
“接下来的事情,你要好好去做,如若再发生这种事情,不要怪为师保不住你,府主若是动怒了,你应该知道下场是什么。”
后者开口,这般说道。
“请老师放心。”
长云天点了点头,同时也等待着对方开口。
“其一,去中洲王朝为官,主要做的事情,就是配合中洲文宫,打压大夏儒生,这次顾锦年不知道错了什么大问题,惹来天罚,以这个为理由,剩下的你知道该怎么做。”
“中洲文宫院长,出自于大道府,跟着他好好学。”
“其二,过些日子,可能很快,也可能要等数年,大道府要迎来一批大人物,这些大人物,到时候府主与你一同前去迎接。”
“这是那些大人物的语言注音,你认真去学。”
他开口,道出这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说得过去。
但这第二件事情,让长云天有些好奇了。
大人物?
对于大道府而言,谁敢称大人物?
而且还要让自己和府主去迎接?
甚至还要让自己学习他们的语言?
这很古怪。
但长云天没有多问。
而是缓缓出声。
“学生明白。”
第225章 :明悟圣道,善恶真谛,顾锦年成圣!大道同庆!
稷下学宫。
没有人会想到,苏文景会成为圣人。
他本就是半圣,成为圣人并不是什么惊讶的事情,但超越顾锦年一步成为圣人,这就让人感到惊讶。
只不过,最令人震惊的还是顾锦年为何没有成圣,反而遭遇雷劫?
这个事情,引来了诸多争议。
有人认为,江宁府的事情,与顾锦年有关系,顾家极有可能是幕后黑手。
但这样的言论,被立刻反驳。
也有人认为,顾锦年的心学,并非是他的思想,所以被天地感应到了,从而给予惩罚。
这种说法有,只是不被广泛认可,毕竟顾锦年的才华,有目共睹,再者心学这种无上新学,若不是顾锦年的,还会是谁的?
最有可能的便是苏文景,只是这可能性更小,苏文景知道这种东西不能给予别人,不然的话,就不是在帮人,而是在害人。
以上两种说法,都没有得到认可。
但还有一种说法传出,被诸多人认可。
“顾锦年的圣道太简单了,他才不过两年时间,就无限接近圣人,甚至完成了圣人三不朽,理论上是可以成圣的。”
“可两年时间,太短暂了,这是上苍对他的考验,并非是真的在打压顾锦年。”
“给予他磨练,让他真正成为圣人,拥有一颗圣人之心,这样的话,往后在天命争斗之中,便可以一路高歌。”
这是一位大儒之言,他自稷下学宫离开,思考许久,做出的回答。
甚至,在他说完之后,直接得到了无数读书人的认可,尤其是大夏王朝内,几乎九成读书人,都相信这个说法。
故而,越来越多的大儒站出来,认可这个说法,也力挺顾锦年,希望众人不要猜忌。
这很有道理,顾锦年的确只花费了两年时间,就要成为圣人。
倘若没有天命降临,这还好说。
第七境就是最高战力。
可随着天命降临,就意味着有第八境的存在,一境一重天,更何况第七境与第八境?
所以,磨练的可能性很大。
但不管怎么说。
此时此刻。
顾锦年早已经回到了顾家。
族人都回来了,除了镇国公老爷子,还有镇守边境的几位叔叔,其他的人,都回来了。
他们也听闻了这件事情,充满着担忧。
只不过,顾锦年没有去解释什么,面对家人时,顾锦年一直都是笑容温和,一如既往。
这段时间内。
顾锦年很放松,他没有去挣扎什么,也没有去做什么,每日就是陪伴在自己母亲身旁,偶尔跟几个叔叔聊些事情,既有国家大事,也有一些民间趣闻。
而夜深人静时,顾锦年则在书房当中,将大夏不夜城,以及大夏王朝未来政策写好来。
他不知道三个月后,自己到底能不能突破境界。
也不清楚,未来的命运如何。
所以他做好一切准备,好的坏的,都去考虑一下,至少不会太过于突然,没有任何准备。
如此。
一连十天。
顾锦年都待在国公府内,放下了一切的戒备,这十天可以说是他最轻松的时候。
不去担忧这个。
也不去思考那个。
安安心心当好这个世子,过的也算是逍遥自在。
只是,顾锦年知道,自己的确需要离开了,去走完最后一段路。
没有目的。
只是知道,自己要离开了。
是夜。
天穹如墨。
书房内。
顾锦年简单的准备了一些东西。
而就在此时,一道熟悉的声音,在书房外响起。
“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