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 第988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条路,太难走了。”
  一种前所未有的压迫感袭来,他对圣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越是了解,顾锦年更加觉得圣人之道有多艰苦。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这一刻,顾锦年也彻底明白,这四句话有多难,为何横渠四句,能成为无数读书人都想要追求的目标。
  因为太过于宏伟,任何一条,都难以完成。
  “今日之苦,今日见。”
  “明日之苦,未曾见。”
  顾锦年又是长长吐了口气。
  他盘坐在这里。
  心情异常的沉重,他感受到了圣道的苦,感受到了圣人的难,更加感受到了这条路有多难。
  唯有真正见到。
  才能明悟。
  恐怖的压迫感,并非是这一件事情,而是无数看不到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
  任何事情,越是了解,才会知道有多恐怖。
  顾锦年坐在孤山之上,沉默了许久。
  他想过了诸多事情,去解决这样的情况。
  但想了很久,无论自己怎样去解决,还是需要时间。
  如此。
  当天再度亮起之时。
  顾锦年站起身来了,他朝着山下继续行走。
  他无法想到更多的东西,这需要时间。
  不可能因为看到了一件事情,就有诸多的感悟,从而明白道理。
  他继续行走。
  游历山河。
  如此。
  转眼之间,又是十天过去。
  这十天来,顾锦年横跨五千里山河,他一直朝着东南方向走去,稷下学宫就在东南处。
  稷下学宫,不属于任何势力。
  完全是一个单独的势力,以思想学问为主,天下读书人都可前往稷下学宫。
  只不过,大部分读书人前往稷下学宫,都是过去听闻圣言的。
  唯有大儒,才能在其中辩法。
  倒不是瞧不起大儒之下,而是稷下学宫认为,连大儒都没有抵达,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道理。
  即便说出一些道理,也无法完善。
  稷下学宫还有最后半个月就要开启,原本应当是半年前就要开启,只因大夏天灾之事,稷下学宫拖延了三个月。
  后来苏文景出面,外加上稷下学宫也有所考虑,最终再拖延了三个月。
  而这一次,稷下学宫也不会继续拖延了。
  不过这半年的拖延,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好事,给了他们时间去沉淀自己的学问与思想。
  只不过。
  对于顾锦年来说。
  稷下学宫,对他而言,并不是主要目的,他这次行万里路悟道,收获的东西,的确很多。
  他以红尘百态之事,来印照自己的思想。
  前前后后半个月的时间,顾锦年看到了很多,听到了很多。
  大多数还是恶。
  少部分才是善。
  他看到生而不养之事,也看到老而不赡,他看到有人因嗜赌,以至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也看到有孩童苦苦求学,深夜之中,借助月光看书,以沙盘练字。
  亦看到有富裕家人,孩童顽劣,不尊父母。
  太多太多的事情了。
  顾锦年以旁观者的角度,观看着这一切,除非真正是无法忍受,不然顾锦年不会出手。
  因为出手,也于事无补。
  而这一切一切的事情,让顾锦年看到的只苦。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哪里有什么繁荣昌盛,那只是某些粉饰罢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去。
  这段时间来,顾锦年都在思考一件事情。
  那就是,圣人的路,到底在何处。
  他不断的摸索着圣道。
  但始终无法真正明悟,何为圣道。
  永盛十三年。
  十一月十九日。
  距离稷下学宫开启,还有最后十一天。
  各方势力都在瞩目。
  稷下学宫。
  学术之争。
  这本来就是数年一度的大戏,不说每一次都会有人提出新的学问,但每一次都会有不少大儒,不断的完善先贤之道。
  学术之争。
  其主要分两派。
  一派为新学,以开创新的学问,从而完善到极致,推广于天下读书人。
  一派为旧学,以四大圣人为基础,拿先贤的书籍,去理解和改善。
  毕竟圣人之学,需要代代完善,圣人的学问,太过于高深,需要后世人去理解,转换成另一种意思,符合圣道的过程当中,再让世人更好的去理解。
  旧学之道,人数最多。
  遵从圣人之道,即便有过错,也不会遭到恶劣抨击,反倒会引起探讨,除非你不知死活,非要扭曲圣人之意,不然的话,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
  至于新学。
  自稷下学宫开设至今,鲜有新学诞生,谁要是敢提出新学,谁便会成为众失之的。
  倒不是针对,而是对学的认知。
  首先你要有极其高的威望,不然的话,随便跑来一个人,就说要开创一种新学,谁能接受?
  其次,你的新学,必须要得到众人认可,若得不到众人认可的话,那也没有作用。
  这点还真是,不是说你的学问好,就一定能发扬光大,要大家都觉得好,有道理,才能形成,不然世人皆醉我独醒有何意义?
  学问,是一种传播,而不是你一个人独享。
  要适应每一个人,或者是说,适应整个大环境,你才算是学问。
  可以有瑕疵,但不可不符天意。
  再者还有一点的就是,随着圣人的出现,天下读书人对圣人的敬畏之心,已经变成了一种狂热崇拜,你开创新学,在某些人眼中,就是不尊重旧学。
  会带来先天的厌恶,从而会进行抨击,那么这样一来的话,事情就会变味,从而产生矛盾。
  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稷下学宫一直呼吁,学术探讨,只在学术。
  可古今往来,有人曾开创新学,结果被百家大儒狂喷一顿,然后灰熘熘离开,离开也就算了,后来被文坛排斥,落了个凄惨下场。
  这就是开创新学的恐怖之处。
  不是一般人,真不能随便说开创新学。
  永盛十三年。
  十一月,二十日。
  子时。
  天穹灰暗,群星无光。
  距离稷下学宫开启还有最后十日时间。
  一切显得无比安静。
  孤山上,顾锦年靠在一棵古树,眺望着远方,思绪着诸多事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