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 第456节

  “镇国公之孙,顾锦年,为民伸冤,为大功绩也,但因违背国法,罪该万死。”
  “可念万民请愿,古今往来未曾有之,太祖祖训,国为舟,民为水,不可逆也。”
  “再由国公主动请愿,为大夏王朝保家卫国?
  “为泼天之功,种种因素,朕破先天之例,恕顾锦年无罪无过。”
  “但须谨记于心,往后不可再犯,如若再犯,朕,必斩之。”
  永盛大帝的声音响起。
  当声音落下。
  刹那之间,狂欢声响起,于京都当中。
  整个京都,彻底沸腾。
  这是一场胜利。
  一场百姓的胜利。
  一场正义的胜利。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高呼之声,传到了大夏皇宫内。
  养心殿中。
  听着这万民的赞誉之声,永盛大帝心中也无比激昂。
  但他还是深深吸了口气,平复下自己的心情。
  目光望着刑场。
  “锦年啊锦年。”
  “舅舅这回绞尽脑汁帮你。”
  “你要是不帮舅舅点,那你真就不厚道了。”
  永盛大帝心中喃喃自语道。
  这趟顾锦年惹下滔天大祸,实话实说,永盛大帝做了很多事情。
  白鹭府,江宁郡的人,能这么快抵达京都,没有他的旨意,谁能做到?
  好在的是,最终的结果,是好的。
  而且自己这个外甥,更是写下一篇正气歌。
  这还真是了不起啊。
  只是。
  就在万民欢呼之声。
  刑部大狱外。
  刻写正气歌的石碑,突然腾飞出去。
  化作一束光芒。
  出现在刑场上空。
  而后,如同一颗璀璨无比的星辰。
  席卷恐怖的才气。
  化作纯白无比的浩然正气,涌入顾锦年体内。
  而顾锦年体内的古树。
  也在这一刻,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
  古树在蜕变。
  而且不止浩然正气。
  所有百姓体内,都凝聚出一道光芒。
  这是民意。
  民意如海,汇聚于顾锦年体内。
  这般的情景,让许多人不由好奇了。
  第114章 :孔圣印记,对话古今,天命加持,儒道圣器
  万民如海,凝聚出无量的光芒。
  这是民意之力。
  江宁郡内也绽放出一道道光芒,朝着大夏京都涌去。
  不仅仅如此。
  刻下正气歌的石碑,也凝聚如海一般的浩然正气,加持在顾锦年体内。
  这是浩然正气,并非是才气。
  古树吸收着这些浩然正气,也在发生蜕变。
  古树当中,还有三十六枚才气果实,之前没有炼化吞噬,现在也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
  也就在此时。
  顾锦年的文府出现,这并非是顾锦年主动凝聚文府,而是被这浩然正气引导出来的。
  当文府出现。
  正气歌化作一轮大日,映照在文府之上。
  此时此刻。
  九颗大星映照在天穹上。
  这代表着顾锦年目前为止所写的千古文章以及千古诗词。
  至于镇国诗所演化的星辰,反而被挤到一旁,成为了点缀。
  不仅仅如此,顾锦年的五辆战车,也在这一刻发生了蜕变。
  之前的战车,浑身沐浴金色光芒,是金色战车,像太阳一般耀眼。
  而现在的战车,开始蜕变,化作玉辇。
  蜕变玉辇,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响起,人们看去,一些儒者更是惊呼。
  “怎么会有千军万马奔腾之声?”
  “刚才你们听见了没有?有一种万马奔腾之声啊。”
  “世子殿下的文府战车,怎么开始蜕变了?”
  人们好奇,一些儒者更是看不明白了。
  很快,有老儒开口,似乎知道一些情况。
  “这是儒道异象。”
  “唯有古之圣贤,才能凝聚的异象。”
  老儒开口,道出一些辛秘。
  此话一说,更是引来众人好奇。
  “世子殿下之前不是九炼战车了吗?怎么还会有变化?”
  “是啊,之前世子殿下不是熬炼五大战车了吗?现在怎么又有蜕变?”
  众人疑惑,忍不住发问。
  此言一出,后者立刻缓缓解释道。
  “天地之间,儒者可凝聚文府,锤炼五车,世子殿下九炼战车,这是极致蜕变。”
  “但儒道异象不一样了,唯有天地圣贤,才可凝聚出儒道异象。”
  “孔圣当年便凝聚出儒道异象。”
  “亦或者是说,四代圣人,都凝聚出了相应的异象。”
  “世子殿下也在凝聚异象,未来不可言说。”
  老者开口,阐述着这件事情。
  听完这话,人们恍然大悟,看向顾锦年的眼神,充满着羡慕。
  文府内。
  千军万马的影子已经浮现,在玉辇身后,散发出强大的气势,尤其是玉辇之上,耸立五道身影,这是顾锦年的身影。
  “民意化千军万马,才气凝车,浩然正气镇五方,一人可抵千军万马。”
  “佩服,佩服啊。”
  “我为何有一种错觉,若我与同时开启文府,会被他直接镇压?”
  “别说你了,我更是感觉,即便是大儒在他面前,也会被他无情镇压。”
  “这是儒道异象,古之圣贤才有的东西,大儒的确有些不行。”
  人们感慨着,顾锦年这一次为民伸冤,可不仅仅只是获得民心这么简单,有太多好处了。
  譬如说文府,重新得到熬炼,更是以民心化作千军万马,演化出文府异象,达到了古之圣贤才能达到的成就。
  正气歌化作太阳,于文府天穹之上,九颗大星闪烁,映照顾锦年的文府。
  也就在此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