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嫁厨子 第125节

  但王玲玲硬是进了门,快一年的时间,她名声是不好听,可对两个孩子还算好的,就算是笼络,做到这份上也很难得了。
  赵军顶着所有人的视线,死死盯住王玲玲:“不,你不是为了我。”
  王玲玲几乎没犹豫:“我怎么不是为了你?如果不是想要跟你在一起,我不会偷偷跑出家去县城找你!更不会一分钱彩礼都不要!赵军,我为你做了那么多……”
  她还在说,赵军已经不想听了。
  “王玲玲,不要再拿这种话来表现你了。你根本就是一个只想着坐享其成的人,你是为了我吗?你是为了你的好日子,为了你的未来,为了你自己的贪欲!”
  赵军目光晦暗:“徐霜,你记得吗?你不是砸了他的手吗?”
  如果说前面赵军的质问还姑且算是让王玲玲惊疑不定,后面赵军这句话,已经是把王玲玲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王玲玲如同被人泼了一缸冷水,从头到脚,她木在原地,如坠冰窟,再也不能动弹。本身拉着她的几个妇女看她不对劲,那副样子实在吓人,不自觉就松开了她的手。
  王玲玲瘫在地上,她抬眼,嘴巴机械的动着:“我想过好日子有什么错?”
  她上辈子那么苦,老天给了她机会,难道不就是让她来享福的吗?她不就是来躺赢的吗?既然可以躺着就能迎来幸福,她为什么要去努力。王樱上辈子就躺出了恩爱的丈夫和孝顺的儿女,为什么她不可以?
  赵军没有回答她,事实上,赵军只想把这个疯婆子弄走。
  王玲玲像是真的疯了,她疯疯癫癫的问赵军:“你把我离婚了,后面你是不是还是要找王樱?”
  赵军紧紧绷着嘴角,王玲玲却大笑:“你晚了!她已经嫁人了!你知道她嫁给谁了吗?”
  王玲玲眼中满是讽刺:“她嫁给了徐霜!哈哈哈多可笑,我们两个换了人生!”
  赵军眉心一跳,他确实是想找王樱,尤其是刚才,这种情绪达到了顶峰。因为王玲玲的存在,让他觉得,一切还是回到原来的轨道最好。
  王樱别的不说,一定会把他的大后方照料好。
  王玲玲看赵军疑惑不解,心里畅快的很。
  “那我再告诉你一件事。”
  王玲玲一脸报复的快意:“王樱跟咱俩一样,她是跟我差不多时间的。”
  周围的人都听不懂王玲玲的意思,但赵军听懂了。
  他望向平静中带着癫狂的王玲玲。
  “赵军,你觉得我配不上你对吧?那你记着,王樱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蹬了你。你以为没有我,她就会乖乖嫁你?别想了!”
  “她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蹬了你!可见她有多恨你!”
  第71章
  王玲玲癫狂的样子吓到了不少人, 把几个小孩子都给吓哭了。
  赵军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没说,他整个人都沉默了下来。这样的沉默也合情理, 不少人都唏嘘, 自己老婆推死了自己亲妈,不论在哪儿都是很出格的了。
  大队长安排人去找民兵来,准备直接把王玲玲送到镇上的公安。还要把赵老太的尸体也收敛好,等着明天来人问。
  王玲玲兴许是预见到了自己的下场,临走之前, 她还不忘给赵军留大雷。
  “大哥二哥, 你们别以为分家是我的主意, 你们三弟可是在电话里跟我说了。”
  她眼里满是恶意:“他说你们太废物了,连自己老婆孩子都养不好。但是他也没义务替你们养孩子。如果不是他这样说,我怎么可能闹分家?你们想想,其实是他之前觉得自己孩子没人照顾, 只能是不分家过。后来觉得娶了我, 能给他看孩子了,所以才不忍着你们了。”
  赵军声音里都浸着冰渣:“王玲玲, 都到了这份上, 你还要挑拨。”
  王玲玲笑的格外畅快, 她怎么就不能了?她本就不是个能憋住委屈的人。活了两辈子,最大的委屈也就是在赵军这儿, 给他看孩子照顾家里。还要被他堤防,被他的亲妈欺负, 跟妯娌们闹架。
  赵军他只知道甩手一走, 家里的事情他是一概不管。两个孩子他也不说帮着促进关系, 而是给她下蛆, 让孩子受委屈就找他这个亲爸……
  王玲玲:“赵军,我总算知道王樱为什么不要你了。你这个人,看着是没毛病,实际上才最让人恶心。”
  王玲玲被民兵押走了,她流出了眼泪。前路不知道如何,但她觉得自己仿佛又一次做错了选择。
  王玲玲走了,但她留下的话到底还是在赵家几个兄弟之间留下了隔阂。
  赵军张口要跟人解释,却也不知道从哪儿说起。
  王玲玲说的那些当然是假的,赵军纵然有私心,但还是念着兄弟父母。不然上辈子也不会一直没分家,后来发达了也是拉着兄弟一起。
  可是……可是……
  赵军想起上辈子,他之所以不分家,是因为家里没有矛盾。
  王樱进门之后就给他打理的井井有条,她从来不会说两个孩子如何,也不会抱怨赵老太和妯娌。甚至赵军当时也是跟这辈子一样告诉孩子们,如果后妈委屈了他们,他们两个可以打电话找爸爸。
  王樱应该是知道的,因为赵军后来有次回家就听见了儿子对王樱说过。但王樱没有为此跟他吵架,反而是对两个孩子更好。
  因为家里的事情舒心,赵军的全副身心就都扑在事业上。自然不会有什么私心抱怨,他在部队奋力向上,转业回地方也是踏实勤劳。
  中间唯一一次王樱提出问题,还是他转业回了县城,做了供销社的一个小主任。王樱问他什么时候可以把她和孩子接到县城去。
  那时候他是怎么回答的,赵军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那次王樱没有如愿。
  他从来没觉得有什么,男人在外打拼,女人在家里教子,难道不就是最正常的吗?
  赵军总觉得,他作为一个男人已经是完美无缺。
  他从不在外面乱搞,也不动手打人,每个月按时给王樱生活费。刚开始,别人都说王樱是下嫁了,一个高中毕业生,又长的好看,是被不做人的大伯两口子卖给赵军的。
  但是后来,别人就转而说起来王樱好命。嫁了这样一个本事的男人,让她过上了好日子。
  不知道大队上多少小媳妇后悔自己当年错过了赵军。
  赵军又想起刚才王玲玲说的,她说王樱嫁给了徐霜,还说王樱和她一样,也是重生的……
  赵军十分不解,他怎么也想不明白。
  既然王樱是重生的,那她为什么会嫁给别人?
  赵军越想越远,该出口的解释也没说。落在几个兄弟眼里,几乎是佐证了王玲玲的话的真实性。
  赵军回过神来,还要再张口,却被几个兄弟打断。
  “老三,咱爸刚才怒急攻心,晕过去了。我先回去照看爸,你也回去先照顾孩子吧,等明天咱们再商量怎么给妈下葬。”
  赵军刚想说去看看父亲,大哥和二哥就已经转身带着一大家子去安置。
  赵军深知,兄弟们的感情,怕是再也不能挽回了。
  赵东吸溜着鼻涕,赵西哭累了,已经小鸡啄米的点头要睡。
  没奈何,赵军只能抱着两个孩子回家去。赵东不自在的在他的怀里扭,别看他总是把爸爸挂在嘴上,但他跟父亲是无比陌生的。从他出生到现在,跟父亲的相处时间满打满算也没超过三个月。
  赵军把两个孩子抱进屋,进屋就大惊失色。
  屋子里居然散落了好几个粮食袋子,洒出来不少玉米粒和麦粒,甚至还有两袋子精面粉。
  赵军把小女儿放床上,抓着儿子就问:“这些粮食是从哪儿来的?”
  赵东有些害怕,缩了缩肩膀才说道:“是后妈买的。”
  赵军紧皱起眉头,他打给王玲玲的钱是有数的,就算是买粮食,在现在粮价飞涨的现在也绝不可能买回来这么多!
  赵东小声说道:“后妈还在炕洞和地窖里藏了些,她不让我和妹妹吃。”
  赵军下到地窖,又扒开炕洞,整个人都傻眼了。
  这些粮食,林林总总加在一起,看上去至少有四百多斤。
  要知道,一个满工分的社员,一年下来分的粮食也没有这么多啊。更何况现在是粮荒时期。
  赵军觉得脑子都要炸开,王玲玲是要干什么?炸光他的生活吗?
  赵东挤挤挨挨的蹭到父亲身边:“后妈说,她要把这些拿去换钱,换了钱给我和妹妹买糖吃。”
  当然了,不是最近几天,是前些天。王玲玲还把赵东赵西当宝的时候,话里漏出来的一两句。
  赵军几乎是不怎么费力气,就想到了关窍。
  是了,也只有王玲玲那个知道前世的蠢人会这样干,她肯定是打算趁着粮荒低价囤高价卖。
  赵军拉着儿子细细问过王玲玲的一点一滴,生怕除了粮食,王玲玲还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赵东一五一十的说了,赵军很快就理顺了一切。
  王玲玲囤粮是事实,她囤了三百斤,这个数量是能合上自己给她的钱的,多出来的部分,是她回娘家弄来的。
  赵军从赵东口中得知了王玲玲娘家那边也出了问题,虽然王玲玲是没有跟他们说过,但王永顺和李春娟两口子的事闹的很大,王耀宗那个倒斗案也是周围几个公社都知道的大案。所以赵东也知道一些。
  赵军抛开了王玲玲娘家的事情,转而专注到粮食上来。
  赵东说,王玲玲运回粮食也就是这几天,那这基本是不可能的。赵军就是不接触这方面也知道,囤粮之所以卖价高,那是因为你在足够低的地方入手。
  王玲玲肯定不是最近才收的粮食,她如果要干,那也一定是两三个月前就开始了。
  赵军的眉间深深的陷下去了两个沟壑。
  如果王玲玲只是囤,那这也没什么,毕竟听孩子说的,王玲玲最近也没往外卖。既然只是买,没有卖,那就算不上是倒买倒卖,也称不上是投机倒把。
  但如果,王玲玲是跟人合伙,或者是王玲玲做的不谨慎,事情被人知道了。
  那这件事就得重视起来。
  赵军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反反复复的问儿子,最终确定了,王玲玲肯定是有同伙。
  赵军还在沉思,赵东却已经委屈了。
  爸爸回来了,坏后妈被赶跑了,可是爸爸这次回来也没给他带一件礼物,也没给他买糖买玩具。只是拉着他问话。
  小孩子情绪上来了,不一会儿就哭起来。
  赵军本来还在想着怎么办,被儿子突然打断。
  赵东抽抽噎噎:“爸爸坏,我都饿了,你也不给我吃的。妹妹下午到现在也没吃东西,我们俩都是没人管的小孩。”
  赵军这才发现,已经是晚上了,家里油灯也没点,粮食袋子洒一地,儿子女儿也都没吃饭。
  “别哭了,爸爸给你做饭。”
  赵军也觉得有点羞愧,但是他不是能对儿子说对不起的人。硬邦邦的撂下一句,他就去灶房做饭。
  顶着油灯做晚饭,赵军还不知道家里的东西都在那儿。光是点灶台就花了他好长时间。家里的鸡蛋也只有一个,他把鸡蛋煮了,两个孩子一人一半。
  锅灶甚至还是脏着的,王玲玲吃完了面疙瘩没刷锅,他只能手忙脚乱,一会儿忙这个,一会儿忙那边。
  好不容易做出两碗杂面糊糊,两个孩子都觉得难吃,不要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