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71节
第一百二十四章 意外之喜
中平二年九月底,许安麾下的大军终于重新回到了群山之中。
半云山河谷内本来空荡荡的粮仓内重新堆满了粮食,若非许安提前传信给谷中,让谷内的军士提前修建大量的粮仓,只怕是将原来的仓库放满,还有不少的富裕。
重回太行山,再见群山,许安倒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又有一种心安,半云山中一改往日阴沉的气氛,看到许安率大军归来,居住在附近的军士家眷都围拢了过来,向着归途的大军欢呼庆贺。
由于太行山内几乎绝大多数的贼匪都已经被许安麾下的黄巾军给清剿一空了,所以现在太行山内普通的百姓和军士的家眷居住地,也从那些高山之类的地方转移到河谷和一些缓坡地带,半云山外的一些地方也成了众人居住的地方。
安顿好了军士后,许安刚走入自己的庭院,就看到了庭院内的树下立着六名面目略有些陌生的汉子。
跟在许安身后的徐大和张季第一时间反应了过来,两人当即拔出了兵刃,将许安护在了身后。
徐大握持着环首刀冷声喝问道:“什么人!”
留在庭院外的亲卫闻声也冲入了庭院中,一时间众人耳旁尽是拔刀出鞘的声响。
树下几人对视一眼,却突然俯身下拜齐声喊道:“拜见将军!”
“误会,误会……”
刘辟此时也急急忙忙的一侧跑了出来,他当时在一旁和于毒闲聊,不过许安等人注意力都在那四名陌生人的身上,没有注意到刘辟。
“这几人是谁?”
许安略有些疑惑的向着刘辟询问道,这几人突然出现在他的居所中,确实是吓了他一跳。
“等等!”
刘辟刚想回答,却被许安打断了话头。
许安起初没有仔细观察,此时才发现有一人颇为眼熟,他指着那人惊奇喊道:“何曼!”
那名头裹着黄巾,穿着烂铁甲的八字胡汉子脸上露出了喜色,向着许安行了一礼:“何曼拜见将军。”
此人正是下曲阳之战许安等人逃跑时,带黄天使者为众人殿后的何曼。
许安推开徐大和张季两人,走到了何曼的跟前,心中五味杂陈,当日若不是何曼拼死殿后,只怕是早在树林外就被汉军给追上了,也没有如今太行山的经历了。
何曼身后的两人也拱手恭敬的向许安行了一礼。
“裴元绍,拜见将军。”
“周仓,拜见将军。”
“裴元绍,周仓?”
许安循声望去,果然也有些印象。
裴元绍本是张角的部将,后面张角死后,就一直在张梁手下效力,不过和许安倒是不太相熟,只有数面之缘。
其实许安和大部分的渠帅都不太相熟,他被张梁收作弟子的时间其实很短,龚都和刘辟还是后面进入太行山后慢慢熟识起来的。
至于周仓作为黄巾军的勇将,当日张宝迎接张梁的时候,就是带着周仓一起前来,所以许安还是有一些印象的。
许安偏头看向刘辟,刘辟心领神会,赶忙上前说道。
“下曲阳一战后,何渠帅和周仓还有裴元绍三人一起领着部曲撤到了山区,一路辗转最后到了涉县附近,此番于校尉侵攻涉县,得知将军已经一统太行,所以率兵前来和将军会合。”
许安用力的锤了一下刘辟的胸甲,激动的说道:“黄天眷顾,今我得三位相助,大事可成矣。”
此时许安麾下兵员众多,只缺良将,何曼诨号截天夜叉,武艺比之龚都还要强上不少,演义中和曹洪步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后面是曹洪使了拖刀计,才将其斩杀。
周仓和裴元绍两人也是黄巾军的宿将,带兵打仗之能比之这原来山中的贼匪终究是要强上不少,况且周仓勇武也丝毫不逊色于何曼。
“那这位是?”
“阎忠,拜见将军。”
那人收起手中的绢扇,面带着笑容的对着许安一拱手道。
许安心中一惊,他曾经看三国的时候,很好奇为什么董卓作乱的时候,皇甫嵩等人没有出来制止,所以查看了一下皇甫嵩的资料,他清楚的记得,皇甫嵩大破黄巾后。
就是一个名叫阎忠的人劝说皇甫嵩趁机反叛,夺取神器。
“在下姓阎,名忠,字恩之,武威郡姑臧人氏。”
许安瞳孔一缩,他清楚此人便是那个劝说皇甫嵩代汉自立的阎忠。
阎忠在其实历史上并不出名,只有寥寥几句记载,不过其中有个故事记载说阎忠善于察人,阎忠和贾诩两人乃是同乡,当年贾诩年轻时并不出名,但是只有阎忠非常欣赏他,并说贾诩有张良,陈平之才,后来果不其然,贾诩成了曹魏的丞相,拜太尉,被册封寿乡侯。
但这人不是离开皇甫嵩后,销声匿迹,直到中平五年,王国叛乱,他被胁迫为叛军首领,因为不肯助纣为虐,愤然而死。
这才中平二年,怎么跑到了他这里来了。
“看来,许将军听过我的名字。”
阎忠也注意到了许安神情的变化,他轻摇着手中的绢扇缓缓开口问道。
“阎先生,凉州名士,天下谁人不识,我只是好奇阎先生不在汉庭仕官,来我太行山有何贵干?”
许安自然不能说他是看过阎忠的事迹,这才知道,反正阎忠确实是凉州的名士,知晓他的名字也属正常,当然这是对于士族来说,不过许安如此说了,阎忠此时身在黄巾大营肯定也不敢刨根问底,也没有必要。
这回倒是刘辟惊讶了,他本以为阎忠只是一个听闻太行黄巾名声赶来投靠的贼匪头领,因为自从太行山中大一些的贼匪全部被许安击败扫清后,陆续就有贼匪前来投靠了。
“因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阎忠郑重其事的念出了黄巾军喊出的口号。
“天子昏庸,十常侍为祸宫廷,四方百姓苦于天灾,诸夷在侧虎视眈眈,汉室气数已尽,虽有忠臣良将但却难挽大厦崩摧。”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阎忠以为许将军当为明主。”
第一百二十五章 阎忠
阎忠自幼博览群书,为求学辗转多地,求学的路上也让阎忠见识了人间的百态。
税赋繁多,底层官吏豪强巧立名目,层层剥削,使得升斗小民只能在夹缝之中艰难求生,偶遇天灾便要落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下场。
后来阎忠被举为孝廉,出任信都县令,本以为能一展平生所学,却处处受人掣肘,当地豪强世家势力盘根交错,与下层官吏狼狈为奸,对阎忠的命令阳奉阴违,阎忠出身寒门朝中更是无人依靠,无奈之下只能辞官而走,也在阎忠心中埋下了对豪强世家愤恨的种子。
后来几经辗转,黄巾之乱时跟随皇甫嵩一同出征,黄巾之乱也让阎忠看到了机会,阎忠认为此时的汉帝国的中枢已经昏乱不堪,各地天灾人祸不断,浩浩荡荡的黄巾之乱实则已经动摇了汉室的根基,也让阎忠看到汉室的软弱。
所以下曲阳之战后,阎忠劝说皇甫嵩携大胜之威,鼓动皇甫嵩反攻洛阳,取汉室而代之。
只不过是皇甫嵩终究还是终于汉室,拒绝了阎忠的提议,后来让阎忠带兵追击逃入太行山中的许安。
阎忠担心皇甫嵩告发自己,所以在收复井陉关后再次挂印而去。
本来阎忠是想跨越太行山潜回凉州,但许安此时却出现在了视野中,太行山中部的数股势力,短短月余尽皆败亡于许安之手。
这也引起了阎忠的兴趣,于是阎忠便领着家兵留在了山中,还占了一处不大不小的山寨,成了一寨之主,想看看许安接下的行动。
但任凭阎忠再如何想象,也想象不到原本纷乱的太行山居然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便插遍了黄巾的战旗,许安誓师南下,于毒归附,杨凤战死,山中但凡有些势力的贼匪都被许安横扫一空了,再然后各处的小股贼匪也闻风而降,尽皆拜服在许安的麾下。
这也是为什么阎忠现在出现在半云山河谷的原因。
许安惊奇的看着阎忠,他来自后世自然是知道之后将要发生的事情,知道后来群雄割据,诸侯混战一事。
但这阎忠明明是这个时代的人,却敢断言汉室气数已尽,虽有忠臣良将但却难挽大厦崩摧。
阎忠微微一笑继续开口说道:“太行山脉地势崎岖,山高路远,太行八陉隔断外界,八陉许将军已得其六,只有军都,轵关两陉尚在汉军之手。但山中自有要道可以遏守,汉军想从此两处入山必不可行。”
“想必将军也知道汉军的主力如今正与羌骑在美阳对峙,若要击败北宫伯玉,此战注定旷日持久。所以汉军短期内必定无暇顾及太行,太行山脉虽为数州交际之处,但仍不失为基业之地。”
“天下乱象初现,我本是想潜回凉州隐居,但在山中却看到了许将军在短短年许的时日,便降伏了这太行山中群匪。”
阎忠顿了一顿。
“我思索良久,凉州此时有北宫伯玉,边章,韩遂等人作乱,不是久居之地,反而不如拜入将军麾下安稳,还可谋取功绩,一展所学。”
许安心中更为震惊,历史上的阎忠确实是因此才死在了凉州,中平六年(189年)二月,韩遂劫持阎忠,督统诸部,阎忠耻为众所胁,愤然就死。
阎忠其人在凉州有名士的称号,确实有不凡之处。
许安是因为了解张燕的发家史才遁入太行山中,想等黄巾余部还有义军纷起的时候,乘乱而起,但阎忠只凭当前所得到的信息,也得出了差不多相同的结论。
“不知许将军可愿收阎某为帐下谋士?”
阎忠微微躬身,又向许安行了一礼。
许安本来就缺乏将领,谋士更是没有一人,此时阎忠请求哪里还有不答应的道理。
“今得先生相助,大事可成。”
阎忠再拜,出言回道:“主公不必称我先生,称呼表字即可。”
许安从善如流,正是心情大好的时候。
但门外此时却撞入了一名风尘仆仆的传信兵。
“太行陉急报!”
“这是?”
许安接过信件,心中有些狐疑,难道是张燕那边出了什么问题?
刚看了数行小字,笑容便凝固在了许安的脸上。
“怎么了?”
刘辟和于毒两人看到许安脸色不对,也赶忙围了上来。
何曼和周仓还有裴元绍三人虽然没有上前,但神色也有些不安,阎忠眉头微皱,但也没有上前去询问。
“朱儁来了……”
许安抬起头来,将手中的信件递给了一旁的刘辟和于毒。
“朱儁!?”
在场的众人,自然没有人没听过朱儁的名字的。
“张燕传来信息,他撤回山内的时候,和河内的汉军发生了交战,汉军有近万人之众,我军丢弃了一小部分物资后,退回了太行陉。”
“据斥候探报,河内的这支汉军统率正是钱塘候朱儁。”
许安神情严肃,朱儁历史可是和皇甫嵩齐名的名将,和皇甫嵩对阵的经历还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