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徐友亮松口气,拿了这份卷宗去办理借调档案的手续。
  晚上回到县城,徐友亮一直把叶青送到大杂院门口。
  “你先寻访着,要不是咱们再去省城找档案。”
  “嗯!谢谢徐公安。”叶青说完迫不及待的跑了进去。
  徐友亮推着车子站在门口,忽然觉得有点失落,就像当初那只猫跑出去再也找不回来一样。
  晚上吃饭,叶青兴高采烈的跟吴家几个说这事儿。
  老吴也替她高兴:“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是有点线索了。”
  吴婶却忧心忡忡:“新南市我听说过,都到外省了,离着咱们县可不近,要到省城坐火车,当天可赶不回来。”
  叶青笑笑:“我还没打算直接去那边,想先到老家看看,七八不离十了再去认亲也不迟。”
  老吴点头:“是这个理儿,反正前沟子村离着也不远,探听清楚了再去认亲也稳妥些。”
  老吴拿出纸笔画线路图讲解路怎么走,叶青认真听着,总觉得这个大洼乡前沟子村在什么地方听说过。
  第二天一早,叶青早早起来就出了门。
  拿着老吴画的路线图,出了县城一路找下去,走不到十几里路就到了村口。
  “小朋友,告诉我你们队长家在哪儿啊?”叶青看见几个捡柴禾的小孩儿,抓住一个问道。
  “姨姨!”那孩子一点都没怕,冲着叶青乖巧地叫了声。
  叶青开始就觉得这孩子眼熟,再仔细一看,也认了出来:“咦?狗娃子!你家在这儿啊?”
  怪不得听到村名有些耳熟,原来是头一次上省城时候,遇到的去看病的狗娃爹娘提过,他们就是大洼乡前沟子村的。
  狗娃子不由分说,拉着叶青就往自己家跑。
  “奶!娘!上次给江米条的那个姨来啦!”狗娃一进家门就喊。
  两间土坯子房,门上挂着个破棉布门帘子,帘子一掀,狗娃娘走了出来。
  “呀!大妹子,还真的是你!快进来!”
  叶青走进去,见不大的屋子盘着火炕,地上没什么家具,一张断了腿的椅子,墙角灶台上是空的,没有锅。旁边土坯子垒的台子上摆着碗筷,这就是一家子的全部家当了。
  狗娃娘搬过来断腿椅子架在土台子上,用袄袖擦了擦,热情招呼叶青来做。
  叶青刚坐下,就看见有个五十来岁的老妇人走进来,穿着满是补丁的黑布斜襟棉袄,头发花白。
  “狗娃他娘,这就是上回你们遇到的好心人?”老妇人问道。
  “是啊娘,上次就是这个妹子给了我们粮票,还给狗娃子买的江米条吃。”狗娃娘说完又给叶青介绍,老妇人是自己的婆婆,狗娃的奶奶。
  叶青忙站起来:“大娘好。
  狗娃奶奶拉着叶青的手连连点头:“闺女你真是个好人啊,上回他们回来,我说无论如何也得好好报答人家,可就是再也没见得着你。”
  狗娃娘笑道:“那时俺娘还蒸了净面馒头让俺们给你带着,结果等了两天,也没看着你来搭车。”
  正说着,狗娃子把正在生产队干活儿的他爹也叫了回来。
  “大妹子,你咋来啦?队长在生产队开会呢,你找他啥事?”狗娃爹憨厚问道。
  叶青忙说道:“其实我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打听个人。”
  “谁呀?”
  “咱们村的,叫叶福海。”
  狗娃家几个坐在炕头上相互看了看。
  “叶福海?咱们村儿有叫这名字的?咋没听说过?”狗娃娘问。
  “兴许是大名,平常都叫小名儿,正式名字没几个人知道。”狗娃爹猜测道。
  叶青又说了年纪,狗娃奶奶寻思半天说:“村里就两户姓叶的,这个岁数,除了原先村东头的叶老蔫,应该没别人。”
  狗娃爹点点头:“娘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那户人家原先在村东头住着,后来城里招工,叶大叔有手艺就选上了,全家都搬走去了外省,妹子你认识他?”
  叶青估摸着对的上号,也不隐瞒,把寻亲的事情就跟他们说了。
  “我在惠安县找了很久,最后还是公安局的同志帮忙,这才找到了人,我今天是过来认亲的。”
  狗娃奶奶一听,眼睛都直了,从炕上下来一把拉住叶青,瞪着眼睛上下打量好半天:“你是大妮儿?”
  ☆、认祖归宗
  叶青心里一怔,大妮儿?难道叶福海还真有个流失在外的女儿?
  看叶青一脸不明所以的表情,狗娃奶奶哽咽着一把将她揽在怀里哭了起来:“我苦命的闺女儿哦!你在外面受苦喽,你那狠心的爹娘,当初咋就把你给卖了人呐!”
  叶青无语,还真误打误撞给碰巧了!
  冬天里农闲没啥活,四邻八家的妇女见狗子家来了生人,都凑过来在门口看热闹。一听狗娃他奶哭喊,话头里还是这么劲爆的内容,千里寻亲的戏码啊!几个妇女不用招呼就都挤了进来。
  “大娘,您先别哭,快跟我说说当年怎么回事?”叶青急问。
  没等狗娃他奶说话,刚进来的一个中年妇女开口说道:“你就是叶老蔫家的大闺女啊?俺还记得呢!那会子你都四五岁了,叶老蔫媳妇后面又连着生了俩丫头,不想养了,就把你给了人。”
  “对对,俺听说是给了后山村里,这么多年也没个信儿,可见是那家也没养住。”另一个也接口说道。
  “那年月,兵荒马乱的,兴许开始想要,后来不耐烦养就又转手给卖了呗。”
  叶青脸色有些暗淡。
  狗娃娘一看,忙冲那帮妇女说:“各位婶子大娘,俺大妹子还在这儿坐着呢,你们能不能说话悠着点儿?”
  狗娃奶生气拉下脸:“家里的活儿都忙完了?说正事呢你们在这儿胡咧咧啥?”说着就拿起扫帚在炕上哗啦,暴土扬尘的呛得人直咳凑。
  那帮妇女一看这是赶人了,也不好继续待着,讪讪地出去。
  “大妮儿啊,那帮老娘们儿嘴上没把门的,你心里别难受啊。”狗娃奶安慰叶青。
  叶青点点头,琢磨着那帮妇女的话问道:“大娘,既然当初只把我给了邻村,离得又不远,这么多年了他们就没去找过我?”
  “哪能没找过啊,听说去了几次,那户人家不见人影,不知道是搬走了还是都死绝了,后来就没了消息。”
  狗娃奶奶嘴上这么说,其实就是哄哄叶青,那年月饭都吃不上,一个丫头给人就给了,谁还去找啊?何况老蔫家媳妇下头还俩丫头,没过几年又生了个大胖小子,早就把这个给了人的闺女抛到脑后了。她怕明着说叶青心里难过,这才打谎话遮掩。
  叶青叹气,心想这个叶家的大妮儿真是可怜,亲生父母抛弃,跟着养父母也生死不明,但愿是搬走了,或者像那帮妇女说的又转送了人。
  “大娘,我还想去队长家看看。”叶青说。
  狗娃奶奶忙点头,叫过狗娃爹说:“送你大妹子过去,晌午领回来在咱们家吃饭!”
  李队长家就在村头,也是土坯房,不过比狗娃子家要宽敞的多,篱笆围起来个大院,洒扫的干干净净。
  “闺女啊!快进来。”李队长站在门口招呼叶青,看样子是已经知道信儿了。
  屋子里摆着八仙桌,两把长条凳,土炕上坐着几个妇女正在纳鞋底,两个小丫头跟一个奶娃娃在玩耍,看见叶青都睁大眼睛打量。
  队长老伴儿从炕上下来,把凳子搬出来点让叶青坐下,又去厨房拿了个粗瓷大碗,给叶青倒上热水:“你就是老叶家的大妮儿?你是城里人吧?
  叶青无语,你们村消息传得可真快!
  “去去,老娘们儿嚼舌根,瞎打听啥?带她们都去东屋!”李队长黑着脸骂道。
  老伴儿撇撇嘴,领着几个儿媳妇,抱着孩子端着装针线的箩筐出去。临出门时,李队长家的小儿媳妇回过头,眼神怪异地看了叶青好几眼。
  人都出去了,李队长拿出烟袋点上,抽了两口问道:“闺女,你的事儿我都听说啦,叶老蔫大名就是叶福海,你再跟我说说具体情况?”
  叶青斟酌片刻,就把找人的过程又粗略说了一遍。
  “队长,跟您老说实话,我这么大老远的过来,除了想看看自己亲生父母外,还有就是为了户口。”叶青坦诚道。
  李队长吧唧着烟嘴点点头,没说话。
  叶青知道这种上年纪的老队长可不是好糊弄的,想要让他帮忙最好直接说。
  “我养父打仗时落下的残疾,一辈子没结婚,就我这么一个女儿当亲生的养大,可是因为当时种种原因,我的户口始终没给上。今年养父去世,原本是让我接他的班,就是因为户口的原因,工作也被人顶了。养父那边也没有别的亲属,自从他去世我便孤身一人举目无亲……我这也是没办法了,才来这边儿寻找亲生父母,想看看能不能把户口上了。”
  李队长沉思片刻,放下烟袋问:“那你有个章程没?总不会是想把户口落在村里吧?”
  这年月农村户口不值钱,土地都是公家的,做一天活挣一天工分,村里人只在生产队登记名册,等到上学或是领结婚证时候才去乡里办户口。看得出来这闺女不像个会干农活的,大老远过来总不会是为了农村户口吧?
  叶青忙说:“队长,我还是想去新南市找叶福海,一来是当面认认人,再就是把户口落到新南市。可您知道他们一家都是从咱们这儿迁走的,我也得在这儿把手续补全了。”
  李队长点点头:“当初他们一家迁户口就是我给开的证明。”
  叶青急问:“那,队长……”
  李队长摆摆手:“你先听我说,在咱们村儿上户口都不算啥大事,何况你只要个过路的手续。可是叶福海在那边儿是矿上的集体户口,你既不是他们职工也不是在矿上出生的,想让人家给你把户口上了可不容易啊!”
  叶青心头一松:“大伯!如今也没别的办法了,我总得试试不是?那边儿能不能上户口不要紧,我会记住您这份情。”
  李队长心里清楚,这闺女想办户口的心思比找父母更急切。隔了这么些年,亲生父母的面还没见着,谁敢保准她就是叶家的大妮儿?可是头一回遇上,她就能给狗娃子家五斤粮票,可见是个仗义人。既然人家又不是真的要在村里落户,就是开个证明办个交接手续,这点忙他就帮了。
  李队长一拍桌子:“中!”
  叶青大喜过望,立马跟着李队长去了生产队。
  问清楚姓名年龄这些资料,李队长写好名册,又开了份证明材料,大红公章盖上交给叶青。
  “这就行了,拿着它去县公安局开迁出证明,剩下的就看矿上那边儿给不给你落户啦!”李队长嘱咐。
  叶青激动地接过证明,小心叠好放进挎包里。
  这么些天的努力总算没白费,不管新南市那边户口能不能办下来,现在她总算是有个合理的出处了!
  “闺女啊,晌午了,跟大伯回家吃饭!”李队长热情招呼。
  “哎!”叶青不客气答应,又回了村头队长家。
  刚进家门就看见狗娃爹在那儿等着,说啥也要拉着叶青去他们家吃。
  “赵大哥,我中午就不过去了,吃过饭再去看大娘。”叶青婉拒。
  好说歹说把狗娃爹劝走,叶青跟着李队长进了屋。
  女人们正在张罗午饭,队长的三个儿子也干完活回来,家里还多了两个半大小子,闹哄哄的一屋子人。
  李队长老两口和三个儿子在炕桌上吃,把叶青也让了上来。
  几个孙子孙女在地上八仙桌挤了一桌子,大儿媳抱着奶娃娃也在桌上,俩个小儿媳搬了板凳坐在灶台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