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节

  宋太后坐在赵长卿床前,温声问,“赵夫人,你有什么想做的事吗?”
  赵长卿声音很轻,“娘娘,我这一生虽不长,喜怒哀乐都有了,还不算白过……我这一辈子,唯一内疚之事……能不能……请娘娘将当初楚家案的卷宗赐予我……”
  宋太后自然是知道赵长卿与楚家当初的事,只是没想到赵长卿临终前求此事,她点头,“好,哀家准了。”
  赵长卿道,“我手中私产,铺子里的分子……一半给父母做养老之资,一半捐到义塾……西北药材里的份子,依旧捐西北军……”
  哪怕宋太后在跟前,凌氏也忍不住哭成了一个泪人儿。
  据说,人死后会见到自己想见的人。
  上一次,赵长卿死后一睁前,从头再来。
  那么,这一次呢?
  还会从头再来么?
  “楚哥哥?”赵长卿失声,险些跳起来。
  楚渝按住她,道,“别动,你身上有伤。”
  赵长卿道,“鬼也会受伤么。”
  楚渝笑,“阳世时受的伤,到了阴间也得要继续养一阵子。不然,灵体太单薄,容易神魂俱散。”递给她一盏茶。
  赵长卿问,“这是什么茶?”
  “孟婆茶。”
  赵长卿看一眼楚渝比瓷盏还要细腻苍白的手,问,“喝了这个茶,我们是不是就不认得了?”
  楚渝将茶放在一盏几上,道,“我以为你已经忘了我。”
  赵长卿叹口气,“我没忘了你,只是,我嫁了别人。”
  “嫁得好么?”
  “还成吧。先前挺好的,后来他富贵了,心便大了。我又和离了。”
  “怎么嫁那样的男人,一点儿配不上你。”
  赵长卿道,“到了不得不嫁人的年纪,恰好遇到了,就嫁了。”
  “嫁也该嫁个好的。”
  “以前你如同天上的云,我似地上的泥。你对我的好,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遇着夏家时,夏家如同地上的泥。将心比心吧,结果,比错了。”
  楚渝道,“赵蓉一直没出嫁,我看也没什么。”
  赵长卿轻叹,“赵蓉知道家人会容她,我不知道。”
  “要知道,你还会嫁别人么?”
  “会 吧。”赵长卿叹口气,对楚渝道,“大概是我生前心愿未了,才能在地府遇着你。楚哥哥,我那一辈子,从来都是被辜负,唯一辜负的人就是你了。第一件事,你过 身后,我嫁人了。我小时候的心愿就是嫁个平凡的男人,生养几个孩子,平平静静的过些小日子。所以,我嫁了别人。结果,也没嫁好,孩子也没有,这兴许是我的 报应。第二件事,你家出事的时候,我太没见识,直接吓傻了,又担心会不会连累到我家里,我连去看都没去看你一回。我一辈子都不安心,如果我那时多经一些 事,多长一些见识,我不会那样。这件事,我内疚后悔一辈子。到了帝都,我连到你坟前亲自去祭拜一回都没脸去。”
  “原本想着等查清你家事的来龙去脉再去祭拜,不料终是没去成。”赵长卿指了指床边垒垒码起的卷宗,道,“这就是朝廷关于楚家案的卷宗。兴许没什么用,不过,这是我唯一能做到的事了。”
  “楚哥哥,赵蓉说你是遇着我,家里才倒了大霉,家败人亡。生前,我做了许多善事,捐出了好些银子,能帮的人我都帮,每年往外施粥舍米,庙里我也从不吝惜香油钱。若有福报,这些全都给你,算我偿了欠你的情分。”说完,赵长卿端起那盏“孟婆茶”,一饮而尽。
  ☆、第264章 深冬
  俗话说的好,一回生,二回熟。
  死过一回的人,再死第二回,什么感觉都有,唯独不会有恐惧。
  喝了孟婆茶,赵长卿想着,前生该忘了应是尽数忘了吧。
  结果,她睁开眼时既未忘却前两辈子,也未从头再来,而是一帮子人正把她往外抬。苏白问苏白道,“这样成么?姐姐还没醒,别在外头吹着风。”
  苏神医道,“外头难得好日头,在外头晒晒,比总在屋里躺着强。”
  苏白使唤着丫头,“把这伞撑到转一下,挡着些日头,别晒着眼睛。”
  凌氏将枕头按出个窝窝,扶着赵长卿的头,让她在榻上躺稳了。摸摸赵长卿的额头,道,“我觉着长卿气色变得好些了,神医,你瞧着是不是?”
  苏神医道,“毒已经解了,先前身体受了些损伤,慢慢补回来就好。”
  凌氏问,“快醒了吧?”
  “快了。”
  凌氏觉着,苏神医真不愧是神医,他刚说完,赵长卿就睁开了眼。凌氏高兴的一边抹泪一边念佛,“神天菩萨啊!可是醒了!”这帝都的菩萨果然跟边城的一样灵验!”
  赵长卿醒的时间不长,苏神医开的药有安眠的成分,她喝了药就会继续睡,真正好起来已是一月之后的事,说不上大好,不过起码能下床走几步,逛逛园子了。
  凌氏对着苏神医的医嘱,盯着厨房给赵长卿滋补,偶尔还要念叨一回,“自小再不必人操半点心,这一出事能吓掉人半条命。来,喝了这参汤。”
  赵长卿道,“也别天天吃参,这东西大补。”
  凌氏道,“这不是寻常吃的老参,是叫什么参来着,看我又忘了名儿了,太后娘娘赏给你的,吃吧。神医都说了,寻常吃一些无妨的。”
  红儿笑,“是红参。”
  “对对对,是这么个名儿。听说还是北凉进贡来的,这么好的参,我也是头一遭见,等闲人可吃不着。”赵长卿转危为安,凌氏心情大好,与赵长卿说起家里的事,道,“你爹爹被陛下授了御林军里的差使,以后就在帝都当差了。你爹爹说,把老太太和长宇他们也接来。”
  赵长卿道,“那不是就阿宁在边城了?”兄弟姐妹中,赵长卿与赵长宁情分最好。
  凌 氏笑,“哪里是他一个,有他媳妇呢,还有大姐儿。我是想着接了大姐儿过来,你爹劝我,长喜长安年纪都小,大姐儿更小,接了来,怕照看不过来。再者说,大姐 儿是阿宁跟他媳妇的第一个孩子,这又不一样,年轻夫妻,初做了父母,谁愿意跟骨肉分隔开呢。我想着,也就罢了,待大姐儿大些了,再接她来帝都见见天子脚下 的世面。”
  赵长卿天生操心的脾气,问,“房屋可置办了?”
  “这不必你操心,陛下恩典,赏了咱家宅子,听阿白说,是四进的宅院,都挺好的,不用怎么收拾,直接进去住都成。”凌氏一直在山上照顾赵长卿,赵勇在知赵长卿无大碍后就回乡接老太太和儿女们去了,这宅子赏下来,赵家人还没顾得上去瞧一眼。
  凌氏又想起件要紧事,道,“待你大好了,咱们可得去谢谢人家林大人。外头都说监察司如何如何,要我说,林大人真是个大大的好人。亏得林大人送来解药……”
  赵长卿这才知道,原来是监察司寻来的解药。想到林随几番阴阳怪气,可真不像做这种事的人……这就是人不可貌相吧,赵长卿一面思量,一面听凌氏说她昏迷时的事。
  可 在明处说的话,凌氏白天时常唠叨,还有许多话,凌氏不敢在明处说,待晚上母女两个宽衣就寝,打发了丫环出去,凌氏才在赵长卿耳边絮叨,“以后可别这样了, 你才学了几天三脚猫的功夫,就敢去跟那些亡命徒去拼命。公主殿下咱们该救,也得想个好法子,以后学着心眼儿活些,你就不会偷偷回去报信儿,朝廷有的是武功 高强的人……”当时接到陛下的圣旨,当然,圣旨里没写是怎么回事,就是接他们夫妻两个来帝都。还是跟传旨的内侍才打听出消息来,凌氏当下险吓去半条命。她 觉着,要是再来一回,她老命都得交待了。还有赵长卿和离的事,原本凌氏也挺惦记这档子事儿,觉着闺女犯了傻,管她什么妾不妾的,生了儿子自己抱去养,把那 贱人一卖三千里,继续过日子就是。结果,赵长卿和离了。凌氏本想说一说这事儿,听着赵长卿呼吸渐缓,想她是睡熟了的,便没再说。毕竟,和离都和离掉了。虽 然夏文来过两回,凌氏都没给他好脸子瞧。只是,依凌氏的意思,若夏文真心悔改……唉,算了,看长女的意思吧,反正长女素来有主意的,也难做她的主。
  赵长卿精神转好,亲戚朋友的都过来探望她,别院一时热闹起来。
  有一些人凌氏认得,譬如郑妙颖、戚氏、福姐儿,有一些人凌氏不认得,譬如苏白的媳妇戚如,梨果的媳妇王氏……不过,都不是外人,凌氏早听赵长卿跟她说过,戚如是侍郎府的千金,王氏是翰林家的闺秀,也格外的客气。
  要说凌氏最感激的人,莫过于苏先生了。
  凌氏对苏先生道,“我是长卿的母亲,你也是长卿的母亲。”
  苏先生笑,“不用姐姐说,我也当长卿是自己的闺女的。”
  凌 氏一笑,如今赵长卿还在养身子,许多事,凌氏也怕说多了引得她心绪不宁。只是,凌氏是做亲娘的,自然要为赵长卿考虑。凌氏就说起赵长卿的亲事来,“当初, 我瞧着夏家不成,不让她嫁,她死活要嫁。如今好容易盼着夏文发达了,她咔嚓又和离了。真是傻。”这亲事委实亏大了。
  苏先生笑,“姐姐莫不是还怕长卿嫁不出去?”
  凌氏叹口气,“要往日,哪怕她和离,我也不怕她嫁不出去。如今她毕竟不能生养,要再嫁人,难哪。可这天底下的男人,哪个能不要孩子的?就是再嫁到别家,人家肯定也得要后嗣。”
  苏先生道,“长卿现在是一品诰命,她要说嫁,比夏家好的不知有多少。即使天底下的男人都要儿子,与其在夏家做现成的娘,不如去别的更知礼,家风更好的人家。”
  “还有这样的人家?”凌氏不大信,在凌氏眼里,考中进士,做过翰林老爷的夏文算是比较出息的人了。
  苏 先生笑,“有的是。”赵长卿为救五公主险些丧命,宋太后不是小气的人,没有不酬功臣的道理,早赏了赵长卿正一品的诰命。赵长卿与太后关系好,有这样的政治 资本,如今想做原配有些难了,毕竟同龄般配的贵族子弟多已大婚。可若是说继室,帝都豪门里有的是愿意娶她的。那些人精,可不是夏家这不开眼的人家,娶了赵 长卿包管将她当菩萨供起来。
  凌氏大喜,道,“我不是说别的,长卿这才二十六,要是说她一辈子就孤单一个人过,我委实不能放心的。”
  苏先生笑,“姐姐心里有数就成,此事并不急。一则,她身子还没大安。二则,现在帝都城闹哄哄的,待尘埃落定了,再说亲事不迟。”
  帝都城闹哄哄?
  凌氏没听明白,不过,苏先生对长卿肯定是好意,凌氏不懂也笑应了。
  赵长卿并不知她娘对她的亲事已有了打算,她在听苏先生说帝都的事,“这一场风云激荡,不知多少人遭秧,多少人显贵。”
  赵长卿道,“是啊。”五公主都能给偷出宫,别的不说,太后娘娘可不是个糊涂人,宫里肯定就有一番整饬。
  苏先生道,“你这些天尽养病,兴许不知道。太皇太后薨了,彭相病了。”
  赵长卿微讶,联想到五公主被劫出宫的事,师徒二人意会了一会儿,都没说话。
  这些是苏先生知道的,苏先生不知道的是,贤太妃早被赐死,连尸身都不知去了何处。反正方家早没人了,自然也不会有人过问贤太妃的去向。就是秦太妃,身子也大不如前。
  赵长卿忽然问,“先生,我记得那天救五公主时,好像见到了欧阳先生。”的确是欧阳青峰出手相救,她才避过那第三支箭。欧阳青峰是蜀王的人,为什么要救她呢?
  说到欧阳青峰,苏先生叹口气,“长卿,你有没有想过,或者你误会了一件事。”
  赵长卿望向苏先生,苏先生道,“欧阳青峰并不是蜀王的人。”
  赵长卿一愣,“不是蜀王的人?那他是谁的人?”
  苏先生轻声道,“欧阳青峰原是楚渝请到边城去的,他是楚渝的授业恩师,理所当然,他是楚家的人。”
  赵长卿心下猛的一震,失声道,“这怎么可能!?”如果欧阳青峰没有背叛楚家,那张琴是怎么回事!
  苏先生历经世事,洞悉人心,她知道赵长卿想到了,只是不愿意承认。苏先生微微一叹,点破,“那张琴,或者不是给欧阳青峰,而是给楚家的。”
  这怎么可能!
  这怎么可能呢?
  如果那张琴是给楚家的,冬至冬至,欧阳青峰以前说琴之所以取名叫冬至是因穆十五在冬至那日成琴,便给琴取了冬至的名字。
  冬至。
  冬天要来了。
  如果那张琴是给楚家的,难不成楚家早便知道要出事?
  如果楚家早就知晓,为何楚渝先前竟没知会她一声?哪怕不愿知会她,楚渝也有足够的时间——提前娶她过门,或者早一些退掉亲事。而不是让她自别人嘴里知道楚家出事的消息。哪怕让欧阳青峰还给她庚帖,也可以稍稍给她提个醒啊。
  赵长卿一只手抚在眼睛上,尽管不想承认,楚渝可能自始至终都从未信任过她吧。
  窗外北风呼啸,转眼便是纷纷扬扬一场大雪落下,天地间一片苍茫。不知不觉间,已是深冬的季节。
  ☆、第265章 一把火
  接下来的事根本不必赵长卿去做猜想了,死了很久的人摇身一变又活了,非但活了,还赐爵封侯,声名显赫。
  赵长卿命永福将看 了一半的楚家案的卷宗收起来,听凌氏说的绘声绘色,“就是楚公子,唉,说起来也可怜,先帝老爷早就知道蜀王要谋反,是特意使了个障眼法,叫楚公子到蜀王那 里做卧底的。如今蜀王伏诛,楚公子功德圆满,陛下为了奖赏楚公子,封他做了侯,叫什么侯来着。”
  红儿笑盈盈的捧上两盏茶,一盏是赵长卿的药茶,一盏是凌氏惯常喝的铁观音。红儿笑道,“太太,是忠襄侯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