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六零变寡妇后妈 第140节

  王大桥缴了今年300块的押金,拿着合同回家了。他的手还在颤抖,一路上沉默着,这是一场赌注。虽然女婿说没有问题,但心里还是焦虑的。因为承包了田地,再买铺子,家里的存款就没了。而这田地如果不好的话,他们每年的缴纳的租金是不能停的。
  回到家,王大桥道:“老婆子,我后天和小望一起去趟部队,我再跟女婿去商量商量,待会儿给部队打个电话。”
  方亚芬:“哎,可是铺子还没买好。”
  王大桥道:“有你在我放心,铺子你们看着买,反正就这几个地方,有事情再打电话,现在村里有电话,方便的。”
  方亚芬道:“哎,那我知道了,你问事情的时候问的仔细一点。”
  王大桥:“嗯。”
  几天后的火车站
  岳父要来了,顾琛阳亲自来接的人。本来白露也想来的,但是顾琛阳不忍心让她那么冷的天出来,再说家里还有孩子,干脆让她在家里做饭了。这样他们回去之后,就可以直接吃饭。
  王大桥来过一次,所以很淡定。但是王有望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军车,有点兴奋。
  十点半左右的时候,他们到了部队。
  顾乾、顾坤:“外公、小舅舅。”
  顾易眨着大眼睛好奇的盯着王大桥和王有望,这两人……他不认识。
  第171章
  顾易是个胆子大的, 家里宠着长大, 一干叔叔婶子也宠着他,部队里的人家属院的人, 看在顾琛阳和白露的面子上, 都非常宠爱他。不过,圆滚滚的小娃子,本来也是非常可爱的。
  这会儿,顾易好奇的盯着王大桥和王有望看,听着两个哥哥的叫声, 他也不甘落后的跟着叫:“外公、小舅舅。”清脆的童音,让人心头一软。
  王大桥看着顾易, 是满心的欢喜:“哎,这是圆圆吧?我是外公, 外公给你带礼物来了。”说着, 放下自己一直背着的袋子。
  顾易一听有礼物, 马上上前:“外公外公, 我是圆圆,你要给我送什么礼物呀?”
  王大桥看着外孙亲近他,一张老脸笑的更开怀了:“外公给你的礼物在麻袋里,外公打开给你看。”
  顾易:“好的呀。”然后双眼盯着麻袋。
  王大桥这次来也没带什么吃的, 他知道女儿家有吃的,什么也不缺,就不带吃的了,反而给小外孙的礼物带了很多:“你看, 这是老虎鞋,你喜欢吗?”他先是拿出两双鞋子,“这是你大舅妈和二舅妈做的。”
  顾易:“喜欢。”他喜欢这种可爱的东西,就像他的衣服裤子,都是很可爱的,都是他妈妈做的。
  王大桥又拿出木匠做的礼物:“这是小鸭子、这是木枪……”村里有木匠,王大桥自从知道女儿生了外孙之后,经常让木匠帮他做东西,当然也不是免费的,“这是拼图。”王大桥看过女儿做的资纸质的拼图,现在他拿出来的是木头拼图,可比白露之前做的高级多了。虽然王大桥不会画图,拼图上没有图案,但是这幅拼图是把一整块木板分割成不均匀的小木块,不同的形状都有,拼起来比白露纸质的拼图有趣多了。别说顾易喜欢,就是顾乾和顾坤看着也喜欢。
  而且,拼图里的小木块也是处理过的,毛毛糙糙的地方全部磨平的,也没有尖锐的地方,小孩子玩的话,有尖锐的地方怕弄伤。
  白露道:“爸,你这幅拼图做的可真好。”
  王大桥听到女儿的夸奖,更高兴了:“主要是圆圆喜欢,圆圆喜欢吗?”
  顾易:“喜欢,谢谢外公。”
  白露:“圆圆喜欢的话要亲一下外公哦。”
  王大桥一听,有些期待。但是又想到自己风尘仆仆的赶来,赶忙道:“不用不用……”
  只是,顾易已经动手抱住王大桥的脖子,在他脸上啵了一下,然后道:“外公,圆圆很喜欢,外公以后还要给圆圆带礼物。”
  白露:“……”这儿子不是亲生的。
  王大桥一听,哈哈大笑:“好好好,外公以后给圆圆很多很多的礼物,好吗?”
  顾易:“外公最好了,我最喜欢外公了。”
  王大桥那嘴巴笑的,怎么都合不上来。接着,王大桥又从麻袋里拿出最后一份礼物:“圆圆你看,这个喜欢吗?”是一个小木马,刚好适合顾易这种小孩子坐着玩,可以坐到四五岁。
  顾易:“哇……”
  哇一声造成的后果,顾易连午饭都不想吃了,一直在玩小木马。
  吃午饭的时候,王大桥说起了承包的事情,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是我国人的习惯。王大桥:“我们家在户口上是已经分开了,所以这次承包的田地一共有30亩,稻田10亩,山地20亩。田地是限量的,按照人头来的,每个人可以承包一亩稻田、两亩山地,我们家刚好10个人。阳子、露露,你们说,这田地之后怎么弄?”
  顾琛阳道:“露露,你怎么看?”
  白露:“县城里的铺子买了吗?”
  王大桥:“这几天你大哥在看,还没买好。”
  白露道:“我是这样想的,县城里买了铺子,可以开个副食品铺子,里面买大米、红薯粉、土豆粉、顺便米糕、年糕都可以卖,像米糕、年糕这种的,当天做,当天买,定量做,这样就不会放到明天了。这是第一步,买了铺子,这些马上就可以放着卖了。”
  王大桥道:“家里没有那么多大米,就是番薯土豆,也只够吃的,哪能放到铺子上卖?”
  白露道:“一斤大米一毛五,磨成大米粉做成米糕,可以做六分盘子那么大,这么大一块,卖2毛钱,也是抢着人要的。所以,爸你可以2毛一斤收大米。之外还有腌蛋之类的。反正到了7月份,第一季的水稻可以丰收了,到时候大米能接上了。”
  王大桥点点头,仔细听着。
  白露再道:“第二步,十亩水稻,每亩的产量有700斤吗?”如果是现代,每亩有1100斤左右。所以在这个年代,打个折扣。
  王大桥:“如果是稻谷的话差不多了,但是出米的话,只有500斤左右,剩下的200斤是稻糠。”
  白露:“稻糠用来喂家禽,家里妈要做腌蛋,鸡鸭肯定要养殖,所以到时候铺子里还可以销售鸡蛋、鸭蛋之类的。这是第二步。”
  王大桥:“嗯。”
  白露:“第三部 ,家里有20亩山地,可以用来种蔬菜,县城里的人吃不到蔬菜,刚好可以拿到自家铺子去卖。但是,20亩山地都用来种植蔬菜太多了,可以拿出一半用来种植别的,比如果树之类的。蔬菜的话,可以种植不同种类的。”
  王大桥:“听你这样一说也有道理,我再想想。”
  白露:“嗯。”
  王大桥:“露露,之前阳子说让小望也过来,你这是有什么想法?”
  白露想了想道:“爸、小望,这件事我告诉你们,但是你们不能说出去,不然我们可能会惹上麻烦。”
  一听到白露这样说,王大桥和王有望紧张了起来,他们慎重的点头,会给女儿(姐姐)惹麻烦的事情,绝对不做。
  白露道:“小望现在不是在念中专一年级吗?之后有什么打算?”王有望还是复读了之后,才考上中专的,他成绩是真的不好。
  王有望道:“打算之后毕业了,找个工人的工作。但是现在,田地都可以承包了,家里如果自己开铺子,忙不过来的话,我肯定要帮忙的。”
  白露道:“有没有想过考大学?”
  王有望摇头,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姐,我成绩不好,肯定考不上的,我不行的。”
  白露道:“根据消息近两年可能会恢复高考,但是具体哪一年不知道,我是准备要高考的,所以我的意思是,小望之后留在部队,跟我一起读高中的知识,如果有不懂的,也可以问我。”她和顾琛阳讨论过,既然改革开放来了,那么恢复高考也不远了,所以要随时准备。“而且,恢复的第一年,录取分数线肯定是相对低的,因为大家都没有做好准备。但是之后,录取分数线肯定是一年比一年高的。如果小望现在继续读中专,那么近两年突然高考恢复了,估计他考不上的可能性很大,等到第二年,就更加没有希望了。我也不过是提个意见,具体怎样的,还要爸你们决定。”
  王大桥道:“不用考虑,小望留下来,跟你一起读书。”家里能出一个大学生,这是求之不得的。
  白露提醒:“但是这样一来,他中专文凭就没了。万一以后考不上大学,连中专生都不是了。”
  王大桥:“那就看铺子算账,家里就他一个人读书读得高,算账总行。”有得有失,想要收获就先要学会失去。王大桥作为大家长,这点魄力还是有的。
  白露看向王有望:“小望,你是怎么想的?”
  王有望:“我听爸和姐的。”他性格软,一点主见都没有,反正爸和姐都是为了他。
  白露:“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关乎你的一生,你自己总要有想法的。”
  王有望:“我觉得这样安排挺好的。”
  白露:“……”
  王大桥和王有望都同意之后,白露就没有说什么了。
  王大桥在部队住了两天就走了,走的原因是铺子看好了,想让王大桥去看看。王大桥临走前,白露给了他1000块,他原本不想要的,但是白露说,就当是她一起入股。
  ……
  王大桥出了车站,就看到了王大哥,他们也不急着回家,直接去看了铺子。王大哥选的铺子是学校附近,好不容易找到的。这其实不是铺子,而是一个独户的小院子。但是可以从后面的墙上开出一道门,门对着马路,也对着学校。
  比起铺子,当然是这种独户的小院子更加贵了。不过在这个年代,再贵也贵不到哪里去。所以最后花了800块,他们把这里买了。买了之后第二天,王大桥就带着王家人处理墙壁上开门的问题了。
  而方亚芬就带着儿媳妇们开始收鸡蛋。供销社的鸡蛋是4毛钱一斤收的,方亚芬就5毛钱一斤在村里收。不仅在自己村收,就是陈荷花娘家的村子、钱娟娘家的村子,她都收。一想到咸鸡蛋可以赚钱,她就兴致满满的。
  第172章
  到了75年的1月中旬, 王家县城小院子的后门开好了, 是专门腾出来的一间房间,在厨房的隔壁, 也因此, 这间房间的后墙开了一道门之后,厨房的后墙也开了一道门,这样一来,从厨房和这间房间都可以到街上。
  铺子弄好之后,王大桥还专门去木匠家请木匠做了两块木板, 木板是竖着的,上面刻着“王家副食品店”六个字, 字刻好之后,还用墨水填了上去, 等干了之后, 黑色的字非常的显眼。两块木板, 一块放在院子前门, 一块放着新开的门旁。院子前门朝着小区里,路过的小区住户都会看到。新开的那道门朝着马路,走过的人更加会看到。
  腾空出来的房间里准备了很多的竹筐,竹筐都是半米高, 一排排的靠着墙壁放,每个竹筐里放着不同的东西,有青菜、萝卜、白菜、卷心菜、莴笋、毛笋、菠菜、鸡蛋、咸鸡蛋、腊肉。腊肉是从部队工厂进货的,王大桥用白露给的钱进货的。除了这些之外, 还有口粮,有大米、番薯粉、土豆粉、米糕、年糕,糕点。其中,糕点、番薯粉和土豆粉是从大队制作坊里进货的,大米是他们1毛钱5一斤在各村收购的。米糕和年糕是根据白露提供的法子做的。因为长青生产大队是县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试验村,所以他们的自由买卖是国家认可的,没有组织会找他们的麻烦。
  等到1月20日,也就是农历12月初九,王家副食品店开业了。
  开业第一天,生意很好。
  县城里的人买东西需要票,没有票根本买不到好东西,所以王家副食品店的开业,真的是方便了大家。而且,王家副食品店的东西价格不高。比如鸡蛋,王家是5毛一斤收购的,卖7毛一斤,价格比供销社贵一毛,但是人家不用票,提供的50斤鸡蛋,是卖的最快的。后面来的人还想要,但是没有了。这个限量是白露跟王大桥说的,因为改革政策刚刚开始,现在大家的鸡蛋基本不多,如果家里一次性拿出太多的鸡蛋,接下来就没得卖了。所以要限量,争取能熬到三个月后,为什么三个月后?因为小鸡仔三个月后可以下蛋了,这样不管是王家养的小鸡仔,还是村里人其他人的小鸡仔,都下蛋了,所以能接上了。
  王家在村子里5毛一斤收鸡蛋,让全村都轰动了,因为现在养鸡没有限制了,所以大家纷纷去养鸡了,反正可以供货给王家。
  米心儿知道王家的事情之后,还特意的向大队长打听过。但是王大桥给顾琛阳打电话的事情是全村都知道的,所以大队长把这件事说了。米心儿也就没有多想了。事实上,白露是不是穿书的,米心儿也不在意了,因为提早的改革开放已经让她怀疑这个世界了。
  对于王家的这种小生意,米心儿则没有抢着去做,因为几毛钱、几分钱的利润,她也看不上。再说,王家的番薯粉、土豆粉还有点心是从她的制作坊批发的,她的利润还在的。米心儿现在只买房子、买铺子,因为她知道,这是赚钱最快的,而且也不会累到自己。甚至,她还决定做服装生意。
  王家一天50斤的鸡蛋,倒是不会断货,毕竟每天从不同村子里收购来的鸡蛋,也不止50斤的。除了鸡蛋之外,咸鸡蛋买的也好。咸鸡蛋是9毛钱一斤,鸡蛋收购5毛钱,又加了1毛钱的材料,所以他们把咸鸡蛋的本钱定为6毛钱,每天也是提供50斤。9毛钱一斤的咸鸡蛋比8毛钱一斤的肉还要贵,但是咸鸡蛋里面的油多,为了取信客人,王家把咸鸡蛋切开,放着给大家看的,有的甚至还尝过。所以每天50斤的咸鸡蛋,也是抢着要的。
  除此之外,番薯粉、土豆粉、米糕、年糕,销量也非常的好。像米糕,一斤大米粉才2毛的本钱,可以做盘子大的六块,买2毛钱一块,也就是说,一斤2毛本钱的大米粉可以赚1块,这利润非常的高。
  开业第一天,从白天到晚上,七七八八的加起来,除掉本钱,一共赚了150块。
  算着手里的钱,一家子都惊呆了,这利润……太可观了吧?
  陈荷花:“如果鸡蛋、咸鸡蛋、米糕和年糕的量多的话,岂不是翻倍了?”
  王大桥道:“不能多,每天只能定量,露露说的这叫……这叫什么营销啊,就是东西越少越金贵。”
  方亚芬:“可不是,不过今天是第一天,大家的鸡蛋都是两斤两斤的买,可是两斤鸡蛋能吃上10来天了,也就是说,这户人家有10来天不会买鸡蛋了。”
  钱娟看着这些钱,眼睛在发亮。
  接下来的几天,利润都维持在200块之后,直到第四天,利润下降了,维持在50-100之间,头几天的新鲜劲过了,高利润的东西大家都买了,所以利润就少了。
  王大桥:“腊肉快没了,给露露打个电话,让她从工厂批发过来,然后再邮寄过来。”
  陈荷花:“我去给妹子打电话。”
  方亚芬:“你嘴巴没把门的,我去打。”
  陈荷花:“那我跟妈一起去,我给妹子打个招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